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道上
[元代]:黃鎮成
山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
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山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
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東陽道上”譯文及注釋
譯文
山谷淡淡云煙繚繞,待穿過林子時日已西斜。
溪邊岸崩路塌,只有迂回而過,這時已是秋天,樹葉漸少,才看到前面人家。
水碓正在咯吱咯吱的轉動著,溪沙上的木橋靜靜佇立著。
再往前走,就看到烏桕,看上去就好像梅花一樣。
注釋
碓:水碓,是腳踏碓機械化的結果。
烏桕:中藥名。
“東陽道上”鑒賞
賞析
這是黃鎮成游歷浙江東陽時寫的一首詩,一方面,作者用心觀察途中美景,以輕快優美的筆觸描寫了如詩如畫的山中景色,另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對人生的追求。
山谷有淡淡云煙,待穿過林子,日已西斜,溪邊岸崩路塌,只有迂回而過,這時已是秋天,樹葉漸少,才看到前面人家,水碓(dui)在轉,溪沙上有一條木橋,再往前走,就看到烏桕,看上去就好像梅花一樣。
作者的這首詩,描寫的山景,似乎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差不多,先林后村,過后是花,這野碓,山橋,更顯出與世隔絕之境。
黃鎮成一生不追逐名利,隱居不仕,好游山水,此詩的意境,淡泊而悠閑,這正是作者所向往和追求的,而“早梅花”一句,作者以梅花自比,獨顯其傲骨。
元代·黃鎮成的簡介

黃鎮成(1287-1362)字元鎮,號存存子、紫云山人、秋聲子、學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縣)人,元代山水田園詩人,與黃清老(邵武故縣人)被后人并稱為“詩人二黃”。初屢薦不就,遍游楚漢齊魯燕趙等地,后授江南儒學提舉,未上任而卒。著有《秋聲集》四卷、《尚書通考》十卷。
...〔
? 黃鎮成的詩(1篇)〕
元代:
黃鎮成
山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
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山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
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唐代:
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唐代:
陳子昂
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
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
城分蒼野外,樹斷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誰知入楚來。
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
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
城分蒼野外,樹斷白雲隈。
今日狂歌客,誰知入楚來。
元代:
虞集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
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裡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
禦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宋代:
蘇軾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明代:
石玠
清于池水凈于苔,會府潭潭暫作臺。
夜月半庭人未宿,春云滿眼杏將開。
榆關道路猶堪走,麟閣功勛豈易陪。
莫信蓬萊相離遠,塞鴻多自日邊來。
清于池水淨于苔,會府潭潭暫作臺。
夜月半庭人未宿,春雲滿眼杏將開。
榆關道路猶堪走,麟閣功勳豈易陪。
莫信蓬萊相離遠,塞鴻多自日邊來。
魏晉:
陶淵明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元代:
馬致遠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清淚 一作:情淚)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裡,是離人幾行清淚。(清淚 一作:情淚)
魏晉:
陸機
遠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廣。
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
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遠遊越山川,山川修且廣。
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
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五代:
李珣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云遮處。下長汀,臨深渡,驚起一行沙鷺。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雲遮處。下長汀,臨深渡,驚起一行沙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