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蹦跳跳的成語故事
拼音bèng bèng tiào tiào
基本解釋精力充沛的充滿活力的樣子。
出處老舍《正紅旗下》:“大黃狗馬上活躍起來,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
暫未找到成語蹦蹦跳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蹦蹦跳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活蹦亂跳 |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
歡蹦亂跳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勻出你們歡迸亂跳這倆去買瓦;留下房上滾下來的,合爐坑里掏出來的那倆,先把這院子破瓦揀開。” |
跳梁小丑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子獨不見貍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 |
心驚肉跳 | 元 無名氏《爭報恩》:“不知怎么,這一會兒心驚肉戰,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 |
暴跳如雷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跳如雷。” |
肉跳神驚 | 老舍《神拳》第三幕:“知縣肉跳神驚坐立不安。” |
活蹦活跳 | 周而復《白求恩大夫》:“我的小孩子,一個能講能說,活蹦活跳的娃娃,死啦!” |
三尸暴跳 | |
跳在黃河洗不清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我何玉鳳這個心跡,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跳在黃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鳳的身分了!” |
跳到黃河洗不清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27回:“武姑子也已全招認,你叫我跳到黃河洗不清。” |
赴湯跳火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說那里話!若肯在老爺前,抬舉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雖赴湯跳火,敢說不去?” |
雞飛狗跳 | 茅盾《鍛煉》:“然而陳克明卻在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雞飛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
鯉魚跳龍門 | 《埤雅 釋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 |
跑跑跳跳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章:“她在小伙子們中間跑跑跳跳,說說笑笑,毫不拘束,毫不戒備。” |
跳進黃河洗不清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擔心他被留在賊營,倒是擔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說不定還有什么貴重禮物,回來時被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使我跳進黃河洗不清,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 |
上竄下跳 | 蔣子龍《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上竄下跳,根據需要打出各種不同的旗號,把廠長的事情辦成。” |
爆跳如雷 | 《何典》第十回:“倒塔鬼爆跳如雷道:‘你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上躥下跳 | 阿來《塵埃落定》第四章:“這東西足足有三四十斤,真不知道他有多大氣力,戴著它還能上躥下跳,仗劍作法。” |
跳躍紙上 |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其面目精神,跳躍紙上,勃勃欲生,況加以優孟摹擬乎。” |
歡迸亂跳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勻出你們歡迸亂跳這倆去買瓦,留下房上滾下來的合爐坑里掏出來的那倆先把這院子破瓦揀開。” |
肉跳心驚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1回:“鳳姐此時肉跳心驚,急急的向秋爽齋來。” |
虎臥龍跳 | 南朝 梁 袁昂《評書》:“王右軍書,字勢雄強,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
狗急跳墻 | 《敦煌變文集 燕子賦》:“人急燒香,狗急驀墻。” |
跳丸日月 | 唐·韓愈《秋懷》詩:“憂愁費晷景,日月如跳丸。”唐·杜牧《寄浙東韓乂評事》詩:“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經秋。” |
眼跳心驚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5卷:“好生奇怪,嚇得眼跳心驚,把個舌頭伸出,半晌還縮不進去。” |
虎跳龍拿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回:“就是他帳下那班奔走的健兒,也是一個個有……虎跳龍拿之技。” |
連蹦帶跳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4回:“他這驢一見,便將前蹄揚起,連蹦帶跳。” |
龍跳虎臥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書評》:“蕭思話書走墨連綿,字勢屈強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