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村姑兒
[宋代]:蔡伸
村姑兒,紅袖衣,初發黃梅插秧時,雙雙女伴隨。
長歌詩,短歌詩,歌里真情恨別離,休言伊不知。
村姑兒,紅袖衣,初發黃梅插秧時,雙雙女伴隨。
長歌詩,短歌詩,歌裡真情恨別離,休言伊不知。
“長相思·村姑兒”譯文及注釋
譯文
年輕的村姑身穿紅衣,在梅子成熟的時候,下地插秧,她們前后相隨,結伴而行。
一路上,唱著長歌和短歌,歌里唱出了她們的真情,唱出了心中的怨恨別離,別說這一片心意他不知。
注釋
長相思:詞牌名
初發黃梅:指梅子黃時。梅樹早春開花,梅子立夏后熟,梅子黃時正是插秧時節。
歌詩:即歌曲,比喻以歌詞唱別情。
休言:不要說。伊:他,指村女的情人。
“長相思·村姑兒”鑒賞
賞析
這是一首用平常口語描寫閨情的詞。上片寫村姑們的穿著和黃梅時節結伴插秧的情景。身著紅袖衣,成雙成對的姑娘結伴插秧的場面,不難使人想見那勞動中有說有笑的快樂。這不僅反映出地方的風俗人情,也顯示了她們的美麗、活潑、多情。特別是“雙雙女伴隨”一句,既寫出她們的互助友愛精神和女性的心理特征,而且渲染出一種親熱、熱鬧的氣氛,表達出村姑們那種淳樸真摯的感情。
由插秧而引出唱山歌,這也是地方風俗。下片通過歌詞唱出了與情人的離恨?!伴L歌詩”三句指明所唱山歌的形式、內容和情感。她們唱的長歌是首長詩,短歌是首短詩;不管是長歌短歌,都是以反映青年男女間的愛情為內容,集中表現出她們與情人的離愁別恨,揭示出作品的主題。結尾“休言伊不知”是料其情人必定知道姑娘心中的離愁,只是不來關心體貼她(們)罷了。因此她們的自我訴苦,委婉地流露出對情人不歸的怨恨,也是對情人不體貼她們的責怪??梢韵胍娝齻兪呛蔚鹊厮寄钋槿税。〔捎贸礁璧男问絹韮A訴相思之苦,與其他形式相比,又別具一番情趣。
以敘事的方法來寫結伴插秧的村姑們,用唱山歌來傳情,不僅顯示她們性格的樂觀開朗,而且又有著濃厚的地方色彩。感情質樸,語言節奏鮮明,富有民歌風味。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蔡伸在農忙時節(春末夏初)所作,描寫村女們思念情郎,結伴下田幫助插秧的場景。
?
宋代·蔡伸的簡介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端问芬怼酚袀?。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
? 蔡伸的詩(3篇)〕
宋代:
蔡伸
村姑兒,紅袖衣,初發黃梅插秧時,雙雙女伴隨。
長歌詩,短歌詩,歌里真情恨別離,休言伊不知。
村姑兒,紅袖衣,初發黃梅插秧時,雙雙女伴隨。
長歌詩,短歌詩,歌裡真情恨別離,休言伊不知。
宋代:
周邦彥
出林杏子落金盤。齒軟怕嘗酸。可惜半殘青紫,猶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閑。雨斑斑。不言不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
出林杏子落金盤。齒軟怕嘗酸。可惜半殘青紫,猶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閑。雨斑斑。不言不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
宋代:
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沉 通:沈)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沉 通:沈)
宋代:
萬俟詠
恨鶯花漸老,但芳草、綠汀洲??v岫壁千尋,榆錢萬疊,難買春留。梅花向來始別,又匆匆、結子滿枝頭。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
悠悠。歲月如流。嘆水覆、杳難收。憑畫闌,往往抬頭舉眼,都是春愁。東風晚來更惡,怕飛紅、怕絮入書樓。雙燕歸來問我,怎生不上簾鉤。
恨鶯花漸老,但芳草、綠汀洲??v岫壁千尋,榆錢萬疊,難買春留。梅花向來始別,又匆匆、結子滿枝頭。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
悠悠。歲月如流。歎水覆、杳難收。憑畫闌,往往擡頭舉眼,都是春愁。東風晚來更惡,怕飛紅、怕絮入書樓。雙燕歸來問我,怎生不上簾鈎。
元代:
薛昂夫
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明年又著來,何似休歸去。桃花也解愁,點點飄紅玉。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陽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兒是春住處?
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明年又著來,何似休歸去。桃花也解愁,點點飄紅玉。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裡韶光度。夕陽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兒是春住處?
宋代:
張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宋代:
王瀾
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云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
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燕子歸來,雕梁何處,底事呢喃語。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虜。
憑高遠望,見家鄉、隻在白雲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長江萬裡,難將此恨流去。
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燕子歸來,雕梁何處,底事呢喃語。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虜。
宋代:
林逋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宋代:
吳文英
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云澹星疏楚山曉。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
雨外蛩聲早。細織就、霜絲多少。說與蕭娘未知道。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雲澹星疏楚山曉。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
雨外蛩聲早。細織就、霜絲多少。說與蕭娘未知道。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宋代:
趙汝茪
柳絲空有千萬條。系不住、溪橈。想今宵、也對新月,過輕寒、何處小橋。
玉簫榭春多少,溜啼紅、臉霞未消。怪別來、胭脂慵傅,被東風、偷在杏梢。
柳絲空有千萬條。系不住、溪橈。想今宵、也對新月,過輕寒、何處小橋。
玉簫榭春多少,溜啼紅、臉霞未消。怪別來、胭脂慵傅,被東風、偷在杏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