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驅載馳的成語故事
拼音zǎi qū zǎi chí
基本解釋見“載馳載驅”。
出處晉·陸云《答兄平原》詩:“矯矯乘馬,載驅載馳。”
暫未找到成語載驅載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載驅載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風馳電掣 | 《六韜 龍韜》:“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
馳魂宕魄 | 聞一多《李白之死》詩:“還有吹不滿旗的靈風推著云車,滿載霓裳縹緲、彩佩玲瓏的仙娥,給人們頌送著馳魂宕魄的天樂。” |
聲馳千里 | 晉·皇甫謐《高士傳》:“段干木賢者也,不趨勢力,懷君子之道,隱處窮巷,聲馳千里。” |
倒載干戈 | 《禮記·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遠近馳名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二卷:“達木汀的毛筆字是遠近聞名的。” |
長驅直入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07回:“自此,盧俊義等無后顧之憂,兵馬長驅直入。” |
璧坐璣馳 | |
載歌載舞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昭夏樂》:“飾牲舉獸,載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靈府。” |
千載難逢 | 南朝 齊 孔琇之《南齊書 臨終上表》:“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
背道而馳 | 唐 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與背馳于道者,其去彌遠。” |
長驅直進 | 《三國演義》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長驅直進,唾手而得壽春,以窺許洛,此萬世一時也。” |
滿載而歸 | 宋 倪思《經鉏堂雜志》:“里有善干謁者,徒有而出,滿載而歸,里人無不羨之。” |
馳名中外 |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涑水》:“贊擬王公,馳名天下。” |
厚德載物 | 《周易 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車載斗量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國 吳 韋昭《吳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
厚德載福 | 《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國語·晉語六》:“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德而服者眾,必自傷也。” |
腹載五車 | 莊周《莊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
心馳神往 | 《隋書·史祥傳》:“身在邊隅,情馳魏闕。” |
為淵驅魚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
星馳電掣 | 《周書·段永傳》:“若星馳電發,出其不虞,精騎五百,自足平殄。” |
千載一彈 | 典出《漢書·王吉傳》:“吉與財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財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陽。 |
一年半載 | 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將軍,你且耐心者。不過一年半載,眾公卿保奏你回朝也。” |
千載一會 | 漢 王褒《圣主得賢臣頌》:“千載一會,論說無疑。” |
怨聲載道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載道。” |
馳馬試劍 |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 |
電掣風馳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龍騰虎嘯,不足比其雄;電掣風馳,不足喻其疾。” |
長驅深入 | 《隋書 楊諒傳》:“王所部將吏家屬,盡在關西,若用此等,即宜長驅深入,直擄京都,所謂疾雷不及掩耳。” |
馳騁疆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