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行”譯文及注釋
肅肅:陰沉;蕭瑟;清冷。
悠悠:悠長貌。
何所行:所行什么。
橫漠:橫穿沙漠。
臺小子:小子我。我小子。《書·湯誓》:“非臺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臺:三臺。三公。官員自稱,后為官員的稱呼,如,臬臺,府臺等。也可表示“我”的謙稱。
智:智慧。聰明。
先圣:先世圣人。
所營:所營造。
茲:此。
萬世策:適用萬世的謀策。
億兆生:億兆生命。
詎jù敢:豈敢。怎敢。詎,豈。怎。
憚dàn:憚,畏難,怕麻煩。殫思竭慮。
焦思:焦苦思慮。焦慮。
上京:對國都的通稱。起于漢朝。
北河:清以前黃河自今內蒙古磴口縣以下,分為南北二支,北支約當今烏加河,時為黃河正流,對南支而言,稱北河。
秉:秉持。
武節:將帥憑以專制軍事的符節。
戎旌:戰旗。
出沒:時隱時現。
窮:窮盡。
超忽:曠遠遙遠貌。迅速貌。
摐金:摐,通“撞”,打擊金鉦;金,指鉦,行軍布陣時用來停止前進。
行陣:行進的戰陣。
鳴鼓:擊鼓。
千乘:千輛車。
萬騎:萬個騎馬。萬馬。
長城窟:長城下的水窟。
昏:暗。
塞外:長城邊塞之外。泛指我國北邊地區。
關山月:關隘山嶺的明月。漢樂府橫吹曲名。內容多寫邊塞士兵久戍不歸傷離怨別的情景。
緣巖:沿著山巖。
驛馬:驛站供應的馬。供傳遞公文者及來往官員使用。
乘空:凌空;騰空。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
長安侯:長安城的侯爺。長安城的地方長官。
單于: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
入朝謁:入朝覲見。
濁氣:混濁之氣。
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橫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西端伸入中亞細亞。
晨光:早晨的陽光。曙光。
高關:高大的關隘。
釋兵:解除軍事行動。
振旅:整頓部隊,操練士兵。整隊班師。
要荒:要,要服;荒,荒服。古稱王畿外極遠之地。亦泛指遠方之國。
事方舉:戰事剛剛舉行。
飲至:上古諸侯朝會盟伐完畢,祭告宗廟并飲酒慶祝的典禮。后代指出征奏凱,至宗廟祭祀宴飲慶功之禮。言旋:說凱旋。有說,回還。言,語首助詞。
功歸:功勞歸于。
清廟:即太廟。古代帝王的宗廟。
“飲馬長城窟行”鑒賞
簡析
早年隋煬帝楊廣西巡張掖時所作飲馬長城窟行,“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后代文人對他詩篇的評價極高。“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隋煬起敝,風骨凝然。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艷叢中,清標自出。隋煬帝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于此復存。”
創作背景
有人認為此詩作于公元609年(大業五年)隋煬帝楊廣西巡張掖之時。也有人認為,此詩是公元612年(大業八年)隋煬帝楊廣率軍百萬,親征遼東時所作。此次用兵,于當年八月無功而還。
楊廣簡介
隋代·楊廣的簡介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華陰人(今陜西華陰)人,生于隋京師長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麼。隋文帝楊堅、獨孤皇后的次子,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開通永濟渠、通濟渠,加修邗溝、江南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開創科舉制度,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因為濫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縊殺。唐朝謚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謚閔皇帝,其孫楊侗謚為世祖明皇帝。《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
...〔? 楊廣的詩(44篇)〕猜你喜歡
飲馬長城窟行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臺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見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云,霧暗關山月。
緣巖驛馬上,乘空烽火發。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代別離·秋窗風雨夕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霢霢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齊天樂·秋聲館賦秋聲
簟凄燈暗眠還起,清商幾處催發?碎竹虛廊,枯蓮淺渚,不辨聲來何葉?桐飆又接。盡吹入潘郎,一簪愁發。已是難聽,中宵無用怨離別。
陰蟲還更切切。玉窗挑錦倦,驚響檐鐵。漏斷高城,鐘疏野寺,遙送涼潮嗚咽。微吟漸怯。訝籬豆花開,雨篩時節。獨自開門,滿庭都是月。
醉蓬萊·漸亭皋葉下
漸亭皋葉下,隴首云飛,素秋新霽。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游,鳳輦何處,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