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神阿堵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傳神:指好的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語,即這、這個。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得其精神。
出處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善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基礎信息
拼音chuán shén ē dǔ
注音ㄔㄨㄢˊ ㄕㄣˊ ㄜ ㄉㄨˇ
繁體傳神阿堵
感情傳神阿堵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指十分逼真。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傳神阿堵的意思解釋、傳神阿堵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人傳十,十人傳百 | 指消息由一個人迅速傳遞開去。 |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 虛:不確實,指無中生有的事。本來沒有的事,傳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 |
一傳十,十傳百 | 原指疾病傳染,后形容消息傳播極快。 |
一脈相傳 | 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比喻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的繼承關系。 |
一路神祇 | 謂同伙的人。意含譏諷。 |
下筆如有神 | 指寫文章下筆時如有神力相助。形容善于寫文章或文章寫得好。 |
下筆如神 | 指寫起文章來,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寫文章或文章寫得很好。 |
下筆有神 | 寫起文章來,文思泉涌,如有神力。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寫得又快又好。亦作“下筆如神”、“下筆如有神”。 |
不可言傳 | 言:言語。指對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領悟,不能用言語來表達。 |
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 | 指作為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涂 |
不見經傳 | 經傳:指經典的著作。經傳里沒有記載;也指人或事物沒多大名氣;又指說話或行文沒有書本根據。 |
不露神色 | 神色:態度,神情。內心活動不在臉色上流露,以防別人覺察 |
喪門神 | 指專管死喪哭泣的兇神,比喻給人帶來晦氣的人。 |
豐神異彩 | 精神豐滿,煥發容光。 |
豐神綽約 | 綽約:形容女子體態柔美的樣子。指女子體態柔美豐滿。 |
二仙傳道 | 兩位神仙共同傳授道法。比喻兩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
人怨神怒 | 形容民憤極大。 |
人神共嫉 | 人與神都憎恨厭惡。極言民怨之甚。 |
人神共憤 | 人和神都憤恨。形容民憤極大。 |
人神同嫉 | 見“人神共嫉”。 |
人逢喜事精神爽 | 人遇到喜慶之事則心情舒暢。 |
代代相傳 | 一代一代相繼傳授、流傳。也作“世代相傳”。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羨慕。 |
以心傳心 | 佛教禪宗用語。指離開語文文字而以慧心相傳授。 |
以訛傳訛 | 以:拿;把;訛:謬誤;錯誤的。把本來就不正確的東西流傳出去。 |
眾口交傳 | 眾人輾轉述說。 |
眾口相傳 | 眾人輾轉述說。見“眾口交傳”。 |
傳三過四 | 傳閑話,說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