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家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shí jiā guō zào jiǔ bù tóng十家鍋灶九不同 |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難求得一致。 | 李茂榮《人望幸福樹望春》:“你姓張,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鍋灶九不同?!?/td> |
ài guó yī jiā愛國一家 | 熱愛祖國,像一家人。 | 《人民日報》1958.10.11:“都本著‘愛國一家’的原則,采取既往不咎的態度。” |
gǎi huàn jiā mén改換家門 | 提高家庭的社會地位。 |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若到陣上一戰成功,但得一官半職,改換家門,可也母親訓子有功也。” |
qīng jiā pò chǎn傾家破產 | 拿出或喪失掉全部家產。 | 宋·陳師道《<寇參軍集>序》:“傾家破產,急士之窮,輕身下氣,而交名勝?!?/td> |
gù jiā zǐ dì故家子弟 | 故家:世家大族。昔日官宦人家的子弟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王生獨自回進房來,對劉氏說道:‘我也是個故家子弟,好模好樣,不想遭這一場,反被那小人逼勒!’說罷,淚如雨下。” |
jiā zhì hù xiǎo家至戶曉 | 曉:告知。到每家每戶宣傳,使每家每戶都知道。 | 《舊唐書 魏漠傳》:“雖然,疑似之間,不可家至而戶曉?!?/td> |
tuō jiā dài kǒu拖家帶口 | 帶著一家大小,指受家屬拖累。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金俊武說不定有一點錢,可他拖家帶口的,不好為難金家灣的這個強人?!?/td> |
guó jiā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 匹夫:平民男子。指國家興亡大事,每個平民都有責任。 | 周作人《楊柳》:“大抵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類的大題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 |
bàn lù chū jiā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先前讀書,后來看看不濟,卻去改業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
qiān jiā wàn hù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孫犁《畫的夢》:“千家萬戶的年畫,給了我很多知識?!?/td> |
kān jiā běn shì看家本事 | 指自己特別擅長的本領。 | 李劼人《天魔舞》第13章:“她不等他說真心話,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來了?!?/td> |
bái shǒu qǐ jiā白手起家 | 白手:空手;起家:創立家業。由一無所有而創立事業。比喻在一無所有或條件很差的情況下;靠自己的雙手艱苦創業。 | 謝覺哉《一支不平凡的生產隊伍》:“很多社和組只利用了一部分救濟款作資金甚至是白手起家的。” |
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 弊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于自謙。 | 漢 班固《東觀漢記 光武帝紀》:“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
jiā zhì rén shuō家至人說 | 傳到每一家,人人都知道。 | 《漢書 匡衡傳》:“臣聞教化之流之流,非家至而人說之也?!?/td> |
dǎ jiā jié dào打家截道 | 謂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搶奪財物。 | 元·關漢卿《四春園》第二折:“一生殺人放火,打家截道,偷東摸西。” |
fā jiā zhì fù發家致富 | 發展家業,使家庭變得富裕起來。 |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一章:“這個村子里的‘大能人’,更關心的卻是個人的發家致富?!?/td> |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家丑不可外揚 |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 | 明 洪楩《清平山堂話本 風月瑞仙亭》:“欲要訟之于官,爭奈家丑不可外揚,故爾中止?!?/td> |
bái shǒu chéng jiā白手成家 | 沒有依恃,而獨立興起的家業或事業。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朱延年是商人的兒子,他的福佑藥房是白手成家的?!?/td> |
xiū shēn qí jiā修身齊家 | 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 | 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親,有甚么修身齊家的事,訓教你兒者?!?/td> |
shī lǐ zhī jiā詩禮之家 | 詩:指《詩經》;禮:指《周祀》、《儀禮》、《禮記》。舊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 明·郎英《七修類稿》卷十六:“因仍茍且,多為惜財之小而忘大義,奈何詩禮之家亦如此是耶!” |
bù shí dōng jiā不識東家 | 指不識近鄰是圣賢。 | “不識東家丘”的略語。相傳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識孔子為圣人,稱之為“東家丘”。 |
rú shǔ jiā zhēn如數家珍 | 好像數自己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 《清朝野史大觀 郭生始創戲院》:“吳縣王鶴琴先生耆年碩德,與談吳中掌故,則掀髯抵掌,如數家珍。” |
yán jiā è lì嚴家餓隸 | 形容拘謹的書法風格。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 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td> |
bái shǒu xīng jiā白手興家 | 形容原來無基礎或條件很差而創出一番事業。同“白手起家”。 | 沙汀《記賀龍》十一:“聯絡參謀極力稱贊這些同志都是白手興家的能手?!?/td> |
wú jiā wú shì無家無室 | 謂孤身一人,無妻小。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卷:“只是他無家無室,終是我母子擔誤了他?!?/td> |
dōng jiā qiū東家丘 | 丘:孔丘??鬃拥奈鬣彶恢鬃拥膶W問,稱孔子為“東家丘”。指對人缺乏認識,缺乏了解。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邴原傳》:“原從行,卒?!迸崴芍⒁囤瓌e傳》:“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td> |
yuān jiā yí jiě bù yí jié冤家宜解不宜結 | 指應該化解矛盾而不是深化矛盾。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二回:“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結?!侨藖砣俏?,尚然要忍耐,讓他幾分,免了多少是非?!?/td> |
qì sú chū jiā棄俗出家 | 棄:放棄;俗:塵俗。放棄世俗出家為僧尼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今有這個表弟姓魯,是關西軍漢出身,因見塵世艱辛,情愿棄俗出家?!?/td> |
lù wú cháng jiā祿無常家 | 祿:福。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 | 晉·摯虞《門銘》:“祿無常家,福無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
píng dì qǐ jiā平地起家 | 比喻原來沒有基礎而建立了一番事業。 | |
dà jiā fēng fàn大家風范 | 大家:舊指有聲望地位的高門貴族。風范:風度、氣派。出自高貴人家特有的氣派。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8回:“敘起話來,問答如流,氣度從容,真是大家風范?!?/td> |
huǐ jiā shū nàn毀家紓難 | 毀:毀壞;紓:緩和;解除。指捐獻家產以幫助國家減輕危難。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三十年》:“斗穀於菟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
yuè ér wān wān zhào jiǔ zhōu,jī jiā huān lè jī jiā chóu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 九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 |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妻同羅帳,幾家飄散在他州?” |
jiā dào xiǎo kāng家道小康 | 家道:家境;小康:可以維持中等水平的生活。家庭經濟比較寬裕。 | 宋·洪邁《夷堅志》。 |
jiā pò shēn wáng家破身亡 | 家庭毀滅,自身死亡。 | 《晉書 溫嶠傳》:“會琨為段匹磾所害,嶠表琨忠誠,雖勛業不遂,然家破身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內之望,” |
duì tóu yuān jiā對頭冤家 | 對頭:冤家、仇人。指仇人。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4回:“真真那一世的對頭冤家!你何苦來還來使促狹!” |
wú jiā kě bēn無家可奔 | 見“無家可歸”。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雖說腰間里都有幾兩盤纏,卻一時無家可奔?!?/td> |
pìn jī zhī chén,wéi jiā zhī suǒ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 牝:雌性的;索:盡。母雞在清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破敗。比喻女性掌權,顛倒陰陽,會導致家破國亡。 | 《尚書·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td> |
pò jiā dàng chǎn破家蕩產 | 耗盡家產。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1卷:“狹鄉富家,靳靳自足,一被應役,無不破家蕩產。” |
jiā xué yuān yuán家學淵源 | 家學:家傳的學問;淵源:水源;這里指根源。家世相傳的學問有根源。形容出身于書香門弟;學問扎實;學有根底。 |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 送林寬夫父子》:“家學有淵源,傳之于艾軒?!?/td> |
jī shàn zhī jiā,bì yǒu yú qìng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 積:聚;慶:福。積德的人家,子孫必然會得到福澤。 | 《周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 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
jiā zhì hù dào家至戶到 | 到每家每戶;遍及每家每戶。 | 唐·韓愈《論變鹽法事宜狀》:“臣以為鄉村遠處,或三家五家山谷居住,不可令人吏將鹽家至戶到?!?/td> |
xiǎo kāng rén jiā小康人家 | 指生活較富裕的家庭。小康:經濟比較寬裕;全家老少不愁吃穿。 | 清·李綠園《歧路燈》:“小康之家;就看得賭具是解悶的要緊東西?!?/td> |
jiā zhì hù chá家至戶察 | 到每家每戶去察看。 | 宋·曾鞏《洪范傳》:“夫天下至廣,不可以家至戶察,而能用其聰明于大且遠者,蓋得其要也?!?/td> |
bǎo jiā wèi guó保家衛國 | 保衛家鄉和祖國。 | 冰心《跟小朋友談訪埃觀感》:“在保家衛國的強烈感情里,我們兩國人民是血肉相連的!” |
tiān xià wéi jiā天下為家 | 原指將君位傳給兒子,把國家當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處處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個地方。 | 《禮記·禮運》:“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td> |
guó jiā duō nàn國家多難 | 難:災難。國家多次遭到災難。形容國家政局不穩。 |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上》:“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td> |
qì jiā dàng chǎn棄家蕩產 | 猶傾家蕩產。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過為迷花戀柳,揮金如土,異日必為棄家蕩產之人,不堪承繼家業耳!” |
xiǎo jiā bì yù小家碧玉 | 小戶人家的女子;名字叫碧玉。后泛指小戶人家年輕美貌的女子。 | 晉 孫綽《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td> |
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敝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于自謙。 | 漢·班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
ráng ráng mǎn jiā穰穰滿家 | 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 | 《史記·滑稽列傳》:“甌窶滿篝,污邪滿車,五谷蕃熟,穰穰滿家。” |
dà jiā guī xiù大家閨秀 | 大家:世家望族;閨秀:出身名門的女子。原指富貴人家有才德的女子。現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td> |
yī jiā zhī shuō一家之說 |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 《舊唐書·陸贄傳》:“聽一家之說則例理可征;考歷代所行,則成敗異效?!?/td> |
sàng jiā zhī quǎn喪家之犬 | 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無處投奔的人。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47回:“忙忙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td> |
jiā pò rén wáng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元安禪師》:“師曰:‘家破人亡,子歸何處?’” |
jiā cáng hù yǒu家藏戶有 | 家家都有。 | 昆曲《十五貫》第六場:“本縣民風澆薄,賭風極盛,這骰子么,家藏戶有,不足為奇。” |
guó jiā dà jì國家大計 | 與國家利益有關的重大事情。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5回:“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戰之故;于國家大計,本無所損。” |
wàn guàn ji sī萬貫家私 | 萬貫:上萬貫銅錢。貫:古時穿錢的繩子,既錢穿,也指一串錢,一千文為一串,稱一貫。形容家產很多,非常富有。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老爹爹縱有萬貫家私,自有嫡子嫡孫,干你野種屁事!” |
yī jiā zhī jì一家之計 |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 | |
guó ěr wàng jiā國爾忘家 | 爾:助詞。為了國家而不顧家庭。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td> |
pìn jī sī chén,wéi jiā zhī suǒ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 牝:雌性的;索:盡。母雞在清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破敗。比喻女性掌權,顛倒陰陽,會導致家破國亡。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如陛下荒淫酒色,昵比匪人,惟以婦言是用,此牝雞司晨,惟家之索?!?/td> |
bù shì yuān jiā bù jù tóu不是冤家不聚頭 | 聚頭:碰頭。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見的人偏偏相逢,無可回避。 | 《京本通俗小說 西山一窟鬼》:“這個不是冤家不聚會。好教官人得知,卻有一頭好親在這里。” |
qíng tóng yī jiā情同一家 | 比喻情誼深厚,如同一家。 | 《梁書·蕭子恪》:“我與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td> |
chuàng jiā lì yè創家立業 | 立業:建立事業。成立家庭,建立家業。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題敘:“我還要創家立業哩!” |
yǎng jiā huó kǒu養家活口 | 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九回:“那些書吏衙役,都是花了錢買著糧道的衙門,那個不想發財?俱要養家活口。” |
fú jiā fàn zhái浮家泛宅 | 泛:漂??;宅:住所。形容以船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 《新唐書 隱逸傳 張志和》:“愿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 |
píng ān jiā shū平安家書 | 報告家人平安的書信。 |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折:“我如今修一封平安家書,差人岳母行報知。” |
jiā cháng lǐ duǎn家長里短 | 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75回:“這一關了門,他再問我家長里短的事,我對不來,卻不弄走了風,被他拿???” |
yōu guó wàng jiā憂國忘家 | 因憂慮國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 《后漢書·來歙傳》:“中郎將來歙,攻戰連年,平定羌、隴,憂國忘家,忠孝彰著。” |
jiā jī yě wù家雞野鶩 | 比喻不同的書法風格。也比喻人喜愛新奇,而厭棄平常的事物。 | 晉·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七:“小兒輩厭家雞,愛野雉,皆學逸少書?!?/td> |
guó pò jiā wáng國破家亡 | 國家被分割;家室被毀滅。 | 晉 劉琨《答盧諶書》:“國破家亡,親友雕殘。” |
pò jiā xiàn lìng破家縣令 | 指橫暴的地方官。 | 明 敖英《東谷贅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縣令,滅門刺史。’予謂此言,強宗豪右當常訟之?!?/td> |
chéng míng chéng jiā成名成家 | 樹立名聲,成為專家。 | 《易系·辭下》:“善不積,不足以成名?!?/td> |
pò jiā jié chǎn破家竭產 | 見“破家敗產”。 |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三:“后唐明宗嘗入倉觀受納……曰:‘倉稟宿藏,動經數歲,若取之如此,后豈免銷折乎?’吏因訴曰:‘自來主藏者所以至破家竭產以償欠,正為是?!?/td> |
guó jiā jiāng xīng,bì yǒu zhēn xiáng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 禎祥:吉兆。國家興盛必定有某種征兆。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td> |
jiàng yù zuò jiā匠遇作家 | 匠:工匠;作家:行家。工匠碰到行家。比喻雙方本領相當。 | 元·無名氏《定時捉將》:“今日棋逢對手,匠遇作家也,你是好武藝為魁,我和你再戰幾百合?!?/td> |
wú jiā qiān lǐ jū吾家千里駒 | 千里駒:日行千里的馬。我家的千里馬??滟澴约覂炐愕淖又?。 | 《晉書 符朗載記》:“堅嘗目之曰:‘吾家千里駒也?!?/td> |
xī yǐng jiā yuán息影家園 | 息影:退隱閑居。形容退隱家中。 | 唐·白居易《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詩:“喜入山林初息影,厭趨朝市又勞生?!?/td> |
jiā wú dàn shí家無擔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擔。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宋朝蘇軾《乞賻贈劉季孫狀》:“今年五月卒于官所,家無儋(擔)石?!?/td> |
chéng jiā lì jì成家立計 | 猶言成家立業。 | 元·劉致《紅繡鞋·勸收心》套曲:“不指望成家立計,則尋思賣笑求食?!?/td> |
jiā dào zhōng luò家道中落 | 家業衰敗,境況沒有從前富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雖然他家太爺做了任官,而今也家道中落,那里一時拿的許多銀子出來?” |
kēng jiā bài yè坑家敗業 | 產業散盡,家道沒落。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八回:“為這點子小事,弄得人坑家敗業,也不算什么能為?!?/td> |
zhì guó qí jiā治國齊家 | 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后使全國安寧 |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
fǎ jiā bì shì法家拂士 | 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輔弼之士。指忠臣賢士。 | 《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
pò jiā sàn yè破家散業 | 家庭敗落,喪失全部家產。 | 宋·陸九淵《與蘇宰書》:“一旦失職,凜凜有破家散業,流離死亡之憂也?!?/td> |
ān jiā luò hù安家落戶 | 安:安置;落戶:指定居。①在一個新的地方安家定居。有時指干部到基層長期居住。②也比喻某種動物、植物被移至某地后能生長繁殖。 | 丁玲《杜晚香》:“我們決心在這里安家落戶?!?/td> |
shēn jiā xìng mìng身家性命 | 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權奸掌握之中?!?/td> |
jiā chuán hù sòng家傳戶誦 | 家家戶戶傳習誦讀。 | 明·沈德符《野獲編·詞曲·填詞名手》:“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td> |
jīng shǐ bǎi jiā經史百家 | 經: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家:諸子百家之學。指各方面的學問。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那詩書是本等,就是經史百家,也多涉獵過的?!?/td> |
qiān jīn zhī jiā千金之家 | 指富豪之家。 | 《莊子·列御寇》:“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泵鳌し饺旰啤抖U真逸史》第二十五回:“顛倒是非,飛片紙能喪數人之命;變亂黑白,造一言可破千金之家。” |
qīng jiā jié chǎn傾家竭產 | 用盡全部家產。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董和傳》:“貨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傾家竭產?!?/td> |
chì shǒu qǐ jiā赤手起家 | 赤手:空手;起家:創立家業。形容在無基礎和條件很差下創出一番事業。 | 宋·文天祥《鄒仲翔墓志銘》:“君雖亦赤手起家,而好施出其性。” |
yī jiā yī jì一家一計 |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財產,引申為一家人。 |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把似你守著一家一計,誰著你收拾下兩婦三妻。” |
shè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勝敗乃兵家常事 | 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 清 洪昇《長生殿 賄權》:“我想勝敗乃兵家常事,臨陣偶然失利,情有可原。” |
wáng guó bài jiā亡國敗家 | 指國家覆滅、家人離散。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安其危而利其葘,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 |
jiù jiā xíng jìng舊家行徑 | 行徑:行為。比喻舊時的行為。 | 明·梅鼎祚《玉合記·逃禪》:“向雞園托跡,虎口逃生,眉愁翠斂,容羞紅潤,怕難藏舊家行徑。” |
huì jiā bù máng會家不忙 | 見“會者不忙”。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回:“強逼我們鑿天,人言道:‘會家不忙’,我們別樣事倒做過,鑿天的斧頭卻不曾用慣?!?/td> |
jiā rén fù zǐ家人父子 | 家人:一家人。指一家人。 | 唐·柳宗元《桐葉封弟辯》:“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況號為君臣者耶?” |
gào lǎo huán jiā告老還家 |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還:回,返;家:故鄉、故里。因年老而辭職回歸故鄉安度晚年。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名喚王忠,曾做過宰輔,如今告老還家?!?/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