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愁脈脈
[魏晉]:陳克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
細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
細草孤雲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謁金門·愁脈脈”譯文及注釋
譯文
脈脈含愁里,望盡江南江北。只見無邊的渺茫迷離,是彌漫的輕煙,遮繞重重嶺樹,阻斷了伊人音書傳遞?可小樓外,山巒連綿才高幾許!
幽獨的小草,輕淡的片云,盡籠在橘黃的斜日里,偏又是一霎晴,一霎陰,冷暖不定的天氣。落花點點沉墜,隔著珠簾,飄飛不起。衰晚春風啊,這般地柔弱無力。
注釋
謁(yè)金門:詞牌名。
脈脈(mò mò):含情相看。
一向:一霎時?!跋颉蓖ㄗ鳌吧巍?。(“一向”亦有如字讀者,義異。)
弄晴:欲晴而又不定。
“謁金門·愁脈脈”鑒賞
賞析
這首詞是登高懷人之作。詞中句句有韻,而且韻腳金用入聲字,讀來有一句一哽咽之感。
起頭“愁脈脈”三個字直抒胸臆,寫自己心中積郁著脈脈的愁緒。其下全為景物描寫,但因有“愁脈脈”三字貫頭,故此下所有的景語亦為情語?!澳繑嘟辖薄本o接“愁脈脈”而起,寫自己登高望遠,但無法望盡江南江北,胸中的愁緒反而越來越濃了。
“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寫“目斷”的原因。這里,詞人不寫山崢高大,偏用“山幾尺”的夸張手法來寫山之小,強調的是重重“煙樹”隔斷了“芳信”。從而人立“小樓”之上的凄迷無助情緒被渲染得淋漓盡致。
下片首句“細草孤云斜日”,一句三折,兩字一意,用最經濟的語言描繪出一片凄楚迷離的景象?!凹毑荨本d綿無際更添遼遠凄迷之感。寫“云”曰“孤”,見出離人的影子,“孤云”實際是離人心酸處境的象征意象?!靶比铡睜顚懱柤磳⒙渖剑@一時刻往往是鳥獸歸巢而離人傷懷的時候?!耙幌蚺缣焐?,上一句凄迷的背景上,即使天氣片刻轉晴,也不能使人脫離憂郁。“落花”本是傷情物,更何況是陰雨浮浮,東風無力,落花連飛舞一下也是不可能的,其中傳達的悲傷之情當較平時更甚了。
這首詞格韻清高,輕淡綿密,含蓄幽邃。同時由于受作者身世的影響,這首詞登高懷人之外似另有寄托,如“目斷江南江北”似寓托山河破碎而“東風無氣力”又似乎寓有無力恢復失地之意??傊@首詞凄迷的閨情背后寄托著深深的家國之恨。
創作背景
作者所處的時代為北宋末南宋初,這是個戰亂頻發的時代。作者親歷兩宋之交的戰亂,曾隨淮西軍抗金。他知失地難收,也知有眾多夫妻因分離而愁苦,故作了這首詞,一方面描述閨愁,一方面寄托家國之恨。
?
魏晉·陳克的簡介

(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
...〔
? 陳克的詩(4篇)〕
魏晉:
陳克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
細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
細草孤雲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宋代:
晏幾道
題破香箋小砑紅。詩篇多寄舊相逢。西樓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細細風。
花不盡,柳無窮。別來歡事少人同。憑誰問取歸云信,今在巫山第幾峰。
題破香箋小砑紅。詩篇多寄舊相逢。西樓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細細風。
花不盡,柳無窮。別來歡事少人同。憑誰問取歸雲信,今在巫山第幾峰。
唐代:
元稹
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詞。
明朝又向江頭別,月落潮平是去時。
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詞。
明朝又向江頭別,月落潮平是去時。
清代: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唐代:
劉駕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
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
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
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
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
唐代:
皇甫冉
秋夜深深北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云。
秋夜深深北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雲。
清代:
納蘭性德
客夜怎生過。夢相伴、綺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涼,肯來么。
來去苦匆匆,準擬待、曉鐘敲破。乍偎人一閃燈花墮,卻對著琉璃火。
客夜怎生過。夢相伴、綺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涼,肯來麼。
來去苦匆匆,準擬待、曉鐘敲破。乍偎人一閃燈花墮,卻對著琉璃火。
宋代:
錢惟演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斂翠眉長。
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熏爐冷自香。
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寧為息侯亡?
合歡不驗丁香結,只得凄涼對燭房。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斂翠眉長。
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熏爐冷自香。
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甯為息侯亡?
合歡不驗丁香結,隻得凄涼對燭房。
清代:
蔣士銓
偶為共命鳥,都是可憐蟲。淚與秋河相似,點點注天東。十載樓中新婦,九載天涯夫婿,首已似飛蓬。年光愁病里,心緒別離中。
詠春蠶,疑夏雁,泣秋蛩。幾見珠圍翠繞,含笑坐東風。聞道十分消瘦,為我兩番磨折,辛苦念梁鴻。誰知千里夜,各對一燈紅。
偶為共命鳥,都是可憐蟲。淚與秋河相似,點點注天東。十載樓中新婦,九載天涯夫婿,首已似飛蓬。年光愁病裡,心緒別離中。
詠春蠶,疑夏雁,泣秋蛩。幾見珠圍翠繞,含笑坐東風。聞道十分消瘦,為我兩番磨折,辛苦念梁鴻。誰知千裡夜,各對一燈紅。
清代:
納蘭性德
短焰剔殘花,夜久邊聲寂。倦舞卻聞雞,暗覺青綾濕。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遠夢輕無力。
短焰剔殘花,夜久邊聲寂。倦舞卻聞雞,暗覺青綾濕。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遠夢輕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