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吏緩民的成語故事
拼音jí lì huǎn mín
基本解釋對官員嚴格,對百姓寬和。
出處宋·蘇舜欽《論五事》:“急吏緩民,則吏不可縱,政之大功也?!?/p>
暫未找到成語急吏緩民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急吏緩民)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急中生智 | 唐 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君,然敵則氣生,急則智生。” |
十萬火急 |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火急的電報警告全國?!?/td>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td> |
轍鮒之急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為民請命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因民之欲,西向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td> |
危急關頭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對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頭毫不猶豫地站在我一邊?!?/td> |
心急如焚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7回:“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 |
性急口快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這話也說得是,那么著,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td>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禍國誤民 |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td> |
國泰民安 | 宋 吳自牧《夢梁錄 山川神》:“每歲海潮太溢,沖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td> |
風急浪高 | 《文匯報》1992.3.2:“出??诟浇龥坝?,風急浪高。” |
急功近利 |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對膠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功?!?/td> |
刻不容緩 | 清 李汝珍《鏡花緣》:“胎前產后以及難產各癥,不獨刻不容緩,并且兩命攸關。” |
輕重緩急 | 先秦 管仲《管子 國蓄》:“歲有兇穰,故谷有貴賤;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一旦聽說要考試了,三位大臣立時著了慌?!?/td> |
倒懸之急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世,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td> |
化外之民 | 《唐律疏義·名例》:“諸化外之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td> |
民生國計 | 《荀子 富國》:“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國計之極也?!蹲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
民情物理 | 清·錢泳《履園叢話·廿一經》:“民情物理之隱微,無不了如指掌。” |
官偪民反 | |
急流勇退 | 宋 蘇軾《贈善相程杰》詩:“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td> |
間不容緩 | 龔振黃《青島潮》第十章:“是否贊同,迅祈賜覆。千鈞一發,間不容緩也?!?/td> |
急起直追 | 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35回:“急起直追,猶虞不及?!?/td> |
民以食為天 | 東漢 班固《漢書 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
食為民天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