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多名士,誰如審正南?忠直言無隱,廉能志不貪。
2.我的回答完全是坦坦蕩蕩,直言無隱。
3.表現于詞體的演進,就是一個詩歌含蓄傳統的意象抒情手法的回歸和散文式的直言無隱抒寫手法的拓展,兩種言說方式矛盾沖突共進的發展過程。
4.司馬光起自布衣,歷仕四朝,仁宗時極言建儲,英宗時調停骨肉,反對王安石變法他直言無隱。
5.在朋友同僚的心目中,子由為人可靠,而東坡之直言無隱,玩笑戲謔,則使人害怕。
傳承國學經典 ? 弘揚傳統文化
Copyright ? 2004-2010 CNDU.CN 漢語字典查詢 All Rights Reserved備案號:滇ICP備2024036080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