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庚子歲除”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一樣的清酒,照出我鬢角的白發;我這酒杯前的人,容易變老在形同邊鄙的京華。愁腸得酒芒角森列如戟,想吟新詞筆結冰霜不生花。
拋開枕頭坐,卷書嘆聲發,不要嫌遲棲的烏鴉,拼命愁啼太吵雜。蠟燭紅光中我曾離開人世間,夢見山色青青回到家。
注釋
庚子歲除:庚子年的最后一天。庚子,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這一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到西安,國事日衰。
似水清尊照鬢華:清尊,清酒。鬢華,華鬢,花白的鬢發。
酒腸芒角森如戟:化用蘇軾《郭祥正家醉畫竹……》中“空腸得酒芒角出”句和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快劍長戟森相向”句。
吟筆冰霜慘不花:《開元天寶遺事》載,李白夢見筆端生花,由是詩才橫溢。這里反用此典,是說因愁、冷寫不出新詞。
嗟:感嘆,嘆息。
“鷓鴣天·庚子歲除”鑒賞
賞析
這首詞上片借用蘇軾的詩句“空腸得酒芒角出”的意思,下片借用杜甫的“夜來歸鳥盡,啼煞后棲鴉”的詩句,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似水清尊照鬢華”詞的首句就是詞人端著一杯似清水的酒,望著酒杯中映照出自己的面容,兩鬢已生華發,時光易逝,容顏易老。此時外面到處是八國聯軍的燒殺搶掠,動蕩不安,詞人被困于友人家中,獨自一人自斟自飲,然而自己卻已生華發,心中無限惆悵。“天涯”二字讓人不住的聯想到遙遠,從這兩個字也可以看出詞人在思戀遠方的家人。
“酒腸芒角森如戟”這句體現此時的詞人雖然有美酒相伴,詞人仍然是惆悵滿腹,憂愁無法紓解,吟筆不能生花,如今自己文筆凝滯,詩思冷澀。詞人此時憂思滿腹,無心創作,所以才會抒發出“吟筆冰霜慘不花”這樣的感慨。詞人借酒澆愁,卻是愁上加愁,既是為國家淪喪的憂愁悲憤,也是為自己在除夕夜與家人遠隔的離愁。
“拋枕坐,卷書嗟”這兩句描寫了詞人來到榻旁,拋開枕頭坐在榻上,詞人想要排遣心中的憂愁于是拿起一卷書開始嗟讀。然而天色漸晚,烏鴉也都開始歸巢了,最后歸巢的烏鴉不停地啼叫著。又一次引發了詞人的離愁。“莫嫌啼煞后棲鴉”這句描寫了詞人躺在榻上聽著這歸巢的烏鴉的啼叫聲卻不嫌棄它們吵鬧。詞人聽著最后歸巢的烏鴉的叫聲實則是想到了自己,自己被困于友人家中,有家歸不得,此時他反是羨慕烏鴉的自由自在,外界的變化對于烏鴉們來說沒什么影響,它們照樣是跟以前一樣的生活,天黑歸巢,但是此刻詞人自己卻不能像烏鴉一樣生活,被外面戰亂的世界所影響,有家歸不得。
“燭花紅換人間世”描寫了天色已晚屋子里已經點上了蠟燭,在那微弱的燭火中,詞人仿佛看到了外面侵略祖國的敵人已經被擊退,回到了那曾經太平的清朝,詞人心心念念著國家能夠回到太平盛世,就算此刻自己被困不能回家團聚還是牽掛著國家的憂難。“山色青回夢里家”山色微青,夢中詞人似乎已經回到了家中,與家人一起過著喜氣洋洋的除夕夜。這句表達了詞人不能歸家的失望之情,同時也深深的流露出了詞人渴望回家團聚的心情。 從這首詞不難看出是詞人抒發了對世事的感傷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這首詞的情感是一種悲美。詞中的情感主色調是悲的,從創作背景來說這首詞創作于八國聯軍侵華的那個除夕夜,詞人困于友人家中,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與親人團聚。詞中的“鬢華”“天涯”“后棲鴉”“燭花”“夢里家”都是常見的帶有悲傷基調的意向。從這些意向詞來說,詞人的藝術創作是成功的,讀者能夠從詞中體會出整首詞的悲傷基調。從詞人的心理情感來說這首詞既是對國家的淪陷的悲愁,又是對家鄉的思念之愁。
朱祖謀簡介
清代·朱祖謀的簡介

朱祖謀(1857年—1931年),,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號漚尹,又號彊村,浙江吳興人。光緒九年(1883)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因病假歸作上海寓公。工倚聲,為晚清四大詞家之一,著作豐富。書法合顏、柳于一爐;寫人物、梅花多饒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詞》。
...〔? 朱祖謀的詩(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