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閣的成語故事
拼音qí lín gé
基本解釋漢代閣名,供奉功臣。指卓越的功勛或最高的榮譽。
出處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詩:“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暫未找到成語麒麟閣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麒麟閣)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鳳毛麟角 |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文》:“康對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鳳毛麟角。” |
亭臺樓閣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雖然算不得大園庭,那亭臺樓閣,樹林山水,卻也點綴結構得幽雅不俗。” |
空中樓閣 | 唐 宋之問《游法華寺》詩:“空中結樓殿,意表出云霞。” |
束之高閣 | 《晉書 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 |
祥麟威鳳 | 《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鳳。” |
麟肝鳳髓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載應不捷聲價益振》:“麟肝鳳髓,不登于俎者,其唯蔣君乎!” |
麟角鳳嘴 | 漢 東方朔《海內十洲記》:“煮鳳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為續弦膠,或名連金泥。此膠能續弓駑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 |
龜龍麟鳳 | 東漢·班固《漢書·翟方進傳》:“太皇太后臨政,有龜龍麟鳳之應。” |
天上麒麟 | 《南史 徐陵傳》:“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志,寶志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 |
威鳳祥麟 | 《宋書 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 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
瓊臺玉閣 | 元·無名氏《長生會》第五折:“你看這椒壁宮墻,瓊臺玉閣,堪比天宮之處也。” |
學如牛毛,成如麟角 | 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第13卷:“學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蔣之《萬機論》。” |
樓臺亭閣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5回:“除了樓臺亭閣之外,單是廳堂,就有三十八處。” |
閉閣思過 | 《漢書·韓延壽傳》:“民有昆弟相與訟田自言,延壽大傷之……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傳舍,閉閣思過,一縣莫知所為。” |
樓閣亭臺 | 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中:“煇幼年亦得一詩云:‘翠微寺本翠微宮,樓閣亭臺數十重。’” |
臺閣生風 | 《晉書 傅玄傳》:“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簡,整簪帶,竦踴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貴游懾伏,臺閣生風。” |
麒麟楦 | 宋·黃庭堅《山谷外集·次韻謝外舅食驢腸》詩:“忽思麒麟楦,突兀使人驚。” |
香閨繡閣 | 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貴賤,不可概論。夫人是香閨繡閣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荊釵之貧婦。” |
麟鳳龜龍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
龍樓鳳閣 | 元·馬致遠《撥不斷》:“九重天,二十年,龍樓鳳閣都曾見。” |
置諸高閣 | 廖仲愷《作事必須有恒心》:“當時兄弟以為這種書干燥無味,太沒意趣,所以不甚當心,遂置諸高閣。” |
鳳雛麟子 | 唐·李咸用《輕薄怨》詩:“鳳雛麟子皆至交,春風相逐垂楊橋。” |
云窗霧閣 | 唐·韓愈《華山女》詩:“云窗霧閣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宋·李清照《臨江仙》詞:“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 |
霧閣云窗 | 宋·向子湮《七娘子》詞:“霧閣云窗,風亭月戶,分明攜手同行處。” |
束置高閣 |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序》:“至于濂、洛、關、閩之學,不究禮樂之源,獨標性命之旨、義疏諸書、束置高閣,視如糟粕。” |
麟趾呈祥 | 《詩經·周南·關雎序》:“然則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 |
仙山瓊閣 | 唐 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
炳炳麟麟 | 漢·揚雄《劇秦美新》:“帝典闕者已補,王綱弛者已張,炳炳麟麟,豈不懿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