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譯文及注釋
譯文
駕著五彩的虹霞,乘著紅色的云朵,經過玉門關登上九嶷山。
渡過銀河,到達昆侖山,專門拜見西王母和東王公。
與赤松子和羨門高交流接受成仙和養生的方法保持自己精華靈氣。
吃靈芝的精華,喝甘美的泉水拄著桂枝的手杖戴著香草。
斷絕人世間的功名利祿,盡情的遨游在大自然,就像狂風在吹動。
在很短的時間里走了數千里,壽命如同南山一樣長久也不忘自己的過失。
注釋
陌上桑: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相和曲》。曹操只是沿用舊題,內容與古詞無關。
虹霓:為雨后或日出、日沒之際天空出現的七色圓弧。虹霓常有內外二環,內環稱虹,也稱正虹、雄虹;外環稱霓,也稱副虹、雌虹或雌霓。
九疑:山名,又作“九嶷”,或名“蒼梧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據司馬遷《史記》載:舜南巡,死于蒼梧,葬在九疑山。
歷:經過。
玉門:古關隘名,在今甘肅敦煌西,為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玉,一作“王”。
濟:渡河。
天漢:銀河。
昆侖:昆侖山,西王母的居所。《山海經·大荒西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西王母: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居昆侖瑤池。
謁東君:道家說東華為男仙居住之處,東方公為男仙之首西華為女仙居住之處,西王母為女仙之首。謁,見,拜見。東君,東王公,西王母的配偶神。
赤松:赤松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漢·班固《漢書·古今人物表》:“赤松子,帝嚳師。”
羨門:羨門高,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漢·韋昭注:“古仙人。”
要秘道:指成仙和養生之道。精神:指人的精華和靈氣。
芝英:靈芝的精華。靈芝,菌類,古人認為服食靈芝可以長生不老。
醴(lǐ)泉:甘美的泉水。《史記·大宛傳》:“河出昆侖……上有醴泉瑤池。”
杖桂枝:一本杖枝,無桂字。佩:帶在身上。秋蘭:香草,屬菊科,高三、四尺,秋天開淡藍色小花。
人事:指功名利祿、飲食男女等世俗之事。
渾元:大氣,指大自然。
疾風:暴風。欻(xū):吹動的樣子。
翩翩:一作“飄飄”。
景未移,形容時間很短。景:日光。
壽如南山:壽命如南山一樣長久。
愆(qiān):過錯,過失。當指其在過去統一戰爭。
“陌上桑”鑒賞
賞析
這首樂府詩先寫游仙的路程,再寫謁見、交游神仙,三寫學習和修養成仙之道,四寫得道后的遨游,篇末點明雖壽比南山但不忘自己的過失。全詩句式長短錯落,語氣則急緩相間,造成飄忽蕩逸的氣勢,極恰切地表現了游仙的內容。
詩開始就緊扣游仙的主旨,直敘詩人駕彩虹、乘赤云升天。接著寫他升天的經歷、與眾多仙人相見的情景以及在仙境的神仙生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寫與眾多仙人相見以及神仙生活時,特別寫了要斷絕人事和長壽,但又不忘自己的過失。既流露了對神仙生活的向往,也沒有完全割舍掉對社會、對人生的牽掛。
詩以“駕虹霓”領起,通過層層渲染表達了詩人向往仙界、與神仙交往以求長生不老的心愿。然而,往事歷歷在目,人畢竟生活在現實世界之中。末句“壽如南山不忘愆”,富有張力。當一個人希望尋求解脫又不得不面對現實時,自然會意識到自己塑造的理想國是虛無飄渺的。為此,當詩人以浪漫的筆調寫飄飄欲仙的感覺時,就不得不反省過去,為曾經有過的錯誤提出自責。
全詩雖盡說仙人之事,其本意卻與仙人之事無涉。因作者“老驥伏木厲,志在千里。”實不可以消極看。主要實質意圖在于運用韜晦謀略而瞞天過海,消減社會輿論誤解壓力,使政敵不戰而屈。同時也要做出功成身退的示范。然而“壽比南山不忘愆”,只要他活著他就要完成運籌演謀,鞭撻宇內,總御皇機,克成洪業的大誓愿。這就是他不忘愆的意思。既然“不忘愆”,又豈能“絕人事,游渾元”!故曹操在《述志令》中稱“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竟望已過矣。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就流露出了他欲罷不能的矛盾心情。“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齊桓、晉文之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略提其述志之言以示其此詩“不忘愆”之真諦。
創作背景
此詩是一首游仙詩,游仙詩產生很早,秦代就已出現。到漢末建安時期,由于社會動亂不安,戰亂頻仍,于是神仙之說盛行,求仙訪道,幻想長生成為統治階層中的一種普遍思潮,游仙詩也開始大量產生。這類詩或歌詠仙山靈域,描寫列仙之趣,或借描寫仙境以寄托情懷。此詩即曹操為記錄自己遨游太空、與神仙交游、受神仙秘道的事而寫,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曹操簡介
兩漢·曹操的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 曹操的詩(19篇)〕猜你喜歡
陌上桑
駕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歷玉門。
濟天漢,至昆侖,見西王母謁東君。
交赤松,及羨門,受要秘道愛精神。
食芝英,飲醴泉,柱杖桂枝佩秋蘭。
絕人事,游渾元,若疾風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數千,壽如南山不忘愆。
猛虎行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惡木豈無枝?志士多苦心。
整駕肅時命,杖策將遠尋。
饑食猛虎窟,寒棲野雀林。
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
崇云臨岸駭,鳴條隨風吟。
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急弦無懦響,亮節難為音。
人生誠未易,曷云開此衿?
眷我耿介懷,俯仰愧古今。
秦女休行
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
手揮白楊刀,清晝殺讎家。
羅袖灑赤血,英聲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關吏相邀遮。
婿為燕國王,身被詔獄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頸未及斷,摧眉伏泥沙。
金雞忽放赦,大辟得寬賒。
何慚聶政姊,萬古共驚嗟。
天地
天地并況,惟予有慕,爰熙紫壇,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為紛,黼繡周張,承神至尊。
千童羅舞成八溢,合好效歡虞泰一。
九歌畢奏斐然殊,鳴琴竽瑟會軒朱。
璆磬金鼓,靈其有喜,百官濟濟,各敬厥事。
盛牲實俎進聞膏,神奄留,臨須搖。
長麗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況皇章。
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清。
發梁揚羽申以商,造茲新音永久長。
聲氣遠條鳳鳥翔,神夕奄虞蓋孔享。
豫章行苦相篇
苦相身為女,卑陋難再陳。
男兒當門戶,墮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
女育無欣愛,不為家所珍。
長大逃深室,藏頭羞見人。
垂淚適他鄉,忽如雨絕云。
低頭和顏色,素齒結朱唇。
跪拜無復數,婢妾如嚴賓。
情合同云漢,葵藿仰陽春。
心乖甚水火,百惡集其身。
玉顏隨年變,丈夫多好新。
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
胡秦時相見,一絕逾參辰。
上云樂
金天之西,白日所沒。
康老胡雛,生彼月窟。
巉巖容儀,戍削風骨。
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
華蓋垂下睫,嵩岳臨上唇。
不睹詭譎貌,豈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嚴父,元氣乃文康之老親。
撫頂弄盤古,推車轉天輪。
云見日月初生時,鑄冶火精與水銀。
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
女媧戲黃土,團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間,濛濛若沙塵。
生死了不盡,誰明此胡是仙真。
西海栽若木,東溟植扶桑。
別來幾多時,枝葉萬里長。
中國有七圣,半路頹洪荒。
陛下應運起,龍飛入咸陽。
赤眉立盆子,白水興漢光。
叱咤四海動,洪濤為簸揚。
舉足蹋紫微,天關自開張。
老胡感至德,東來進仙倡。
五色師子,九苞鳳凰。
是老胡雞犬,鳴舞飛帝鄉。
淋漓颯沓,進退成行。
能胡歌,獻漢酒。
跪雙膝,立兩肘。
散花指天舉素手。
拜龍顏,獻圣壽。
北斗戾,南山摧。
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長傾萬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