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前時小飲春庭院”譯文及注釋
譯文
那是從前的一個春天,我在一處庭院里小酌,這里有歌相隨,有舞相伴,并有幸和她邂逅。可是,我現在悔恨當初輕易放手讓她離我而去。回到家里,半夜時分,我酣然大醉,引起過去無限的愁緒。雖然石崇所愛的綠珠可以為石崇墜樓而死,韋生的愛妾可以以身換取韋生所喜愛的駿馬紫叱撥,無奈他們都不能像鴛鴦一樣永遠相伴。
我神志迷糊,默默地想著她如花似玉的面容,想在夢中與她相聚,但又突然從夢中驚醒,難以圓夢。我在床上穿著外衣抱著被子,千輾萬轉,怎么也睡不著。只有棲息在那屋梁上新來的一對燕子,在通宵達旦地聽著我深深的嘆息。
注釋
御街行:詞牌名,柳永《樂章集》注“夾鐘宮”,《古今詞話》無名氏詞有“聽孤雁聲嘹唳”句,更名《孤雁兒》。
前時:從前,以前。
笙歌:此指酒筵歌席。
中夜:半夜。《尚書·冏命》:“怵惕惟厲,中夜以興,思免厥愆。”
醺醺:形容醉態。
墜樓換馬:墜樓,指石崇愛妾綠珠,曾為石崇墜樓而死。換馬,指用馬換愛妾。
爭奈:怎奈。
和衣擁被:穿著衣服,裹著被子。
徹曙:直到天亮。
參考資料:
1、薛瑞生.柳永詞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4-6
2、姚學賢、龍建國.柳永詞祥注及集評.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55-56
“御街行·前時小飲春庭院”鑒賞
賞析
這首詞由回憶起筆,直接寫在妓院飲酒聽歌的情景:“前時小飲春庭院。”“前時”,表明是回憶剛剛發生不久的事;“小飲”,說明人不多,場面也不大,非常隨意;“春庭院”,春意融融的院落,這是暗指妓院。悠閑地小酌幾杯美酒聽妙齡歌妓:吹笙唱歌,興盡而歸,對一個風流浪子而言,本也是件快意的事。但接下來的一句“悔放笙歌散”,開頭用了一個“悔”字,詞人為何會后悔呢?詞人在此設下了一個疑團。接下來,“歸來中夜酒醺醺,惹起舊愁無限。”原來,他夜半時分醉意盎然地回到住處,回憶剛才的情景,引起了對往事的無限愁思。不過,這兩句對“悔”仍然解釋不了,“不放笙歌散”就不會“惹起舊愁”了嗎?所謂的“舊愁”到底指的是什么?然后,“雖看墜樓換馬,爭奈不是鴛鴦伴。”至此,“悔”這個謎團終于解開了,原來他是有感于適才酒席筵上的歌妓雖色藝雙絕,卻不是自己的心上人,不能和自己成雙作對,相親相愛。詞人先肯定有綠珠、換馬愛妾這類資質美艷而又多才多藝的歌妓,再由“雖”“爭奈”一轉,表現了他對所愛者的一往情深,既解釋了“舊愁無限”的根由,也自然地引出了詞作懷人的主題。
下片“朦朧暗想如花面,欲夢還驚”緊承上片末兩句的內容,直抒自己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實際上,此句也與上面兩句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一個是“雖看……爭奈不是……”,一個是“暗想"、“欲夢”,詞人對后者用情之深可以想見。由酒意“醺醺”中的“舊愁無限”,到朦朦朧朧中的凝神“暗想”,再到夢中欲見,然而夢未成又被驚斷,行文自然奔涌而又波瀾起伏,顯示了柳永鋪敘委婉的詞風。接下來“和衣擁被不成眠,一枕萬回千轉”,兩句純用白描手法寫他徹夜難眠。詞人一會兒披上衣服圍著被子,苦思癡念,郁郁難眠;一會兒又躺在枕上輾轉反側,好夢難成。這就將他飽受相思之苦,心緒煩亂、孤寂無聊、無法入睡的情態刻畫得淋漓盡致。與《詩經》中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優哉,輾轉反側”有異曲同工之妙。“惟有畫梁,新來雙燕,徹曙聞長嘆。”隨著時間的推移,黑夜過去了,黎明來到了,一雙剛飛來的燕子映入了詞人的眼簾。“新來雙燕”不但照應了上片的“春”,也反襯了詞人的形單影孤,更加深了對心上人銘心刻骨的相思之情。而給“雙燕"著“聞”字,不從自身著筆,說自己天亮了還睡意全無,盯著梁上雙燕長吁短嘆,反從雙燕著筆,說雙燕自夜至曉都聽著自己的嘆息聲,通過設想的外物的感受來表現自身的情態,實屬意出天外的奇筆。以之收束全詞,妙不可言。
這首詞文思細密,結構謹嚴,敘事曲折卻一絲不亂,又能在層層鋪敘中筆筆帶情,層層相扣,一波三折,曲盡其意。劉熙載所謂“耆卿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敘事,有過前人。”實非虛語也。
創作背景
此詞具體創作年份暫不可考。因為此詞內容涉及歌妓而未談論官場見聞,故此詞應該是作于柳永未出仕之前的某次酒宴之后。柳永簡介
宋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柳永的詩(180篇)〕猜你喜歡
望遠行·繡幃睡起
繡幃睡起。殘妝淺,無緒勻紅補翠。藻井凝塵,金梯鋪蘚。寂寞鳳樓十二。風絮紛紛,煙蕪苒苒,永日畫闌,沈吟獨倚。望遠行,南陌春殘悄歸騎。
凝睇。消遣離愁無計。但暗擲、金釵買醉。對好景、空飲香醪,爭奈轉添珠淚。待伊游冶歸來,故故解放翠羽,輕裙重系。見纖腰,圖信人憔悴。
燭影搖紅·芳臉勻紅
芳臉勻紅,黛眉巧畫宮妝淺。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眼。早是縈心可慣。向尊前、頻頻顧眄。幾回想見,見了還休,爭如不見。
燭影搖紅,夜闌飲散春宵短。當時誰會唱陽關,離恨天涯遠。爭奈云收雨散。憑闌干、東風淚滿。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深院。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幼卿少與表兄同研席,雅有文字之好。未笄,兄欲締姻。父母以兄未祿,難其請,遂適武弁。明年,兄登甲科,職教洮房,而良人統兵陜右,相與邂逅于此。兄鞭馬略不相顧,豈前憾未平耶。因作浪淘沙以寄情云。
目送楚云空,前事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
蕩婦秋思賦
蕩子之別十年,倡婦之居自憐。登樓一望,惟見遠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天與水兮相逼,山與云兮共色。山則蒼蒼入漢,水則涓涓不測。誰復堪見鳥飛,悲鳴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況乃倡樓蕩婦,對此傷情。于時露萎庭蕙,霜封階砌;坐視帶長,轉看腰細。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羅。日黯黯而將暮,風騷騷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遠如何?鬢飄蓬而漸亂,心懷愁而轉嘆。愁索翠眉斂,啼多紅粉漫。已矣哉!秋風起兮秋葉飛,春花落兮春日暉。春日遲遲猶可至,客子行行終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