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想人生最苦別離
[元代]:劉庭信
想人生最苦離別,雁杳魚沉,信斷音絕。嬌模樣其實丟抹,好時光誰曾受用?窮家活逐日繃曳,才過了一百五日上墳的日月,早來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時節。篤篤寞寞終歲巴結,孤孤另另徹夜咨嗟。歡歡喜喜盼的他回來,凄凄涼涼老了人也。
想人生最苦離別,雁杳魚沉,信斷音絕。嬌模樣其實丟抹,好時光誰曾受用?窮家活逐日繃曳,才過了一百五日上墳的日月,早來到二十四夜祭竈的時節。篤篤寞寞終歲巴結,孤孤另另徹夜咨嗟。歡歡喜喜盼的他回來,凄凄涼涼老了人也。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別離”譯文及注釋
譯文
想人生最苦的是離別,鴻雁杳無蹤跡魚兒沉入深處,書信斷,音訊絕。嬌美的模樣好屈辱,大好的時光有誰曾經受用,窮家的日子一天天難以支撐,才過了一百零五天上墳掃墓的日月,又到了二十四日夜晚祭灶的時節。實實在在的終年祈禱,孤孤零零通宵嘆息,歡歡喜喜把他盼了回來,凄凄涼涼人已老了頭發已斑白。
注釋
雁杳魚沉:形容書信全無,音訊渺茫。
丟抹:即丟丟抹抹,梳妝打扮之意。
誰曾:何曾。
繃曳:勉強支持。
一百五日:即寒食日。清明節前一(或二)日距上一年冬至日,剛好一百零五天。
二十四夜祭灶:舊俗,每年農歷臘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日夜間祭“灶王爺”。
篤篤寞寞:周旋、徘徊。
咨嗟:嘆息。
元代·劉庭信的簡介

劉庭信 元代散曲作家。益都(今山東)人。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長,人稱"黑劉五"。為南臺御史(一說湖藩大參)劉廷□從弟。生卒年不詳。《錄鬼簿續編》說他"風流蘊藉,超出倫輩,風晨月夕,惟以填詞為事。"劉庭信的作品以閨情、閨怨為主,題材比較狹窄,但是在當時卻很有影響。
...〔
? 劉庭信的詩(3篇)〕
南北朝:
蕭衍
恃愛如欲進,含羞未肯前。
朱口發艷歌,玉指弄嬌弦。
恃愛如欲進,含羞未肯前。
朱口發豔歌,玉指弄嬌弦。
清代:
納蘭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來恨卻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來恨卻休。
雲淡淡,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宋代:
歐陽修
百種相思千種恨,早是傷春,那更春醪困。薄幸辜人終不憤,何時枕畔分明問。
懊惱風流心一寸,強醉偷眠,也即依前悶。此意為君君不信,淚珠滴盡愁難盡。
百種相思千種恨,早是傷春,那更春醪困。薄幸辜人終不憤,何時枕畔分明問。
懊惱風流心一寸,強醉偷眠,也即依前悶。此意為君君不信,淚珠滴盡愁難盡。
清代:
納蘭性德
古戍饑烏集,荒城野雉飛。何年劫火剩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
玉帳空分壘,金笳己罷吹。東風回首盡成非,不道興亡命也,豈人為。
古戍饑烏集,荒城野雉飛。何年劫火剩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
玉帳空分壘,金笳己罷吹。東風回首盡成非,不道興亡命也,豈人為。
唐代:
韓偓
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複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金朝:
王寂
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
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紅。
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
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紅。
宋代:
錢惟演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斂翠眉長。
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熏爐冷自香。
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寧為息侯亡?
合歡不驗丁香結,只得凄涼對燭房。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斂翠眉長。
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熏爐冷自香。
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甯為息侯亡?
合歡不驗丁香結,隻得凄涼對燭房。
唐代:
皇甫冉
秋夜深深北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云。
秋夜深深北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雲。
唐代:
薛媛
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寒。
已經顏索寞,漸覺鬢凋殘。(經 一作:驚)
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
恐君渾忘卻,時展畫圖看。
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寒。
已經顔索寞,漸覺鬢凋殘。(經 一作:驚)
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
恐君渾忘卻,時展畫圖看。
唐代:
劉駕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
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
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
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
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