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茁壯壯的成語故事
拼音zhuó zhuó zhuàng zhuàng
基本解釋肥大壯實,成長壯大。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六章:“孩子們一個個都懂事明理,長得茁茁壯壯的?!?/p>
暫未找到成語茁茁壯壯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茁茁壯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壯氣吞牛 | 明 孫梅錫《琴心記》第二十出:“男兒漢壯氣吞牛,丈夫志豈困荒丘?”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雄心壯志 | 宋 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td> |
理直氣壯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td> |
壯心不已 | 三國 魏 曹操《步出夏門行 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壯志凌云 | 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帝反縹縹有凌云之志。” |
膽粗氣壯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我只從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經了十三妹姐姐的一番教化,不覺得膽粗氣壯起來?!?/td> |
師直為壯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 |
身強力壯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 |
雄偉壯觀 | |
壯志未酬 | 唐 李頻《春日思歸》:“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空隔萬重山。” |
衰當益壯 | 唐李白《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衰當益壯,結草知歸。瞻望恩光,無忘景刻。” |
血氣方壯 | 《新唐書·張嘉貞傳》:“昔馬周起徒步,謁人主,血氣方壯,太宗用之,能盡其才,甫五十而沒。” |
波瀾壯闊 |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 |
兵強馬壯 | 《新五代史 雜傳十三 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td> |
氣壯河山 | 唐·張說《<洛州張司馬集>序》:“族高辰象,氣壯河山,神作銅鉤,天開金印?!?/td> |
壯發沖冠 | 唐·楊炯《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公雄心烈眥,壯發沖冠,按東海之金刀,飛北斗之石箭?!?/td> |
老當益壯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td> |
豪情壯志 | 茅盾《溫故以知新》:“他們大多數兩鬢添霜,然而豪情壯志,更見堅強?!?/td> |
表壯不如理壯 | 《水滸》第二十四回:“常言道:‘表壯不如理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什么?” |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td> |
波路壯闊 | 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td> |
膽壯心雄 | 《中國歌謠資料·當兵要當紅軍》:“十七十八正年青,當兵就要當紅軍,膽壯心雄志愿大,紅軍到處受歡迎。” |
膽壯氣粗 | 袁靜《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師長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員,有他指揮我們打仗,我們心里特別踏實,膽壯氣粗?!?/td> |
年壯氣銳 | |
馬壯人強 |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可不道馬壯人強,父慈子孝,怕什么主憂臣辱?!?/td> |
直壯曲老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之乎?” |
氣粗膽壯 |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九首:“然枚獨氣粗膽壯,而奮然治具者,恰別有說焉?!?/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