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夜”譯文及注釋
譯文
悶聲的更鼓從遠處一陣緊一陣地傳來,忙碌的人們陸續入睡,市井的吵鬧聲慢慢平息下來,我也吹滅油燈準備入睡,但燈滅后卻發現房間更亮了,原來因為夜空正高懸明月,大地又撒滿白雪,明亮的圓月與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間顯得比吹燈前還要明亮。
注釋
沉沉:指從遠處傳來的斷斷續續的聲音。更鼓:舊時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晚上派專人巡夜,打鼓報道時刻,叫做“打更”,打更用的鼓叫“更鼓”。
絕:這里是消失的意思。
后兩句是說:把燈吹滅后,因為窗外有月亮,又有雪光映射,所以窗子里面反而顯得更加明亮了。
“十二月十五夜”鑒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一幅了夜深人靜,但更鼓聲聲,吹燈欲睡,月照雪映,窗更明的幽冷夜景。全詩簡潔曉暢、清新可喜。這首詩形象地寫出了夜之靜,雪之明,表現出詩人孑然一人夜中賞雪景的獨特感受。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敝圃炝烁钊宿D靜的環境氣氛?!俺脸粮募保瑵u漸人聲絕。”它以“更鼓”、“人聲”的一急一絕,形成對照,更深人靜的過程,借助“沉沉”“漸漸”四疊字便生動形象地傳達出來,使人仿佛聽到夜神走動的腳步聲。它又以兩散行句結束,特意突出后二句雪映月增明的絕妙景致。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睂懷┯吃掠鞯木吧??!按禑舸案鳎抡找惶彀??!睙舯疽哉彰?,吹燈而窗更明,是因為夜空正高懸明月,大地又灑滿白雪。末句不言雪而雪自見。詩人這時也許已和衣上床,卻又欹枕待月。一年最后一個“十五”,既有明月當空,又有白雪灑地,很可能是詩人一生少遇的良宵。這時一盞寒燈,顯已成為多余。不由起坐吹燈,臨窗賞玩。由于白雪映襯,月光顯得分外皎潔。真是天上地下,照耀如同白晝。
“月照一天雪”五字,準確地表現出詩人映雪賞月的獨特感受,既寫了實景,又傳出真情,全詩就因有了此句而大增光彩。這兩句的藝術靈感,也許是受張九齡“滅燭憐光滿”的詩意的誘發,但它不是“望月懷遠”,而是映雪賞月,則顯屬詩人的創造。它也不像韓愈、蘇軾因有謫遷經歷,而生發“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的情思,只是直寫這年最后一個“十五夜”雪中看到的月色。
此詩由于使用了對偶、散行句式交替出現的藝術手法,而收到了語言清新簡凈的效果。此詩所寫臘半雪夜賞月的景致,可能會給人“幽冷”的印象,但它與柳宗元“孤舟”獨釣的“孤獨”心態迥然不同,因為作者并無柳氏南遷后的幽禁遭遇。它乃是一個生活安定的詩翁,十二月十五夜映雪賞月的真實感受,可以用詩人“景是眾人同,情乃一人領”(《老莫作詩》)的藝術自來說明。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公元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袁枚61歲時所作。詩人因“右足忽病瘡”,曾為“望山無時登”,但始終保持“靜處光陰多,閑中著作妙”(《病足》)的自得其樂的心態,這首五絕就是其在這一年最后一個“十五夜”映雪賞月,懷著這種心態所作。
袁枚簡介
清代·袁枚的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筑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 袁枚的詩(18篇)〕猜你喜歡
晝夜樂·冬
風送梅花過小橋,飄飄。飄飄地亂舞瓊瑤,水面上流將去了。覷絕似落英無消耗,似那人水遠山遙,怎不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又不見他來到!
佳人,佳人多命??!今遭,難逃。難逃他粉悴煙憔,直恁般魚沉雁杳!誰承望拆散了鸞鳳交,空教人夢斷魂勞。心癢難揉,心癢難揉。盼不得雞兒叫。
送外甥懷素上人歸鄉侍奉
釋子吾家寶,神清慧有馀。
能翻梵王字,妙盡伯英書。
遠鶴無前侶,孤云寄太虛。
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
飛錫離鄉久,寧親喜臘初。
故池殘雪滿,寒柳霽煙疏。
壽酒還嘗藥,晨餐不薦魚。
遙知禪誦外,健筆賦閑居。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原馳 原作:原驅)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紅裝 一作:銀裝)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水龍吟·雪中登大觀亭
關河凍合梨云,沖寒猶試連錢騎。思量舊夢,黃梅聽雨,危闌倦倚。
披氅重來,不分明出,可憐煙水。算夔巫萬里,金焦兩點,誰說與,蒼茫意?
卻憶蛟臺往事,耀弓刀,舳艫天際。而今剩了,低迷魚艇,模粘雁字。
我輩登臨,殘山送暝,遠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瓊瑤碎。
雪賦
歲將暮,時既昏。寒風積,愁云繁。梁王不悅,游于兔園。乃置旨酒,命賓友。召鄒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風于衛詩,詠南山于周雅。授簡于司馬大夫,曰:“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聞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恫茱L》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于豐年,袤丈則表沴于陰德。雪之時義遠矣哉!請言其始。
若乃玄律窮,嚴氣升。焦溪涸,湯谷凝?;鹁疁?,溫泉冰。沸潭無涌,炎風不興。北戶墐扉,裸壤垂繒。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飛沙。連氛累靄,揜日韜霞。霰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
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藹藹浮浮,瀌瀌弈弈。聯翩飛灑,徘徊委積。始緣甍而冒棟,終開簾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廡,末縈盈于帷席。既因方而為圭,亦遇圓而成璧。眄隰則萬頃同縞,瞻山則千巖俱白。于是臺如重璧,逵似連璐。庭列瑤階,林挺瓊樹,皓鶴奪鮮,白鷴失素,紈袖慚冶,玉顏掩姱。
若乃積素未虧,白日朝鮮,爛兮若燭龍,銜耀照昆山。爾其流滴垂冰,緣溜承隅,粲兮若馮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繽紛繁騖之貌,皓皔曒潔之儀。回散縈積之勢,飛聚凝曜之奇,固展轉而無窮,嗟難得而備知。
若乃申娛玩之無已,夜幽靜而多懷。風觸楹而轉響,月承幌而通暉。酌湘吳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對庭鹍之雙舞,瞻云雁之孤飛。踐霜雪之交積,憐枝葉之相違。馳遙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歸。
鄒陽聞之,懣然心服。有懷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賦積雪之歌,歌曰:
攜佳人兮披重幄,援綺衾兮坐芳褥。
燎熏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
又續寫而為白雪之歌,歌曰:
曲既揚兮酒既陳,朱顏酡兮思自親。
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紳。
怨年歲之易暮,傷后會之無因。
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于陽春。
歌卒。王乃尋繹吟玩,撫覽扼腕。顧謂枚叔,起而為亂,亂曰:
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未若茲雪,因時興滅。玄陰凝不昧其潔,太陽不固其節。節豈我名,潔豈我貞。憑云升降,從風飄零。值物賦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隨染成??v心皓然,何慮何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