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具梗概的成語故事
拼音cū jù gěng gài
基本解釋粗:粗略;梗概:大概,大略。粗略地具有一個大概
出處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14篇:“惟文筆則遠不逮,詞不達意,粗具梗概而已?!?/p>
暫未找到成語粗具梗概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粗具梗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粗制濫造 | 魯迅《花邊文學 商賈的批評》:“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因此也無須‘粗制濫造’?!?/td> |
粗服亂頭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td> |
膽粗氣壯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我只從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經了十三妹姐姐的一番教化,不覺得膽粗氣壯起來?!?/td> |
概莫能外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西域傳》:“莊周蝸角之論,尚未足以概莫能外。” |
粗通文墨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六卷:“有一少年,姓王名臣,長安人氏,略知書史,粗通文墨?!?/td> |
別具一格 | 清 呂留良《與施愚山書》:“詠見贈詩,風力又別具一格。” |
財大氣粗 | 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花嬸子的這項收入十分可觀。財大氣粗,蓋起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
去粗取精 | 毛澤東《實踐論》:“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td> |
粗茶淡飯 | 宋 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自號四休居士。山谷問其說,四休笑曰:‘粗茶淡飯飽即休?!?/td> |
膽大心粗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撲咚咚階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腳亂,使不得膽大心粗。 |
以偏概全 | 吳家國《普通邏輯》:“只有分析地閱讀,才能學得深透,不致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只有綜合地閱讀,才能學得完整系統,不致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
亂頭粗服 | 明 王彥泓《個人》詩:“雙臉斷紅初卻坐,亂頭粗服總傾城?!?/td> |
獨具匠心 | 唐 張佑《題王右丞山水障》:“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 |
粗心大意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忽然靈機一動,心中悟將過來:‘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進去,他怎得出來?’” |
獨具慧眼 | 豐子愷《談自己的畫》:“只有孩子們保住天真,獨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賞者。” |
梗頑不化 | 《續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目下山東有名綠茶,可知道他們形狀否;內中可有能勸化改行的,還有梗頑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請教?!?/td> |
別具匠心 |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
漂蓬斷梗 | |
粗衣淡飯 | 宋 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
別具慧眼 | 宋 葉寘《愛日齋叢鈔》:“(楊萬里)又有《送彭元忠》詩:‘近來別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關?!?/td> |
膽壯氣粗 | 袁靜《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師長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員,有他指揮我們打仗,我們心里特別踏實,膽壯氣粗?!?/td> |
別具肺腸 | 張難先《中華民國政府成立》:“維袁氏別具肺腸,不易為合理之解決?!?/td> |
飄蓬斷梗 | 宋 宗澤《上鄭龍圖求船書》:“全家百指,如飄蓬斷梗,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
氣粗膽壯 |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九首:“然枚獨氣粗膽壯,而奮然治具者,恰別有說焉?!?/td> |
概日凌云 | 南朝 陳 徐陵《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城主書》:“槊動風霜,弩穿金石,高樓大艦,概日凌云?!?/td> |
拿粗夾細 | |
才短氣粗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3回:“祿山才短氣粗,當此大鎮,深不能勝任?!?/td> |
粗衣糲食 | 唐 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粗衣糲食,與兵士妻女均好惡,用助公事?!?/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