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夜坐
[明代]:李商隱
蕭蕭風雨滿關河,酒盡西樓聽雁過。
莫怪行人頭盡白,異鄉秋色不勝多。
蕭蕭風雨滿關河,酒盡西樓聽雁過。
莫怪行人頭盡白,異鄉秋色不勝多。
“淮西夜坐”譯文及注釋
譯文
風雨瀟瀟灑滿山河,獨坐西樓,飲盡美酒,只聽那歸雁孤鳴飛過。
不要驚怪于行人的滿頭白發,只因為他鄉的秋色更讓人惆悵難過。
注釋
關河:山河。
莫:不要。
怪:奇怪,驚怪。
“淮西夜坐”鑒賞
賞析
袁凱,字景文,江南華亭(今上海市奉賢區陶宅)人,元朝末年當過小小的府吏,博學有才,寫得一手好詩。大明洪武三年(1370),袁凱被薦授為御史,成為皇帝的近臣。
朱元璋坐穩江山后,疑忌心大膨脹,臣屬因一句話或幾個字而被殺的不少。袁凱也不例外,由于朱元璋的猜忌,不久他便被逼裝瘋,食狗彘之食,才幸免于死。這便是他的一生,因此在他存世不多的詩作中大都充滿了悲苦之音。這首《淮西獨坐》是很典型的一首,內容很一般,也沒有什么愁、苦、哀、泣之類的詞語,但讀來卻令人“悲惋欲涕”。
第一句“瀟瀟風雨滿關河”點明客觀環境,風雨之時最易使人產生一種飄忽不定的情緒,充分感受到自然威力的巨大以及人生的孤弱、渺茫。第二句寫作者個人的活動:獨坐西樓,酒已飲盡,酒興闌珊,正感到百無聊賴,這時天邊一聲雁唳,有遠而近,復由近而遠,漸漸地過去了,消逝了,一切又歸于岑寂。以上二句所寫的都是平淡而一般的日常生活,既沒有驚風暴雨的震蕩,也沒有生離死別的摧傷,那么離鄉的行人為什么頭都白了呢?“異鄉秋色不勝多”啊!這是一句十分精辟的生活格言,正如“貧疑陋巷春偏少,貴想豪家月最明”,自然景物本無差異,然貧富不同,感受便不同。客中與家鄉的光景也是如此,喜者見喜,憂者見憂,在離人的眼光中遂不免處處皆秋,事事可愁了。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特征,幾乎人人都有類似的體驗,所謂人人心中所有,口中所無,然袁凱卻能準確地、生動而形象地將它表達出來,這大概便是這首小詩膾炙人口的原因吧!
明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63篇)〕
唐代:
劉駕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
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
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
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
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
唐代:
薛媛
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寒。
已經顏索寞,漸覺鬢凋殘。(經 一作:驚)
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
恐君渾忘卻,時展畫圖看。
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寒。
已經顔索寞,漸覺鬢凋殘。(經 一作:驚)
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
恐君渾忘卻,時展畫圖看。
清代:
納蘭性德
古戍饑烏集,荒城野雉飛。何年劫火剩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
玉帳空分壘,金笳己罷吹。東風回首盡成非,不道興亡命也,豈人為。
古戍饑烏集,荒城野雉飛。何年劫火剩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
玉帳空分壘,金笳己罷吹。東風回首盡成非,不道興亡命也,豈人為。
宋代:
錢惟演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斂翠眉長。
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熏爐冷自香。
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寧為息侯亡?
合歡不驗丁香結,只得凄涼對燭房。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斂翠眉長。
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熏爐冷自香。
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甯為息侯亡?
合歡不驗丁香結,隻得凄涼對燭房。
唐代:
元稹
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詞。
明朝又向江頭別,月落潮平是去時。
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詞。
明朝又向江頭別,月落潮平是去時。
清代: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宋代:
晏幾道
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樓倚暮云初見雁,南飛。漫道行人雁后歸。
意欲夢佳期。夢里關山路不知。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還是涼生玉枕時。
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樓倚暮雲初見雁,南飛。漫道行人雁後歸。
意欲夢佳期。夢裡關山路不知。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還是涼生玉枕時。
金朝:
王寂
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
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紅。
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
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紅。
明代:
李商隱
蕭蕭風雨滿關河,酒盡西樓聽雁過。
莫怪行人頭盡白,異鄉秋色不勝多。
蕭蕭風雨滿關河,酒盡西樓聽雁過。
莫怪行人頭盡白,異鄉秋色不勝多。
清代:
蔣士銓
偶為共命鳥,都是可憐蟲。淚與秋河相似,點點注天東。十載樓中新婦,九載天涯夫婿,首已似飛蓬。年光愁病里,心緒別離中。
詠春蠶,疑夏雁,泣秋蛩。幾見珠圍翠繞,含笑坐東風。聞道十分消瘦,為我兩番磨折,辛苦念梁鴻。誰知千里夜,各對一燈紅。
偶為共命鳥,都是可憐蟲。淚與秋河相似,點點注天東。十載樓中新婦,九載天涯夫婿,首已似飛蓬。年光愁病裡,心緒別離中。
詠春蠶,疑夏雁,泣秋蛩。幾見珠圍翠繞,含笑坐東風。聞道十分消瘦,為我兩番磨折,辛苦念梁鴻。誰知千裡夜,各對一燈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