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仁大度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大度:氣量大,能容人。為人寬厚,心胸豁達。
出處漢·班固《漢書·高帝記》:“寬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例子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史稱漢高寬仁大度,除秦苛法,天下歸心。”
基礎信息
拼音kuān rén dà dù
注音ㄎㄨㄢ ㄖㄣˊ ㄉㄚˋ ㄉㄨˋ
繁體寬仁大度
感情寬仁大度是褒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氣量很大。
英語be generous and kin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寬仁大度的意思解釋、寬仁大度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元大武 | 指古時祭祀用的牛。 |
一年一度 | 謂每年一次。 |
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 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
一秉大公 | 謂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
一視同仁 | 視:看待;仁:仁愛。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
七大八小 | ①大小不一。②零落貌。③謂妻妾眾多。 |
萬事大吉 | 什么事都很圓滿順利。大吉:很吉利。 |
上根大器 | 佛家語。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資、才能極高的人。 |
不仁不義 | 仁:仁愛;義:道義。不講仁德,不講道義。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殘忍。 |
不以一眚掩大德 | 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
不可揆度 | 揆:音‘葵’度:音‘奪’揆度:估量,揣測。指無法推測。 |
不大對頭 | 有了問題,出了毛病,指有失調的跡象。 |
不登大雅 | 大雅:高貴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廳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
不知大體 | 知:知道;大體: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從全局出發。 |
不能登大雅之堂 | 形容不夠文雅。 |
不識大體 | 識:懂得;大體:重要的道理;關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認清大局;不懂得做事、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 |
不達大體 | 大體:大局,整體利益。不懂得從大局考慮。 |
不顧大局 | 不考慮整個局面或形勢。 |
東洋大海 | 東洋:東邊的大海。泛指無邊無際的大海。 |
嚴于責己,寬以待人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嚴以律己,寬以字人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豐亨豫大 | 形容富足興盛的太平安樂景象。 |
豐度翩翩 | 豐度:風采氣度。翩翩:灑脫的樣子。形容神態舉止文雅優美,超逸灑脫。同“風度翩翩”。 |
為仁不富 | 要仁愛就不能發財致富。參見“為富不仁”。 |
為富不仁 | 想發財致富的剝削者絕不會有好心腸。為富:想發財致富;不仁:沒有好心腸。 |
為小失大 | 為了小利,造成巨大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