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十六”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愛好在六經(jīng)。
行年漸至四十歲,長久隱居無所成。
最終抱定固窮節(jié),飽受饑餓與冷。
屋風(fēng)凄厲,荒草掩沒前院庭。
披衣坐守漫長夜,盼望晨雞叫天明。
沒有知音在身邊,向誰傾訴我衷情。
注釋
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愛好。六經(jīng):六種儒家經(jīng)典,指《詩》、《書》、《易》、《禮》、《樂》、《春秋》。這里泛指古代的經(jīng)籍。
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時光流逝。向:接近。不惑:指四十歲。淹留:久留,指隱退無成:指在功名事業(yè)上無所成就。
竟:最終。抱:持,堅持。固窮節(jié):窮困時固守節(jié)操,意即寧可窮困而不改其志。飽:飽經(jīng),飽受。更:經(jīng)歷。
弊廬:破舊的房屋。交:接。悲風(fēng):凄厲的風(fēng)。沒:掩沒,覆蓋。庭:庭院。
“披褐”二句:表現(xiàn)寒夜饑寒交迫的窘狀,即《怨詩楚調(diào)示龐主簿鄧治中》詩中所說“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之意。
孟公:東漢劉龔,字孟公。皇甫謐《高士傳》載:“張仲蔚,平陵人。好詩賦,常居貧素,所處蓬蒿沒人。時人莫識,惟劉龔知之。”陶淵明在這里是以張仲蔚自比,但是慨嘆陶淵明卻沒有劉龔那樣的知音。翳(yì):遮蔽,隱沒。此處有“郁悶”之意。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飲酒·十六”鑒賞
陶淵明簡介
魏晉·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的詩(114篇)〕猜你喜歡
怨詩楚調(diào)示龐主簿鄧治中
天道幽且遠(yuǎn),鬼神茫昧然。
結(jié)發(fā)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
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
風(fēng)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
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
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
在己何怨天,離憂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煙。
慷慨獨(dú)悲歌,鍾期信為賢。
邁陂塘·題其年填詞圖
擅詞場、飛揚(yáng)跋扈,前身可是青兕?風(fēng)煙一壑家陽羨,最好竹山響里。摧硯幾,坐罨畫溪陰,裊裊珠藤翠。人生快意,但紫筍烹泉,銀箏侑酒,此外總閑事。
空中語。想出空中姝麗,圖來菱角雙髻。樂章琴趣三千調(diào),作者古今能幾。團(tuán)扇底。也直得、尊前記曲呼娘子。旗亭藥市,聽江北江南,歌塵到處,柳下井華水。
經(jīng)破薛舉戰(zhàn)地
昔年懷壯氣,提戈初仗節(jié)。
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
移鋒驚電起,轉(zhuǎn)戰(zhàn)長河決。
營碎落星沉,陣卷橫云裂。
一揮氛沴靜,再舉鯨鯢滅。
于茲俯舊原,屬目駐華軒。
沉沙無故跡,減灶有殘痕。
浪霞穿水凈,峰霧抱蓮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長想眺前蹤,撫躬聊自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