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清明時節(jié)
[宋代]:張炎
清明時節(jié)雨聲嘩。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云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清明時節(jié)雨聲嘩。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雲(yún)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朝中措·清明時節(jié)”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明時節(jié),雨聲響成一片。江水上漲淹沒了渡口的沙灘。路旁,雪白的梨花冷冷地看著我走過,仿佛責(zé)怪我這個時候還不思故土,而對他鄉(xiāng)的山水花木如此癡情苦戀。
只有到那鶯啼燕舞的珠簾繡戶,云裳霧鬢的瑣窗朱閣,在歡歌曼舞中一醉消愁。酒醒時只聽得歸鴉啼鳴。歸去時隨手折了一枝楊柳,走到客舍門前,這才恍然醒悟:此處哪有自己的家門!
注釋
渡(dù)頭:渡口。
翻:卻,表示轉(zhuǎn)折。
天涯:遠離家鄉(xiāng)的異地。
燕簾鶯戶,云窗霧閣:借指歌樓舞榭。
楊柳:古時清明節(jié)有家家戶戶門上插柳以祛邪的風(fēng)俗。
“朝中措·清明時節(jié)”鑒賞
賞析
上片“清明時節(jié)”二句,描寫的清明時的雨,不是毛毛細雨,而成了嘩嘩大雨。恰在此時作者冒雨尋春,卻被大雨所困,見到江邊水急,浪潮翻涌。
“翻被梨花冷看”,二句,作者此時心口難言,無心看花,但作者卻使梨花有感,冷眼旁觀作者雨中的狼狽,責(zé)怪作者不思故土暖被,卻對他鄉(xiāng)山水花木如此病情苦戀。作者的此番“遭遇”有口難言,而其中源由,無限辛酸無限悲恨,盡在不言之中。
下片“燕簾鶯戶,云窗霧闊,酒醒啼鴉?!薄把嗪燏L戶,云窗霧闊”是指歌妓舞女之所。雨中尋景不成,因而只能到鶯啼燕舞的珠簾玉戶消磨時光,一醉解千愁。然而醉鄉(xiāng)雖好,難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見歸鴉啼鳴,人去樓空。
“折得一枝楊柳”二句,楊柳,古時清明節(jié)中家家戶戶門上插柳以祛邪。歸去的途中,作者也隨手折了一枝楊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浪流之人羈駐之旅,哪會有自己的家門呢?作者不禁感嘆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一種天涯游子欲歸無處,欲住無家的悲哀,猛然襲向心頭。一枝無處可插的楊柳,滿腹悲怨溢于詞中,幽默中見無奈。詞人用筆舉重若輕,不見著力,是那么自然,用筆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絕。
宋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lǐng)。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yōu)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chuàng)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jié)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shù)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9篇)〕
唐代:
李世民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
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
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弦。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
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
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弦。
五代:
譚用之
三皇上人春夢醒,東侯老大麒麟生。洞連龍穴全山冷,
窗透鰲波盡室清。計拙恥居巖麓老,氣狂慚與斗牛平。
誰人為向青編上,直傍巢由寫一名。
三皇上人春夢醒,東侯老大麒麟生。洞連龍穴全山冷,
窗透鰲波盡室清。計拙恥居巖麓老,氣狂慚與鬥牛平。
誰人為向青編上,直傍巢由寫一名。
清代:
王國維
紅樓遙隔廉纖雨。沉沉暝色籠高樹。樹影到儂窗。君家燈火光。風(fēng)枝和影弄。似妾西窗夢。夢醒即天涯。打窗聞落花。
紅樓遙隔廉纖雨。沉沉暝色籠高樹。樹影到儂窗。君家燈火光。風(fēng)枝和影弄。似妾西窗夢。夢醒即天涯。打窗聞落花。
清代:
王國維
點滴空階疏雨。迢遞嚴城更鼓。睡淺夢初成,又被東風(fēng)吹去。無據(jù)。無據(jù)。斜漢垂垂欲曙。
點滴空階疏雨。迢遞嚴城更鼓。睡淺夢初成,又被東風(fēng)吹去。無據(jù)。無據(jù)。斜漢垂垂欲曙。
宋代:
晁端友
寒林殘日欲棲烏,壁里青燈乍有無。
小雨愔愔人假寐,臥聽疲馬齧殘芻。
寒林殘日欲棲烏,壁裡青燈乍有無。
小雨愔愔人假寐,臥聽疲馬齧殘芻。
清代:
顧太清
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迥出凡塵。移來古寺種朱門。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細干柔條才數(shù)尺,千尋起自微因。綠云蔽日樹輪囷。成陰結(jié)子后,記取種花人。
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迥出凡塵。移來古寺種朱門。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細幹柔條才數(shù)尺,千尋起自微因。綠雲(yún)蔽日樹輪囷。成陰結(jié)子後,記取種花人。
唐代:
白居易
早蛩啼復(fù)歇,殘燈滅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早蛩啼複歇,殘燈滅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宋代:
楊萬里
雨來細細復(fù)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
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
雨來細細複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
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
五代:
閻選
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
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
西風(fēng)稍急喧窗竹,停又續(xù),膩臉懸雙玉。
幾回邀約雁來時,違期,雁歸,人不歸。
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
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
西風(fēng)稍急喧窗竹,停又續(xù),膩臉懸雙玉。
幾回邀約雁來時,違期,雁歸,人不歸。
宋代:
周必大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系纜幾回行。
天寒有日云猶凍,江闊無風(fēng)浪自生。
數(shù)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guān)情。
長年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系纜幾回行。
天寒有日雲(yún)猶凍,江闊無風(fēng)浪自生。
數(shù)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guān)情。
長年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