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上拖毛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氈為毛制,在氈上拖毛,則澀滯難行。用以形容腳步畏縮不前。
出處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一折:“我著你去呵,似弩箭離弦,叫你回來呵,便似氈上拖毛。程嬰,你則道我不認的你哩!”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三折:“魯智深窟里拔蛇……宋公明似氈上拖毛。”
基礎信息
拼音zhān shàng tuō máo
注音ㄓㄢ ㄕㄤˋ ㄊㄨㄛ ㄇㄠˊ
繁體氊上拕毛
感情氈上拖毛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行動難。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氈上拖毛的意思解釋、氈上拖毛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多指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 |
一哄而上 | 同“一哄而起”。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一毛不拔 | 連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來。形容為人十分吝嗇;自私。 |
一箭上垛 | 比喻說話做事一次就成功。 |
七上八下 | 形容心神不安的驚惶樣子。 |
七上八落 |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亂不安。 |
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 著:下棋落子,比喻計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了事。 |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 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 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了事。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三毛七孔 | 《史記 扁鵲倉公列傳》唐張守節正義:“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機。 |
上上下下 | 上面下面,往上往下,上級和下級,泛指單位的整體。 |
上下一心 | 上上下下一條心。 |
上下為難 | 上面下面都難以應付。 |
上下交困 | 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處于困難的境地。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上下同心 | 上下一心。 |
上下同欲 |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謂眾心齊一。 |
上下同門 | 上下:指上一輩與下一輩。姑婿與侄婿的互稱。 |
上下天光 | 上空與水中碧光一色。形容水中倒影使天水連成一片。 |
上下打量 | 對某人估量,揣度。 |
上下浮動 | 短促而反復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地移動。 |
上下相安 | 上下:指尊卑、長幼、上級與下級;安:安穩,安定。上面和下面,相安無事。 |
上下翻騰 | 使上升又落下。 |
上不在天,下不著地 | 指不著邊際,沒有著落。形容偏僻閉塞的地方。 |
上不屬天,下不著地 | 屬:接連。指不著邊際,沒有著落。 |
上不得臺盤 | 臺:桌子。比喻不懂禮節或地位卑微的人不能在正式的或隆重的場合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