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落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bù shàng bù luò不上不落 | 形容事情無著落,處境為難。 |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姐姐……何苦把這個書生哄得他不上不落的,呆呆地百事皆廢了?!?/td> |
liú luò shī suǒ流落失所 | 流轉淪落,沒有安身的地方。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單符郎全州佳偶》:“吾至親骨肉流落失所,理當收拾,此乃萬不得已之事。” |
jīn huái lěi luò襟懷磊落 | 襟懷:胸懷。磊落:光明正大。心懷坦蕩,光明磊落。 | 宋·胡夢昱《竹林愚隱集·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弟之襟懷磊落,交游敬之。” |
qī líng bā luò七零八落 |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xiàn)在零散了。 | 宋 釋惟白《續(xù)傳燈錄 有文禪師》第42卷:“無味之談,七零八落?!?/td> |
cóng qīng fā luò從輕發(fā)落 | 發(fā)落:處分,處置。指處罰從寬,輕予放過。 | 明 李贄《與周友山書》:“想仲尼不為已甚,諸公遵守孔門家法,決知從寬發(fā)落、許其改過自新無疑。 |
hé qīng yuè luò河傾月落 | 表示夜將盡。 | 元·陳樵《月放過賦》:“河傾月落,馀歡未歇?!?/td> |
cuò luò yǒu zhì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晉書 衛(wèi)恒》:“纖波濃點,錯落其間?!?/td> |
pò luò hù破落戶 | 無賴或指從原來的名門望族敗落下來的人家及其子弟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yè),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球。” |
qiū fēng luò yè秋風落葉 | 秋風掃盡了落葉。比喻一掃而光,不復存在。 | 宋·洪邁《夷堅志·齊先生》:“人言秋風落葉,此真是也。” |
féi shuǐ bù luò páng rén tián肥水不落旁人田 | 肥水:借指好處。指不讓別人得到好處。 | |
zhǐ luò yún yān紙落云煙 | 形容落筆輕捷,揮灑自如。 | 晉 潘岳《楊荊州誄》:“翰動若飛,紙落如云?!?/td> |
hún jīng dǎn luò魂驚膽落 | 形容驚恐萬分。 | 《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目連雖是圣人,亦得魂驚膽落。” |
shī shí luò shì失時落勢 | 指時運不濟。 | 元 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若不是我失時落勢,怎生的便攬禍招危。” |
luò zhǐ yún yān落紙云煙 | 筆墨落到紙上如同云煙一樣變幻多姿。形容書法或詩文高超玄妙,變化多姿。 | |
qiā jiān luò chāo掐尖落鈔 | 乘機會從中撈好處。 | 元 武漢臣《老生兒》楔子:“與我一百兩鈔,著我那姐夫張郎與我,他從來有些掐尖落鈔,我數一數……則八十兩鈔?!?/td> |
zì gān luò hòu自甘落后 | 甘:情愿,樂意。指自己不求上進。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帝國主義者的兇狠殘惡,泯滅天良是一回事,但我們固步自封,自甘落后,不能日新又新的往前進取,求發(fā)展,也是不能否認的?!?/td> |
zì gān duò luò自甘墮落 | 自己甘心思想行為向壞的方向發(fā)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須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墮落?!?/td> |
gàn cuì lì luò干脆利落 | 簡單爽快。 | 南懷瑾《論語別裁·子罕》:“因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許多老朋友真可憐,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別人,也苦了自己?!?/td> |
rì chū ér zuò,rì luò ér x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作:做工。太陽升起就做工,太陽下山就休息。泛指簡樸單純的生活。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2章:“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xiàn)在就會和眾鄉(xiāng)親抱同一理想?!?/td> |
chún fǔ chǐ luò唇腐齒落 | 比喻讀書諷誦極為勤苦。 | 漢·東方朔《答客難》:“今子大夫修先生之術,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td> |
luò huāng ér zǒu落荒而走 | 指離開戰(zhàn)場,向荒野逃命。形容戰(zhàn)敗逃命。 | 元 無名氏《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從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泵?羅貫中《三國演義》三十一回:“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td> |
ní pú sà luò shuǐ,zì shēn nán bǎo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 | 泥塑的泥菩薩在水中會被浸壞。比喻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更顧不上幫助別人。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卻好,若沉了時節(jié),正是‘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還保得別人?” |
shì qí lěi luò嵚崎磊落 | 亦作“嵚崎歷落”。比喻品格卓異出群。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個嵚崎磊落的人,這人姓王名冕。” |
xī xī luò luò稀稀落落 | 稀疏冷落的樣子。 | 曾樸《孽?;ā返?6回:“一片白茫茫不辨人影,只有幾個巡捕稀稀落落的在街上站著。” |
luò luò nán hé落落難合 | 原形容事情很邈遠,很難實現(xiàn)。后也形容為人孤僻,不易合群。 | 《后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zhé gǎo zhèn luò折槁振落 | 把枯樹枝折斷,把枯樹葉搖下來。比喻輕易不費力。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劉、項興義兵隨而定,若折槁振落。” |
lěi luò yì dàng磊落軼蕩 | 軼蕩:曠達。心胸坦白,行為無所拘忌。宋·呂祖謙《東萊博議》卷一:“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軼蕩,出于法度之外,為君者亦當以度外待之?!?/td> | 宋·呂祖謙《東萊博議》卷一:“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軼蕩,出于法度之外,為君者亦當以度外待之?!?/td> |
lěi luò diē dàng磊落跌蕩 | 磊落:形容胸懷坦白;跌蕩:超然而無所拘忌。胸懷坦白,行為無所拘忌。 | 宋·呂祖謙《東萊博議》第一卷:“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跌蕩,出于法度之外,為君者亦當度外待之?!?/td> |
bù luò sú tào不落俗套 | 落:停留,定正。不因襲陳舊的格式。 | 臧克家《京華練筆三十年》:“我學習寫點評論性質的文章,給自己立兩個標準。一個是獨立思考,另一個是不落俗套?!?/td> |
liú luò bù ǒu流落不偶 | 流落:留居他鄉(xiāng),窮困潦倒;偶:遇。指潦倒失意,得不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 宋·陸游《陳長翁文集序》:“得志者司詔令,重金石;流落不偶者,娛憂紓憤,發(fā)為詩騷?!?/td> |
gān jìng lì luò干凈利落 | 形容沒有多余的東西。令人爽心悅目。也形容動作熟練、敏捷準確。 |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不是老人家,誰能做這樣干凈利落?” |
liú luò jiāng hú流落江湖 | 形容窮困潦倒,漂泊異鄉(xiāng)。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6回:“言之不盡,自從父親亡故之后,時乖運蹇,一向流落江湖?!?/td> |
máo yǔ líng luò毛羽零落 | 比喻失去了幫手或親近的人。 | 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外失輔車唇齒之援,內有毛羽零落之漸?!?/td> |
luò jǐng tóu shí落井投石 | 比喻趁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 沙汀《炮手》:“從未做過落井投石的事?!?/td> |
bàn shàng luò xià半上落下 | 猶半途而廢。 | 《朱子全書》卷十五:“圣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庇志砭牛骸叭烁饔袀€知識,須是推致而極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終不濟事?!?/td> |
dà chù luò mò大處落墨 | 畫畫或寫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筆墨;著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抓住關鍵。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的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的!” |
shuǐ luò guī cáo水落歸漕 | 汛期過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今日聽了這些話,心里方才水落歸漕,倒也喜歡?!?/td> |
ān xīn luò yì安心落意 | 放心,無憂慮。 | |
piāo fán luò hùn飄樊落溷 | 見“飄籓墜溷”。 | 清·王韜《海陬冶游附錄》中卷:“凡良家女子,遇風雨之摧殘,而墮煙花之小劫者,隨在皆是,飄樊落溷,狼籍堪悲;逐水沾泥,凄涼何極!” |
luò luò guǎ hé落落寡合 | 落落:孤獨的樣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母親石氏,隨父在任,因鐵公子為人落落寡合。見事又敢作敢為,恐怕招愆,所以留在家下。” |
sàng hún luò pò喪魂落魄 | 形容非??謶值臉幼印?/td> | 管樺《懲罰》:“鬼子山本踉蹌了一下,岔開兩腿,喪魂落魄地瞥了一眼從死尸堆里露出半個臉的川島?!?/td> |
hǔ luò píng chuān虎落平川 | 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老虎離開自己稱王稱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權有勢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yōu)勢。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td> |
luò yè guī gēn落葉歸根 | 樹葉落到樹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異鄉(xiāng)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xiāng)本土。 | 明 王世貞《鳴鳳記》第38出:“落葉歸根,豐城劍回。” |
wú yán luò sè無顏落色 | 失色,面無人色。 |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唬得他無顏落色,驚得他手腳難抬?!?/td> |
guān mén luò shuān關門落閂 | 最終肯定,再無更改。 | 《負曝閑談》第22回:“四盞燈籠,值不了五角錢;加上煤炭柴火,頂多到了四十塊錢,那是關門落閂的了?!?/td> |
líng luò shān qiū零落山丘 | 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 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td> |
luò tāng jī落湯雞 | 掉進水里的雞。形容人渾身水淋淋的狼狽相。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1卷:“那老嫗聞言,好像落湯雞一般,口不能言?!?/td> |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luò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 落:下降。比喻心情不安。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4卷:“自實心里好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盤上螞蟻,一霎也站腳不住?!?/td> |
lěi luò sà shuǎng磊落颯爽 | 形容人豪邁開朗。 | 梁啟超《袁崇煥傳》第七節(jié):“不然,以磊落颯爽之袁督師,而何以自危至是?!?/td> |
lěi luò háo héng磊落豪橫 | 形容言辭明快而奔放自如。 | 清·趙翼《甌北詩話·韓昌黎詩》:“其實《石鼓歌》等杰作,何嘗有一語奧澀,而磊落豪橫,自然挫籠萬有。” |
yí luò shì shì遺落世事 | 謂遺忘棄置世俗之事。 | 《晉書·阮籍傳》:“籍聞步兵廚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步兵校尉。遺落世事,雖去佐職,恒游府內,朝宴必與焉?!?/td> |
chù jī luò jǐng觸機落阱 | 觸機:觸動機關;阱:陷阱。觸動機關掉進陷阱。比喻遭到暗算。 | 明·沈景《義俠記·奇功》:“葉子盈,我遭逢時乖運梗,你為甚也觸機落阱?” |
rì luò xī shān日落西山 | 太陽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 《上唐書 音樂志》:“\'棲鳥夜飛\',沉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敗前,思歸京師,故歌和云:\'日落西山還去來。\'” |
sǐ xīn luò dì死心落地 | 猶死心塌地。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安公子這幾個頭,真是磕了個死心落地的?!?/td> |
luò yè zhī qiū落葉知秋 | 一看到落到地上的黃葉;就知道秋天來臨了。比喻通過某一跡象;便可預測形勢的發(fā)展變化。 | 宋 唐庚《文錄》:“仙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td> |
chān qián luò hòu攙前落后 | 搶前落后,不整肅。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9回:“賈政便也生氣,說:‘往常還好,怎么今日不齊集至此?’抬頭看那執(zhí)事,卻是攙前落后。” |
jiā shì zhōng luò家勢中落 | 家勢:家庭經濟狀況;中落:半途衰落。家業(yè)衰敗,境況沒有從前富裕。 | 清·黃宗羲《高且中墓志銘》:“家勢中落,藥囊所入有余,亦緣手散盡?!?/td> |
chèng chuí luò jǐng稱錘落井 | 稱:通“秤”,衡器;稱錘:秤砣。比喻不見蹤影,沒有消息。 | 宋·釋曉瑩《羅湖野錄》第一卷:“福州資福善禪師:自此一別,稱錘落井?!?/td> |
cuò luò cēn cī錯落參差 | 錯落:錯雜;參差:長短不齊。形容錯雜不齊。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后,后者忽前,錯落參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駭?!?/td> |
qī shàng bā luò七上八落 |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亂不安。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唬的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的響,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口里連聲叫苦。” |
luò huā méi rén落花媒人 | 給婚姻關系已經確定或將要確定的人做媒人,謂之“落花媒人”。 | |
yú chén yàn luò魚沉雁落 | 典出《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以“魚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無可奈何花落去 | 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后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 宋 晏殊《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jīn píng luò jǐng金瓶落井 | 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無音訊。 | 唐·李白《寄遠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無消息,令人行嘆復坐思?!?/td> |
guāng míng lěi luò光明磊落 | 磊落:錯落分明;引申指人灑脫不拘;直率開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懷坦白。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td> |
luò tuò bù jī落拓不羈 | 落拓:亦作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羈:束縛。形容人的行為自由奔放;無拘無束。 | 清 曾樸《孽?;ā罚骸翱墒求K東官雖是武夫,性情卻完全文士,恃才傲物,落拓不羈。” |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luò lèi不見棺材不落淚 | 比喻不到徹底失敗的時候不肯罷休。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98回:“常言說得好,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咱如今將理和他說,不見棺材不下淚,他必然不妥?!?/td> |
bù luò biān jì不落邊際 | 指挨不上邊,無著落。 | 張?zhí)煲怼断囊箟簟范骸靶切墙o攪得不安似地霎著眼,閃著白里帶青的亮光,逗得人會不落邊際地想開去,想到天上,想到這人世?!?/td> |
luò zhǐ rú fēi落紙如飛 | 形容寫字迅捷。 | 唐·劉肅《大唐新語》:“詞理縱橫,文筆燦爛,手不停綴,落紙如飛?!?/td> |
ān jiā luò hù安家落戶 | 安:安置;落戶:指定居。①在一個新的地方安家定居。有時指干部到基層長期居住。②也比喻某種動物、植物被移至某地后能生長繁殖。 | 丁玲《杜晚香》:“我們決心在這里安家落戶。” |
jū chǐ wèi luò駒齒未落 | 駒:小馬。小馬的乳齒尚未更換。比喻人尚年幼。 | 《北史 楊愔傳》:“此兒駒齒未落,憂心忡忡是我家龍文(駿馬名),更十歲后,當求之千里外。” |
chén yú luò yàn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 先秦 莊周《莊子 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td> |
zhū líng yù luò珠零玉落 | 比喻珍物殘破毀壞。 | 元·同恕《萱堂記》:“為銘為詩,贊能頌美,爛然卷軸……逮今蓋七十年,珠零玉落,無復存者。” |
luò tāng páng xiè落湯螃蟹 | 湯:熱水。如同落在熱水里的螃蟹一般。形容手忙腳亂的狼狽樣子。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九:“一似落湯螃蟹,手腳忙亂。” |
zhuì yīn luò hùn墜茵落溷 | 茵:茵席;溷:廁所。隨風而落,有的飄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糞坑里。比喻境遇好壞不同。 | 《梁書 儒林傳 范縝》:“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fā)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td> |
lún luò fēng chén淪落風塵 | 淪落:因生活所迫而漂泊、墮落;風塵:指污濁、紛擾的生活。多指女子因生活所迫淪為妓女。 | 元 蒼子安《<竹葉舟>楔子》:“我則為十載螢窗苦學文,慚愧殺萬里鵬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風塵。” |
zhāo róng mù luò朝榮暮落 | 朝:早晨。早晨開的花晚上就凋落。比喻富貴無常。 | 五代·王定?!短妻浴ぴ古罚骸俺瘶s暮落,始富終貧,范卷簀而后榮,鄧賜錢而餓死。” |
hán suān luò pò寒酸落魄 | 落魄:沮喪失意。形容不得志時窮困、狼狽頹喪的樣子。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范?。┧鞊Q去鮮服,妝作寒酸落魄之狀,潛出府門,來到驛館,徐步而行,謁見須賈?!?/td> |
xīn hán dǎn luò心寒膽落 | 同“心寒膽戰(zhàn)”。 | 元·無名氏《抱妝盒》楔子:“每每懷藏袖中,攜之出入,以此在朝官員,見俺無不心寒膽落?!?/td> |
hǔ luò píng yáng虎落平陽 | 老虎離開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權有勢者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yōu)勢。平陽:地勢平坦、明亮的地方。 | 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jí fēng sǎo luò yè疾風掃落葉 | 疾:急速,猛烈。比喻力量強大,進展迅速,所向無阻。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晉,校其強弱之勢,猶疾風之掃秋葉?!?/td> |
míng luò sūn shān名落孫山 | 名字排在孫山后面。指考試未被錄取;榜上無名。 | 宋 范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xiāng)人托以子偕往。鄉(xiāng)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xiāng)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td> |
yuè luò xīng chén月落星沉 | 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將亮時。 | 五代蜀·韋莊《酒泉子》詞:“月落星沉,樓上美人春睡?!?/td> |
luò jǐng xià shí落井下石 | 看見別人落在井里;還往井下丟石頭。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擊、陷害。 |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fā)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td> |
qióng rì luò yuè窮日落月 | 窮:盡。從白天到晚上不間斷。 | 明·高攀龍《光州學正薛公以身墓志銘》:“研經訂史,未嘗不窮日落月?!?/td> |
luò pò bù jī落魄不羈 | 落魄:窮困,不得意;羈:束縛。潦倒失意,行為放縱。也指豪邁不受拘束。 | 宋 劉斧《青瑣高議 韓湘子》:“文公諸子皆力學,惟湘落魄不羈?!?/td> |
shī jīng luò cǎi失精落彩 | 指沒精打彩。 | 元 李好古《張生煮?!返谒恼郏骸霸S佳期無處追尋,走海上失精落彩?!?/td> |
yī zì bù là一字不落 | 落:丟下。指整篇文章都仔細逐字逐句地閱讀或背誦。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偶然兩句吹到耳內,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
yī qián bù luò xū kōng dì一錢不落虛空地 | 比喻絲毫不浪費。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回:“只得自己暗地里送了委員一千兩銀子,好在一錢不落虛空地,將來自有作用。” |
yuè luò wū tí月落烏啼 | 形容天色將明未明時的景象。 | 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td> |
rì luò qiān zhàng日落千丈 | 形容景況急劇下降。 | 郭沫若《塔·喀爾蘿姑娘》:“人事變遷,真是誰也不能前料?;叵肫饋韮H僅是兩年間的歲月,而我這兩年間的生涯真正是日落千丈了?!?/td> |
luò huā yǒu yì,liú shuǐ wú qíng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 比喻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卷五十 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
shì qí lěi luò崟崎磊落 | 形容性行卓異不凡。 | 宋·吳埛《五總志》:“李白崟崎磊落。嘗醉眠于酒市上,遽召見于沉香亭。” |
fā méng zhèn luò發(fā)蒙振落 | 蒙:遮蓋,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搖動。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好直諫,守節(jié)死義,難惑以非。至如說丞相弘,如發(fā)蒙振落耳?!?/td> |
bàng rén lí luò傍人籬落 | 比喻依賴他人。 | 參見“傍人籬壁”。 |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秋風掃落葉 | 比喻強大的力量掃蕩腐朽弱小者;也比喻掃除凈盡。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辛毗傳》:“以明公之威,應困窮之敵,擊疲弊之寇,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td> |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同是天涯淪落人 | 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 | 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td> |
yì sè lěi luò抑塞磊落 | 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為人卻胸懷坦白。 | 唐 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td> |
lěi lěi luò luò磊磊落落 | 一一分明的樣子。也形容胸懷坦蕩。 | 《古樂府·兩頭纖纖詩》:“腷腷膊膊雞初鳴,磊磊落落向曙星?!?/td>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開朗;舉止瀟灑自然。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不拘謹。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9回:“杜雍卻不推辭,將通身換了,更覺落落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