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100 個(gè)香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yì yù mái xiāng瘞玉埋香 | 指美麗的女子死亡。 | 南宋·吳文英《鶯啼序》:“別后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fēng)雨。” |
xíng xiāng guà pái行香掛牌 | 學(xué)政到省后例行的儀式。行香:到孔丘廟燒香。掛牌:出牌公告考試地點(diǎn)、日期等。 | |
shí bù xiāng chē十步香車 | 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 |
ruǎn yù jiāo xiāng軟玉嬌香 | 軟:柔和;玉、香:女子的代稱。形容年輕女子身體潔白柔軟,散發(fā)著溫馨的青春氣息。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李愛山<步步嬌>》:“他猿乖,意馬劣,都將軟玉嬌香,嫩枝柔葉?!?/td> |
shāo xiāng lǐ bài燒香禮拜 | 敬奉神佛的一種儀式。 | 《晉書·佛圖澄傳》:“王度疏斷,漢人悉不聽,詣寺燒香禮拜以遵典禮。” |
xiāng ěr zhī xià,bì yǒu sǐ yú香餌之下,必有死魚 | 餌:引魚上鉤的食物。指魚必為貪食而上鉤。 | 《三略·上略》:“香餌之下,必有死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td> |
ruǎn yù wēn xiāng軟玉溫香 | 軟:柔和;溫:溫和;玉、香:女子的代稱。舊小說形容女子的身體。 | 元 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人間天上,看鶯鶯強(qiáng)如做道場。軟玉溫香,休道是相親傍?!?/td> |
gǔ sè gǔ xiāng古色古香 | (陳設(shè)、器物或藝術(shù)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diào)。古香:古書畫散發(fā)出的氣味。 | 宋 陸游《小室》:“窗幾窮幽致,圖書發(fā)古香?!?/td> |
xiāng huǒ xiōng dì香火兄弟 | 香火:香燭,香和燈火。焚香結(jié)拜的異姓兄弟 | 唐·崔令欽《教坊記》:“坊中諸女以氣類相似,約為香火兄弟,每多至十四五人,少不下八九輩?!?/td> |
shū xiāng shì jiā書香世家 | 同“書香門第”。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十三章:“劉眉盡管把鼻子都?xì)馔崃?,也還是保持著書香世家的風(fēng)度。” |
bǎo mǎ xiāng chē寶馬香車 | 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 唐 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寶馬香車清渭濱,紅桃碧柳禊堂春?!?/td> |
xūn xiāng zì shāo薰香自燒 | 薰:香草。薰草因?yàn)橛邢銡舛兄路贌1扔魅艘蛴胁拍芏兄聻?zāi)禍。 | 東漢·班固《漢書·龔勝傳》:“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龔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
bān xiāng sòng yàn班香宋艷 | 班固和宋玉均善辭賦,以富麗見稱,后以之泛稱辭賦之美者。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聽稗》:“早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艷;中年浩氣,流成蘇海韓潮?!?/td> |
yī xiāng jì yǐng衣香髻影 | 衣香:衣上的香氣。形容婦女儀態(tài)嫻雅,服飾艷麗。 | 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有少年觀燈夜歸,遇少婦甚妍麗,徘徊歧路,若有所待,衣香髻影,楚楚動(dòng)人?!?/td>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平時(shí)不燒香,臨時(shí)抱佛腳 | 平時(shí):平常;抱佛腳:拜佛。比喻平時(shí)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指平時(shí)沒有準(zhǔn)備,臨時(shí)慌忙應(yīng)付。 | 魯迅《雜論管閑事·做學(xué)問·灰色等》:“卻還用‘平時(shí)不燒香,臨時(shí)抱佛腳’十個(gè)字形容當(dāng)今學(xué)術(shù)界大部分的狀況?!?/td> |
àn xiāng shū yǐng暗香疏影 | 暗香:淡淡的香氣;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態(tài)。指稱梅花。 | 宋 辛棄疾《和傅巖叟梅花》:“月淡黃昏欲雪時(shí),小窗猶欠歲寒枝。暗香疏影無人處,唯有西湖處士知。” |
niǎn tǔ fén xiāng捻土焚香 | 同“捻土為香”。 |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一折:“我這里捻土焚香畫地爐,我拜罷也忙瞻顧,多謝神靈佑護(hù)?!?/td> |
měi rén xiāng cǎo美人香草 | 舊時(shí)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漢 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td>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平時(shí)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shí)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shí)沒有準(zhǔn)備,臨時(shí)慌忙應(yīng)付。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時(shí)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一旦聽說要考試了,三位大臣立時(shí)著了慌?!?/td> |
yǐ yù wēi xiāng倚玉偎香 | 形容同女性親熱昵愛。 | 宋·柳永《法曲獻(xiàn)仙音》詞:“念倚玉偎香,前事頓輕擲?!?/td> |
dù hé xiāng xiàng渡河香象 | 渡:橫渡江河。大象過河,腳踏河底。形容評(píng)論文字精辟透徹。 |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第一卷:“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能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td> |
xiāng yào cuì méi香藥脆梅 | 果脯名。 | |
xiāng chē bǎo mǎ香車寶馬 | 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 唐·韋應(yīng)物《長安道》詩:“寶馬橫來下建章,香車卻轉(zhuǎn)避馳道?!?/td> |
kǒu chǐ shēng xiāng口齒生香 | 嘴和牙齒都有香味。比喻所讀的作品意味深長,雋永宜人。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6回:“前者捧讀諸位姐姐佳作,真令人口齒生香?!?/td> |
xián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閑時(shí)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抱佛腳:拜佛。比喻平時(shí)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指平時(shí)沒有準(zhǔn)備,臨時(shí)慌忙應(yīng)付。 | 明·馮夢(mèng)龍《喻世明言》第十卷:“正是‘閑時(shí)不燒香,急來抱佛腳。’各各暗笑,落得受了買東西吃。” |
xiāng xiàng dù hé香象渡河 | 佛教用語。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評(píng)論文字精辟透徹。 | 宋 嚴(yán)羽《滄浪詩話 詩評(píng)》:“李杜數(shù)公,如金鴙擘海,香象渡河?!?/td> |
xiāng xiāo yù jiǎn香消玉減 | 比喻美女日漸消瘦。 | 元 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則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減?!?/td> |
yù suì xiāng cán玉碎香殘 | 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 | 清 洪昇《長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殘荒郊臥,云拋雨斷重泉墮?!?/td> |
yì xiāng yì qì異香異氣 | 特異的香味和氣息。 | 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七回:“他就說了個(gè)海上仙方兒,又拾了一包末藥作引子,異香異氣的?!?/td> |
qū yàn bān xiāng屈艷班香 | 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辭》、漢賦那樣詞藻艷麗,情味濃郁。稱贊詩文優(yōu)美。 |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艷,濃薰班馬香?!?/td> |
xiāng huǒ bù duàn香火不斷 | 香火:香燭,香和燈火。信神者或祭祀者點(diǎn)燃供奉的香燭不會(huì)斷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總之,無論怎樣,我一定還你個(gè)香火不斷的對(duì)方就是了?!?/td> |
yù suì xiāng xiāo玉碎香銷 | 喻女子的死。 | 清·湘靈子《軒亭冤》第七出:“喜今朝玉碎香銷,魂游天國路迢迢,此去何須悲悼?!?/td> |
yù jiǎn xiāng xiāo玉減香銷 | 喻美人的消瘦、萎靡。 | 宋·張先《漢宮春》詞:“玉減香銷,被嬋娟誤我,臨鏡裝慵?!?/td> |
yù suì xiāng xiāo玉碎香消 | 比喻女子死亡。 | 明 無名氏《尋親記》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鏡臺(tái)荒,綠云繚亂懶梳妝?!?/td> |
yù jiǎn xiāng xiāo玉減香消 | 見“玉減香銷”。 | 元·高栻《集賢賓·怨別》套曲:“這些時(shí),玉減香消添了疾病,冷清清獨(dú)自孤凄?!?/td> |
xī xiāng lián yù惜香憐玉 | 惜:愛惜;憐:憐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對(duì)美女的溫存與憐愛。 | 元·無名氏《端正好·相憶》套曲:“惜香憐玉那情歡,端的是心無厭,錦帳內(nèi)效鶼鶼?!?/td> |
xiāng huǒ zǐ mèi香火姊妹 | 香火:香燭。焚香結(jié)拜的姊妹。 | 宋·羅燁《醉翁談錄·潘瓊兒家最繁盛》:“兒家凡遇新郎君輩訪蓬舍,曲中香火姊妹則必酬金來賀?!?/td> |
shū xiāng rén jiā書香人家 | 同“書香門第”。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十六回:“原來是個(gè)仕宦書香人家,怪不的他得夫人那樣明理?!?/td> |
xuě běi xiāng nán雪北香南 | 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飄香的南方。 | |
fén xiān lǐ bài焚香禮拜 | 焚香:點(diǎn)燃香火。禮拜:向尊敬的人或神靈行禮跪拜。燒香跪拜,以表尊敬服從之意。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卻說玄德前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扶老攜幼,滿路瞻觀,焚香禮拜。” |
fén xiāng dǐng lǐ焚香頂禮 | 猶焚香禮拜。 | 《西湖佳話·六橋才跡》:那杭州百姓,前番受過他的恩惠,今又聽得他來,不勝歡喜,大家都打點(diǎn)焚香頂禮遠(yuǎn)接?!?/td> |
yī xiāng rén yǐng衣香人影 | 衣服上的香氣,人的影子。寫女性的氣息形體。 | 清·王士禛《冶春絕句》:“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td> |
xiāng xiàng jué liú香象絕流 | 見“香象渡河”。 | 明·袁宗道《雜說》:“至如般若緣深,靈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絕流?!?/td> |
yǎn bí tōu xiāng掩鼻偷香 | 捂住鼻子去偷點(diǎn)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 宋·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馬頰本空禪師》:“師曰:‘節(jié)目上更生節(jié)目?!疅o語。師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td> |
bìn yǐng yī xiāng鬢影衣香 | 鬢:耳邊的頭發(fā)。形容女人的美麗和香艷。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蕩出蘭撓掛楫,于意云何;傳來鬢影衣香,誰能遣此?” |
zhāi yàn xūn xiāng摘艷熏香 | 形容文辭華美。 | 唐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艷,濃熏班馬香。” |
lián xiāng xī yù憐香惜玉 | 憐、惜:愛護(hù);愛憐;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對(duì)美女的溫存、憐愛。 | 元 賈仲名《金安壽》:“兩下春心應(yīng)自懂,憐香惜玉,顛鸞倒鳳,人在錦胡同?!?/td> |
duàn xiāng líng yù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清·洪昇《長生殿·尸解》:“這是我斷香零玉沉埋處,好結(jié)果一場廝耨,空落得薄命留?!?/td> |
guì fù lán xiāng桂馥蘭香 | 桂、蘭:兩種散發(fā)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氣味芳香。 | 曾樸《孽?;ā返谖寤兀骸爸灰娞美锓笤O(shè)的花團(tuán)錦簇,桂馥蘭香……一幾一椅,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 |
xiāng guī xiù gé香閨繡閣 | 舊指女子的內(nèi)室。 | 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貴賤,不可概論。夫人是香閨繡閣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荊釵之貧婦?!?/td> |
xiāng xiāo yù chén香銷玉沉 | 香、玉:美女;銷:通“消”,消失。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玉盆記》:“他怨悠悠香銷玉沉,亂紛紛碎滴珠囊逬,我難主憑蕭蕭兩鬢星?!?/td> |
xiāng cǎo měi rén香草美人 | 舊時(shí)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td> |
yī bàn xīn xiāng一瓣心香 | 心香:舊時(shí)稱中心虔誠,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樣。比喻十分真誠的心意(用在祝愿)。 | 宋 王十朋《行可生日》詩:“祝公壽共詩書久,一瓣心香已敬焚?!?/td> |
zhuō bèi luó xiāng拙貝羅香 | 安息香的別名。 | |
zàng yù mái xiāng葬玉埋香 | 埋葬女子的婉辭。 | 《法書苑》:“《玉溪編事》:王蜀時(shí)秦州節(jié)度使王承儉筑城,獲瓦棺,中有石刻曰:‘隋開皇二年渭州刺史張祟妻王氏?!懹性啤钌钤嵊?,郁郁埋香。’之語?!?/td> |
mài lǚ fēn xiāng賣履分香 | 舊時(shí)比喻人臨死念念不忘妻兒。 | 漢·曹操《遺令》:“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xué)作組履賣也?!?/td> |
xiāng péi yù zhuó香培玉琢 | 好象用香料造就,美玉雕成。 | |
fén xiāng liè dǐng焚香列鼎 | 焚:燒;列:羅列;鼎:古代炊具。點(diǎn)燃名貴的香,擺滿豐盛的菜肴,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 | 明·湯顯祖《牡丹亭·勸農(nóng)》:“焚香列鼎奉君王,饌玉炊金飽即妨。” |
cuō tǔ wéi xiāng撮土為香 | 撮:聚合;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燒香敬神。 | 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第21卷:“京娘取筆題詩四句于壁上,撮土為香,望空中拜了四拜,將白羅汗巾,懸梁自縊而死?!?/td> |
shū xiāng mén hù書香門戶 | 見“書香門第”。 |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個(gè)所謂書香門戶子弟?!?/td> |
yóu bì xiāng chē油壁香車 | 稱婦女所乘油壁車。 | |
yuè mǎn huā xiāng月滿花香 | 明月圓滿,花朵飄香。指良辰美景。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9回:“如今從網(wǎng)眼里拔出來,好容易遇著這等月滿花香的時(shí)光,她如何肯輕易放過!” |
xiāng xiāo yù yǔn香消玉殞 | 香、玉:舊時(shí)文人用來指女子;殞:墜落;比喻死亡?!”扔髅琅餐觥?/td>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絕,粉骨殘軀血染衣!” |
xiāng wēn yù ruǎn香溫玉軟 | 形容美女的肌膚的嬌嫩溫香。代指美女。 | 明·王玉峰《焚香記·設(shè)媒》:“吾家富比陶朱,獨(dú)沒個(gè)翠倚紅偎。想香溫玉軟,鳳枕鴛幃?!?/td> |
chǐ jiá shēng xiāng齒頰生香 | 嘴邊覺有香氣生出。形容談及之事使人產(chǎn)生美感。 | 清·黃景仁《即席分賦得賣花聲》之二:“憐他齒頰生香處,不在枝頭在擔(dān)頭?!?/td> |
tiān xiāng guó sè天香國色 |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 唐 李濬《松窗雜錄》:“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td> |
jiē shào xiāng yān接紹香煙 | 接:連接;紹:繼承;香煙:祭品,指祭享。比喻生養(yǎng)子孫,繁衍不斷。 | 明·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第20卷:“掙得這些少家私,卻不曾生得個(gè)兒子,傳授與他,接紹香煙。” |
xiāng huǒ bù jué香火不絕 | 指信神者所供養(yǎng)的香燭不斷絕。亦作“香火不斷”。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五卷:“民間各處,立起個(gè)‘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誠祈禱,無有不應(yīng),至今黔陜之間,香火不絕?!?/td> |
shí bù xiāng cǎo十步香草 | 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td> |
shāo gāo xiāng燒高香 | 向神佛虔誠燒香,比喻真誠地向人致謝。 | 老舍《有了小孩以后》:“說十四那天早晨須給小胖子左腕上季一根紅線,備清水一碗,燒高香三炷,必能消災(zāi)除難?!?/td> |
rú rù zhī lán zhī shì,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芝:通“芷”,香草;蘭:香草。好像進(jìn)入滿是香草的房間,聞久了就不能聞出香味。比喻在某種環(huán)境里呆久了,習(xí)以為常。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td> |
wēn xiāng yàn yù溫香艷玉 | 比喻婦女的美好姿質(zhì)。 | 明·湯顯祖《牡丹亭·冥誓》:“看他溫香艷玉神清絕,人間迥別?!?/td> |
guì zǐ piāo xiāng桂子飄香 | 指中秋前后桂花開放,散發(fā)馨香。 | 唐 宋之問《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
gǔ xiāng gǔ sè古香古色 | 古香:古書畫散發(fā)出來的氣味。古雅的色調(diào)、意趣。形容器物、書畫和建筑等。 | 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上卷:“鄧秀梅走進(jìn)大門,步步留心地察看著這座古香古色的、氣派宏偉的殿宇。” |
xiāng hóu yù kǒu香喉玉口 | 形容美女的喉和口。 | 清·洪昇《長生殿·偷曲》:“向綺窗深處,秘本翻謄,香喉玉口,親將絕調(diào)教成?!?/td> |
hán shòu tōu xiāng韓壽偷香 | 比喻男女暗中通情。 | 《晉書·賈謐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弱》載:晉韓壽美姿容,賈充辟為司空掾。充少女午見而悅之,使侍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家中莫知,并盜西域異香贈(zèng)壽。充僚屬聞壽有奇香,告于充。充乃考問女之左右,具以狀對(duì)。充秘其事,遂以女妻壽。 |
xiāng jiāo yù nèn香嬌玉嫩 | 形容美女的肌膚的嬌嫩溫香。代指美女。 | 元·劉庭信《美色》:“恰便似落雁沉魚,羞花閉月,香嬌玉嫩。” |
hóng xiù tiān xiāng紅袖添香 | 紅袖:指女子的艷色衣裳。指美女伴讀。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從此綠鬟視草,紅袖添香;眷屬疑仙,文章華國?!?/td> |
niǎo yǔ huā xiāng鳥語花香 | 鳥兒啼叫;花兒噴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 宋 呂本中《庵居》詩:“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閑復(fù)恐病相尋?!?/td> |
tōu xiāng qiè yù偷香竊玉 | 指美麗的年青女性。比喻男女之間私下的愛情往來。尤指男子在外勾引婦女。 | 元 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雖不能夠竊玉偷香,且將盼行云眼睛兒打當(dāng)?!?/td> |
xiāng rùn yù wēn香潤玉溫 | 形容美女的肌膚的嬌嫩溫香。代指美女。 | 明·徐復(fù)祚《紅梨記·豪宴》:“更香潤玉溫,更香潤玉溫,似蘭惠絕塵氛,繁英豈堪混?!?/td> |
fén xiāng sǎo dì焚香掃地 | 形容清幽的隱居生活。 | 宋·王讜《唐語林·文學(xué)》:“韋應(yīng)物立性高潔,鮮食寡欲,所居焚香掃地而坐。” |
qiáng lǐ kāi huā qiáng wài xiāng墻里開花墻外香 | 比喻人做出了成績,內(nèi)部還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績不受本部門重視,卻為其他部門賞識(shí)。 | 海巖《死于青春》:“墻里開花墻外香,都這樣兒,不做就算了。” |
xiāng xiāo yù suì香消玉碎 | 比喻年輕美貌女子死亡。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4回:“香消玉碎佳人絕,粉骨殘軀血染衣!” |
huā xiāng niǎo yǔ花香鳥語 | 鳥語:鳥鳴如同講話一般。形容春天動(dòng)人的景象。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8回:“云霧漸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煙來往,各處花香鳥語,頗可盤桓?!?/td> |
wēi xiāng yǐ yù偎香倚玉 | 偎:緊貼;依:靠著。指玩弄妓女。 | 元·徐琰《青樓十詠·初見》:“一笑情通,傍柳隨花,偎香倚玉,弄月?lián)伙L(fēng)?!?/td> |
yī xiāng bìn yǐng衣香鬢影 | 形容婦女儀態(tài)嫻雅,服飾艷麗。 | 北周 庾信《春賦》:“池中水影懸勝鏡,屋里衣香不如花。唐 李賀《詠懷》詩:“彈琴看文君,春風(fēng)吹鬢影。” |
fén xiāng mó bài焚香膜拜 | 見“焚香禮拜”。 | 明·歸有光《唐孺人墓志銘》:“兆多疾,每疾作,孺人輒不食飲,焚香膜拜,以祈福祐。” |
fēn xiāng mài lǚ分香賣履 | 舊時(shí)比喻人臨死念念不忘妻兒。 | 晉 陸機(jī)《吊魏武帝文》序:“余香可分與諸夫人。諸舍中無為,學(xué)作履組賣也?!?/td> |
guó sè tiān xiāng國色天香 |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眾。 | 唐 李濬《松窗雜錄》:“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李正封詩曰: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 |
xiāng lún bǎo qí香輪寶騎 | 見“香車寶馬”。 | 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zèng)道士李榮》詩:“香輪寶騎競繁華,可憐今夜宿倡家。” |
xī yù lián xiāng惜玉憐香 | 比喻對(duì)女子體貼愛護(hù)。 | 元 張可久《普天樂 收心》曲:“關(guān)心三月春,開口千金笑,惜玉憐香何時(shí)了?!?/td> |
kē tóu shāo xiāng磕頭燒香 | 比喻求人說好話。 | |
xuán xiāng tài shǒu玄香太守 | 太守:官名。墨汁的別稱。 | 《纂異記》:“薛稷為墨封九錫,拜松煙督護(hù),玄香太守,兼亳州諸郡平章事。” |
nòng yù tōu xiāng弄玉偷香 | 偷香:指晉代賈充的女兒偷竊西域奇香贈(zèng)給韓壽。比喻男女私通。 | 元·楊景賢《西游記》第五本第17折:“香馥郁銷金帳,光燦爛白象床,俺兩個(gè)破題兒待弄玉偷香。” |
ruǎn xiāng wēn yù軟香溫玉 | 見“軟玉溫香”。 | 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夜宿又嫌寒道熱,央公子減被添衾,軟香溫玉,豈無動(dòng)情之處?” |
xiāng huā gòng yǎng香花供養(yǎng) | 供養(yǎng):奉養(yǎng)。原為佛家語。指用香和花供養(yǎng),是佛教的一種禮敬儀式。后比喻虔誠的敬禮。 | 《金剛經(jīng)》:“以諸花香,以散其處。” |
xiāng xiāo yù sǔn香消玉損 | 見“香消玉碎”。 | 清·繆艮《沈秀英傳》:“秀英香消玉損,已返方諸?!?/td> |
zhāi yàn xūn xiāng摘艷薰香 | 形容文辭華美。 | 唐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艷,濃薰班馬香?!?/td> |
yì xiāng pū bí異香撲鼻 | 不同尋常的香味撲鼻而來。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4回:“土行孫看見妃子臉?biāo)铺一ǎ愊銚浔牵挥X動(dòng)力欲心?!?/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