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因此故,瓊恩才正心誠意地作出了請求。
2.正心誠意、神氣沖和,故道即法也,法即道也。
3.袁穆隨即收起兩件法寶,拿出紫色綢緞,按照綢緞上的功法開始修煉,正心誠意、神氣沖和,故道即法也,法即道也,袁穆按照綢緞所示,一縷縷于“正氣訣”。
4.求明德則正心誠意,始于慎獨,遏私欲于將萌,欲德之純精不雜也。
5.居此時此世,能棲心寂寞,專心為學,探正心誠意之道,非毅力愿力宏大而不可為。
6.正直無畏,正氣凜然;正義公平,正風名揚;正明公道,正清潔廉;正人君子,正信惟諾;正心誠意,正學修身;正己篤志,正忠孝善。
7.正心誠意,思無邪,心無私。
8.司馬承禎汲取儒家的正心誠意和佛教的止觀、禪定學說,闡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論,認為‘神仙亦人‘。
9.盡管錢大昕對宋明理學的很多范疇提出質疑,但他對朱熹、王陽明正心誠意、主敬立誠的思想又十分推崇。
10.只要敞開心緋坦誠相待,用心去交流;相信只要正心誠意待事!
11.中國傳統的治國之道是儒家的大學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順序次第展開。
12.乃居德于弘,則正心誠意之不講,而天下之大本以遺;自謂無疑于道,則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遷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 "正心誠意"成語造句CNDU成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