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孤廟對寒潮
[唐代]:溫庭筠
孤廟對寒潮,西陵風雨蕭蕭。謝娘惆悵倚蘭橈,淚流玉箸千條。
暮天愁聽思歸樂,早梅香滿山郭。回首兩情蕭索,離魂何處飄泊?
孤廟對寒潮,西陵風雨蕭蕭。謝娘惆悵倚蘭橈,淚流玉箸千條。
暮天愁聽思歸樂,早梅香滿山郭。回首兩情蕭索,離魂何處飄泊?
“河瀆神·孤廟對寒潮”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佇立在破敗的孤廟前,迎著江上陣陣風濤寒,看西陵峽上,風蕭蕭,雨漫漫。風雨中,彌漫著她思歸的呼喚,飄灑著倚槳的她涕淚點點。
傍晚時聽杜鵑聲聲,聲聲唱不盡思歸的愁怨。風傳遞山里早梅的香氣,把春的信息送到山城邊。回憶歡情時更覺心苦,游魂何時把家還?
注釋
河瀆神: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雙調四十九字。
西陵:西陵峽,長江三峽之一,在今湖北宜昌縣西北,又名夷陵。這里是指孤廟所在地。
謝娘:此處指船娘。蘭橈(ráo):劃船的槳。這里是指船邊。“蘭橈”形容船精美芳香。
玉箸(zhù):或寫成“玉筯”。箸是筷子,這里是指眼淚,形容淚珠下流,一條條如“玉箸”。
思歸樂:這里指杜鵑啼聲。
山郭:“郭”本為外城,即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墻。這里是指山的邊緣。
蕭索:缺乏生氣,這里有冷淡的意思。
離魂:指離別之人的魂魄,與“別魂”意相同。
“河瀆神·孤廟對寒潮”鑒賞
賞析
這是一首離別相思之作。上片開頭二句,意境闊遠,富有氣勢,為情人離別創造出濃郁氛圍:西陵孤廟、風雨瀟瀟、寒流無盡,中間著一“對”字,言其地別無他物,顯示出環境空曠、寂寥、冷落,渲染出一種愁苦孤寂的氣氛。“謝娘”二句具體刻畫女子倚舟懷人,淚流千條,極顯其凄愴傷痛之情。
過片二句寫主人公所聞、所見、所感:所聞為杜鵑思歸之鳴,愈增離人日暮愁思;所見早梅已放,香滿山郭,好景已不為己所留,以樂景寫離愁,倍覺傷懷,且“早梅”又暗與前面“寒”字合;所感則為離恨而已。結尾句雙起單承,直接抒寫離別之苦,用“蕭索”突出思者與被思者的情狀,十分痛惜。這是主人公的推想:是不是因為離別后,音信難通,而使情感冷淡了呢?心上人如今又在何處呢?末尾以問語出現,推進一層,表現了思念之切,也突出了主人公此刻茫然無依的心緒。
此詞背景是“孤廟”“山郭”,作者將江南的風景、風情融入了對離愁別恨的抒寫之中。整首詞由景入情,通過對特定景物的描寫,以景襯情,情景交融,韻味深遠。
創作背景
這首詞當為初春時期溫庭筠在西陵與情人離別之作,可能作于會昌二年(842)初春詞人自吳中赴越中途中。
?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 溫庭筠的詩(34篇)〕
清代:
邵瑞彭
十二樓前生碧草。珠箔當門,團扇迎風小。趙瑟秦箏彈未了,洞房一夜烏啼曉。
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錦字無憑南雁杳,美人家在長干道。
十二樓前生碧草。珠箔當門,團扇迎風小。趙瑟秦箏彈未了,洞房一夜烏啼曉。
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錦字無憑南雁杳,美人家在長幹道。
唐代:
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五代:
韋莊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歎息,羅袂濕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宋代:
蘇軾
羅帶雙垂畫不成。殢人嬌態最輕盈。酥胸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
無限事,許多情。四弦絲竹苦丁寧。饒君撥盡相思調,待聽梧桐葉落聲。
羅帶雙垂畫不成。殢人嬌態最輕盈。酥胸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
無限事,許多情。四弦絲竹苦丁甯。饒君撥盡相思調,待聽梧桐葉落聲。
唐代:
薛濤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清代:
納蘭性德
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
只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鸚鵡偷教,方響前頭見玉蕭。
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
隻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鸚鵡偷教,方響前頭見玉蕭。
唐代:
溫庭筠
海燕欲飛調羽。萱草綠,杏花紅,隔簾攏。
雙鬢翠霞金縷,一枝春艷濃。樓上月明三五,瑣窗中。
海燕欲飛調羽。萱草綠,杏花紅,隔簾攏。
雙鬢翠霞金縷,一枝春豔濃。樓上月明三五,瑣窗中。
清代:
吳錫麒
說相思,問相思,楓落吳江雁去遲。天寒二九時。
怨誰知?夢誰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
說相思,問相思,楓落吳江雁去遲。天寒二九時。
怨誰知?夢誰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
宋代:
歐陽修
百種相思千種恨,早是傷春,那更春醪困。薄幸辜人終不憤,何時枕畔分明問。
懊惱風流心一寸,強醉偷眠,也即依前悶。此意為君君不信,淚珠滴盡愁難盡。
百種相思千種恨,早是傷春,那更春醪困。薄幸辜人終不憤,何時枕畔分明問。
懊惱風流心一寸,強醉偷眠,也即依前悶。此意為君君不信,淚珠滴盡愁難盡。
宋代:
施酒監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識盡千千萬萬人,終不似、伊家好。
別你登長道。轉更添煩惱。樓外朱樓獨倚闌,滿目圍芳草。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識盡千千萬萬人,終不似、伊家好。
別你登長道。轉更添煩惱。樓外朱樓獨倚闌,滿目圍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