折桂令·寄遠
[元代]:喬吉
怎生來寬掩了裙兒?為玉削肌膚,香褪腰肢。飯不沾匙,昨如翻餅,氣若游絲。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誠實有甚推辭?干鬧了多時,本是結發的歡娛,倒做了徹骨兒相思。
怎生來寬掩了裙兒?為玉削肌膚,香褪腰肢。飯不沾匙,昨如翻餅,氣若遊絲。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誠實有甚推辭?幹鬧了多時,本是結發的歡娛,倒做了徹骨兒相思。
“折桂令·寄遠”譯文及注釋
譯文
為什么寬掩了綢裙?是因為肌膚損削,玉腰消瘦。吃飯不愿沾匙,睡覺像翻餅一般折騰,呼氣細微像游絲。但只要能生活在一起不害怕性命,果然是真心誠意,萬死也不推辭。可惜白白地鬧騰這么久,本來是結發夫妻的歡樂生活,到頭來卻成了徹骨的相思。
注釋
怎生:為什么。
為玉削肌膚:因為玉體減少了肌膚,即人消瘦了。
香褪腰肢:腰肢瘦了。
游絲:空中飄飛的細珠絲,比喻氣息微弱。
遮莫:即使。
“折桂令·寄遠”鑒賞
賞析
起首一問,實是自怨自艾,卻引起了讀者的注意。裙兒寬掩,自然是因為身體減瘦的緣故,以下接出“玉削肌膚,香褪腰肢”的答案,自在意料之中。但我們并不覺得累贅,這是因為它強調了女主角的消瘦憔悴,且從“玉”、“香”的字樣中,暗示了她在此前的年輕美麗。“自從別后減容光”,古代年輕女子玉削香褪,誰都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然而本曲所寫女主角相思斷腸的表現卻不同尋常,細膩如繪而又令人觸目驚心。“飯不沾匙,睡如翻餅,氣若游絲”,活畫出一位吃不香、睡不著、病懨懨的多情女子的形象。這三句同往后徐再思《蟾宮曲·春情》的“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都是曲中善于言情的名句。女子忍受著相思的折磨,而作者則進一步揭示出她一往情深、至死不悔的內心世界。“得受用”的兩句對仗,純用方言口語,內容十分感人。支持著女子的信念,僅是“受用”與“實誠”,但即使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兩點也已深得愛情真諦的精粹。末尾的三句,顯示了事與愿違的結局;語中雖含怨意,卻仍表現出她不甘現狀,愿為爭取美滿理想的實現而繼續作出犧牲的心志。既有纏綿悱惻的外部表現,又有堅貞不渝的內心獨白,這就使讀者不能不為女主角生發出深切的同情。
值得注意的是,本曲題作《寄遠》,也就是說女子的自白全都是對遠方丈夫的傾訴。這樣一來,女子的怨艾、訴苦、申盟、述感,都更增添了生活的真實性與個性化的色彩。“干鬧了多時”,“本是結發的歡娛,倒做了徹骨兒相思”,于本身的含義外,還帶上了某種似嗔似嬌的情味。詩人能將閨中思婦的心理,語言表現得如此深切,是令人為之擊節嘆賞的。
元代·喬吉的簡介

喬吉(1280?~1345) 元代雜劇家、散曲作家。一稱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鐘嗣成在《錄鬼簿》中說他“美姿容,善詞章,以威嚴自飭,人敬畏之”,又作吊詞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幾曲宮商大用心。百年光景還爭甚?空贏得,雪鬢侵,跨仙禽,路繞云深。”從中大略可見他的為人。劇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詩酒揚州夢》、《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玉簫女兩世姻緣》三種傳世。
...〔
? 喬吉的詩(33篇)〕
清代:
王國維
聞說金微郎戍處,昨宵夢向金微。不知今又過遼西。千屯沙上暗,萬騎月中嘶。
郎似梅花儂似葉,朅來手撫空枝。可憐開謝不同時。漫言花落早,只是葉生遲。
聞說金微郎戍處,昨宵夢向金微。不知今又過遼西。千屯沙上暗,萬騎月中嘶。
郎似梅花儂似葉,朅來手撫空枝。可憐開謝不同時。漫言花落早,隻是葉生遲。
唐代:
孟郊
欲別牽郎衣,郞今到何處?
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
欲別牽郎衣,郞今到何處?
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
宋代:
蘇軾
羅帶雙垂畫不成。殢人嬌態最輕盈。酥胸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
無限事,許多情。四弦絲竹苦丁寧。饒君撥盡相思調,待聽梧桐葉落聲。
羅帶雙垂畫不成。殢人嬌態最輕盈。酥胸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
無限事,許多情。四弦絲竹苦丁甯。饒君撥盡相思調,待聽梧桐葉落聲。
唐代:
溫庭筠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山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金雀釵,紅粉面,花裡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山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唐代:
徐惠
朝來臨鏡臺,妝罷暫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朝來臨鏡臺,妝罷暫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五代:
李珣
入夏偏宜澹薄妝,越羅衣褪郁金黃,翠鈿檀注助容光。
相見無言還有恨,幾回判卻又思量,月窗香徑夢悠飏。
入夏偏宜澹薄妝,越羅衣褪郁金黃,翠鈿檀注助容光。
相見無言還有恨,幾回判卻又思量,月窗香徑夢悠飏。
宋代:
姜夔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
釵燕籠云晚不忺。擬將裙帶系郎船。別離滋味又今年。
楊柳夜寒猶自舞,鴛鴦風急不成眠。些兒閑事莫縈牽。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
釵燕籠雲晚不忺。擬將裙帶系郎船。別離滋味又今年。
楊柳夜寒猶自舞,鴛鴦風急不成眠。些兒閑事莫縈牽。
明代:
俞彥
折花枝,恨花枝,準擬花開人共卮,開時人去時。
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折花枝,恨花枝,準擬花開人共卮,開時人去時。
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宋代:
賀鑄
花院深疑無路通。碧紗窗影下,玉芙蓉。當時偏恨五更鐘。分攜處,斜月小簾櫳。
楚夢冷沈蹤。一雙金縷枕,半床空。畫橋臨水鳳城東。樓前柳,憔悴幾秋風。
花院深疑無路通。碧紗窗影下,玉芙蓉。當時偏恨五更鐘。分攜處,斜月小簾櫳。
楚夢冷沈蹤。一雙金縷枕,半床空。畫橋臨水鳳城東。樓前柳,憔悴幾秋風。
元代:
白樸
疑是楊妃在,怎脫馬嵬災?曾與明皇捧硯來,美臉風流殺。叵奈揮毫李白,覷著嬌態,灑松煙點破桃腮。
疑是楊妃在,怎脫馬嵬災?曾與明皇捧硯來,美臉風流殺。叵奈揮毫李白,覷著嬌態,灑松煙點破桃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