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蘭·夜泊采石”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肩能擔起全部家當,也要租船來覽勝懷古。夜泊采石,四顧無人,你在這里懷念風流的小謝,而我卻想起了你。
對當涂雄偉的江山,你壯心不已,豪興不減。悠然懷古,聽雁叫蘆花,江水拍天。
注釋
夜泊采石:采石,即采石磯,一名牛渚山,在今馬鞍山市西南長江東岸,峭壁千尋,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尤以李白于此登臨賦詩而著名。
君憶玄暉:“君”指李白,玄暉即南朝詩人謝朓,李白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詩曰“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李白和謝朓的墓都在當涂青山。
青蓮心肯死:青蓮指李白(號青蓮居士)。“心肯死”是反問語,猶言“心不肯死”。臨終的前一年(761年),李白還請纓入大將李光弼幕,欲為平定安史之亂軍出一份力,因病不成行,寄于當涂縣令李陽冰處,次年即病卒。傳說李白是醉酒后赴江捉月而溺。
“減蘭·夜泊采石”鑒賞
賞析
太白墓在太平(今安徽當涂)采石磯,歷來文人詞客多有吊唁之作。黃景仁的生平、性格、詩歌風格同李白均有相似之處,其詩“見者以為謫仙人復出也”(洪亮吉《黃君行狀》);他對李白也極欽慕,詩歌創作受李白影響也很大,因而他憑吊李白,更有特殊的超越常人的深沉感慨與真摯之情。
詩歌開篇,破空而出,開門見山指出此行的目的:“來詠史”。這樣來吸引讀者的注意,隱含了一種無限向往之情。但來到了采石磯,卻“四顧無人”。“四顧無人”語出李白的《行路難》:“拔劍四顧心茫然”,表達了寂寞之情和無人知的難過之感。“君憶玄暉我憶君”中“玄暉”是南齊著名詩人謝朓,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王士禎《論詩絕句32首》之三】這句詩反映了作者對李白的崇敬之情。
下片,開始寫出“江山如此”與李白最終在采石磯江邊捉月仙去的傳說,再次寫出了對李白的崇敬。想起李白,他雖然是個大詩人,才華蓋世,有驚天地泣鬼神的篇章,卻一生不得志,最后因為永王事牽連被流放,赦還后孤寂的死葬于此。又想到著名詩人謝朓 ,36歲便被誣陷下獄而死。由此聯想到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墨客,才華橫溢,文章斐然,卻一個個壯志難酬葬身荒丘。再回想種種遭際,不禁百感交集,痛苦萬端,心靈深處充塞了悲涼與憤慨,所以“懷古悠然”這是自然流露的情感。最后“雁叫蘆花水拍天”以景結情,回到現實,與開頭相照應,道出了人生的無奈與苦楚,世界還是那樣繼續,我還要生活。
黃景仁簡介
清代·黃景仁的簡介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后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黃景仁的詩(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