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100 個坐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zuò wò zhēn zhān坐臥針氈 | 猶言如坐針氈。形容很不安寧。 | 明·陳與郊《義犬》第四出:“狄靈慶得命回家,十分僥幸,只是心魂恍惚,坐臥針氈。” |
shù shǒu zuò shì束手坐視 | 拱著手,坐著看。比喻對應(yīng)當(dāng)管的事無能為力或不管不問。 | 《明史·徐有貞傳》:“京軍一出,日費(fèi)不貲,遇漲則束手坐視,無所施力。” |
xíng yín zuò yǒng行吟坐詠 | 吟:吟詠;詠:歌唱。走著念誦,坐著歌唱。形容到處都在讀書。 | 《南史·郭祖深傳》:“陛下昔歲尚學(xué),置立五館,行吟坐詠,誦聲溢境。” |
zuò mí lǐn xì坐靡廩餼 | 廩:米倉;餼:糧食。坐著消耗國家的糧食,不干實事。 | 明·歸有光《封中憲大夫興化知府周公行狀》:“若乃反復(fù)淹綿,坐靡廩餼,臣罪益深,亦非朝廷用人之意矣。” |
zuò shù wú yán坐樹無言 | 見“坐樹不言”。 | 《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dú)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
zuò wú chē gōng坐無車公 | 坐:通“座”,坐席;車公:晉人車胤。比喻宴會時沒有嘉賓。 | 《晉書·車胤傳》:“又善于賞會,當(dāng)時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無車公不樂’。” |
zuò yùn chóu cè坐運(yùn)籌策 | 指坐在連連帳內(nèi)策劃軍事方略。 | 《漢書 項籍傳》:“夫擊輕銳,我不如公;坐運(yùn)籌策,公不如我。” |
yī hú zuò xióng衣狐坐熊 | 衣:穿。穿著狐皮衣服,坐在熊皮上。形容生活奢侈。 | 《宋書·王僧達(dá)傳》:“如使臣享厚祿,居重榮,衣狐坐熊,而無事于世者,固所不能安也。” |
zuò wú xū xí坐無虛席 | 座位沒有空著的。多形容觀眾、聽眾或出席、參加的人很多。 | 《太平廣記·龍三·釋玄照》:“他常常愿意講授一千遍《法華經(jīng)》,以利于他人。在山中開講之后,雖然寒暑無常,山路險惡,但是來聽講的總是坐無虛席。” |
guǒ liáng zuò jiǎ裹糧坐甲 | 攜帶干糧,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裝,準(zhǔn)備迎戰(zhàn)。 | 左丘明《左傳 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軍掩晉上軍。趙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 |
mǎn zuò jì rán滿坐寂然 | 坐:同“座”,座位。全場靜悄悄的。 | 清·張潮《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
ān zuò dài bì安坐待斃 | 坐著等死。指不積極想辦法,坐等滅亡。 | 明 李贄《焚書 復(fù)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shù),或有才術(shù)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 |
zuò shī jī yí坐失機(jī)宜 | 白白地失掉機(jī)會。 | 清·昭梿《嘨亭雜錄·木果木之?dāng) 罚骸氨抑拢擞诔虽J直進(jìn)。若不審敵勢,坐失機(jī)宜,使兵心至于潰敗。雖欲振起,不易得也。” |
yī rén xiàng yú,mǎn zuò bù lè一人向隅,滿坐不樂 | 指滿堂之上,一人不樂,眾皆為之不歡。 | 漢 劉向《說苑 貴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dú)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
zuò shì bù gù坐視不顧 | 坐:不動。見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坐在一旁觀看不去援救。 |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jié)構(gòu)第一》:“以有疏財仗義之張大公在,受人之托,必能忠人之事,未有坐視不顧,而致其剪發(fā)也。” |
zuò chī shān kōng坐吃山空 | 只消費(fèi)不生產(chǎn);財物堆積如山也會耗盡。 | 元 秦簡夫《東堂老》:“自從俺父親亡過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閑坐。那錢物則有出去,無進(jìn)來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
zuò zhī qiān lǐ坐知千里 | 坐在屋里而知曉千里之外的事情。形容具有遠(yuǎn)見卓識。 | 南朝·梁·任乧《奏彈曹景宗文》:“光武命將,坐知千里。” |
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坐山觀虎斗 | 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為雙方的斗爭采取旁觀的態(tài)度;等到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從中取利。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儀列傳》:“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
zuò gǔ xíng shāng坐賈行商 | 賈:有固定店面的商人。指有固定店面的商人和轉(zhuǎn)運(yùn)販賣的行商。 | 宋·范成大《題南塘客舍》:“君看坐賈行商輩,誰復(fù)從容唱渭城。” |
zuò shàng qín xīn坐上琴心 | 指男子對女子的愛慕之情。 | 《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載,漢司馬相如宴于臨邛富人卓王孫家,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聲傳意,文君心悅,遂夜奔相如。 |
dú zuò chóu chéng獨(dú)坐愁城 | 愁:憂愁。獨(dú)自坐在憂愁的城中。比喻獨(dú)自為憂愁所包圍。 | 漢·李陵《答蘇武書》:“身之窮困,獨(dú)坐愁苦。” |
xíng sī zuò xiǎng行思坐想 | 謂不停地思考。 | 宋·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知他是,怎生過日。” |
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穩(wěn)坐釣魚船 | 比喻不管發(fā)生什么變化,仍然沉著鎮(zhèn)靜。 | 俗諺:“任憑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 |
yī zuò jiē jīng一坐皆驚 | 見“一坐盡驚”。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張欲自發(fā)無端。頃之,長史諸賢來清言,客主有不通處,張乃遙于末坐判之,言約旨遠(yuǎn),足暢彼我之懷,一坐皆驚。” |
zuò ér lùn dào坐而論道 | 論道:談?wù)摰览怼W(xué)說、主張。坐著談?wù)摳鞣N事理。形容脫離實際;空談理論。 | 《周禮 考工記序》:“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 |
zhòng rén guǎng zuò眾人廣坐 | 猶大庭廣眾。人多而公開的場合。 | 《史記 魏公子列傳》:“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 |
zuò mí lǐn sù坐糜廩粟 | 糜:浪費(fèi);廩:米倉;粟:谷子,泛指糧食。坐著消耗國家的糧食,不干實事。 | 明·劉基《賣柑者言》:“坐糜廩粟而不知恥。” |
zuò chóu xíng tàn坐愁行嘆 | 坐著發(fā)愁,走著嘆息。形容終日愁苦,郁郁寡歡。 | 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fù)坐愁!” |
yáo xí pò zuò搖席破坐 | 見“搖席破座”。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2回:“且教他孝順席尊眾親兩套詞兒著,你這狗才就這等搖席破坐的。” |
dú zuò qióng shān,fàng hǔ zì wèi獨(dú)坐窮山,放虎自衛(wèi) | 獨(dú)自坐在沒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來保衛(wèi)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護(hù)自己,反而招來禍患。 | 晉·常璩《華陽國志·公孫述劉二牧志》:“此所謂獨(dú)坐窮山,放虎自衛(wèi)者也。” |
zuò jiè chuí táng坐戒垂堂 | 見“坐不垂堂”。 | 王闿運(yùn)《哀江南賦》:“時清鑄戟,坐戒垂堂。” |
zuò shì bù jiù坐視不救 | 旁觀別人的危難而不加救助。 | 宋 洪邁《夷堅志補(bǔ) 褚大震死》:“兇愎不孝,鄉(xiāng)里惡之。母嘗墮水中,坐視不救,有他人援之,后加詬罵而毆之。” |
yī zuò yī qǐ一坐一起 | 猶言一舉一動。 | 《吳子·論將》:“觀敵之來,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為不及,其見利佯為不知,如此將者,名為智將。” |
zuò xīn xuán dǎn坐薪懸膽 | 坐臥在柴草上,懸膽嘗其味。比喻刻苦自勵,奮發(fā)圖強(qiáng)。 | 《金史 術(shù)虎筠壽傳》:“中都食盡,遠(yuǎn)棄廟社,陛下當(dāng)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xì)物動搖民間。” |
xíng jiàn zuò shǒu行監(jiān)坐守 | 監(jiān):監(jiān)視;守:看守。指對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嚴(yán)密地監(jiān)視和看守。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我著你但去處行監(jiān)坐守,誰著你迤逗的胡行亂走?” |
zuò yǐ dài dàn坐以待旦 | 旦:天亮。坐著等待天亮。比喻勤勉。 | 《尚書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旁求俊彥。” |
zuò shī shí jī坐失時機(jī) | 坐:徒然,白白地。白白地失去好機(jī)會。 | 《星火燎原·閩西三年游擊戰(zhàn)爭》:“但他主張向外發(fā)展是對的,而我們要他集中待命坐失時機(jī)則是錯誤的。” |
zuò yǐ dài bì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fàn)幓虿幌肟範(fàn)帯?/td> | 先秦 管仲《管子 參患》:“短兵待遠(yuǎn)矢,與坐而待死者同實。”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 |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zhí)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三回:“俟關(guān)中平定,據(jù)險養(yǎng)威,看他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也不為遲呢?” |
zhèng jīn ān zuò正襟安坐 | 正襟:正一正衣襟。形容嚴(yán)肅或拘謹(jǐn)?shù)臉幼印?/td> |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十卷:“昔貶涪州,過漢江,中流船幾覆,舉舟之人皆號泣,伊川但正襟安坐,心存誠敬,已而船及岸。” |
zuò bù chuí táng坐不垂堂 | 垂堂:近屋檐處。不坐在堂邊外面,怕掉到臺階下。比喻不在有危險的地方停留。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
zuò yōng bǎi chéng坐擁百城 | 有一萬卷書,勝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書極豐富。 | 北齊 魏收《魏書 李謐傳》:“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
xí dì ér zuò席地而坐 |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鋪在地上坐。現(xiàn)多指坐在地面上。 | 《舊五代史 李茂貞傳》:“但御軍整眾,都無紀(jì)律,當(dāng)食造庖廚,往往席地而坐。” |
zuò chī xiǎng fú坐吃享福 | 呆板單調(diào)地生活,消極地,被動地生活,光吃和生長,別的什么也不干。 | |
rú zuò yún wù如坐云霧 | 象坐在云里霧里。比喻頭腦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 勉學(xué)》:“及有兇吉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云霧。” |
zuò dì fēn zhàng坐地分賬 | 盜賊就地瓜分贓物。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6卷:“還有獨(dú)自無力,四五個合做伙計,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賬。” |
zuò bù chóng xí坐不重席 | 坐不用雙層席子。比喻生活節(jié)儉。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門外長荊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
zuò xiǎng qí chéng坐享其成 | 享:享受;成:成果。坐著不勞動而享受勞動成果。 | 明 王守仁《與顧惟賢書》:“閩廣之役,偶幸了事,皆諸君之功,區(qū)區(qū)蓋坐享其成者。” |
rú zuò chūn fēng如坐春風(fēng) | 如同坐在和煦的春風(fēng)里;比喻受到良師的教育。 | 宋 朱熹《伊洛淵源錄》第四卷:“朱公掞見明道于汝州,逾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fēng)中坐了一月。’” |
shǐ jiǔ mà zuò使酒罵坐 | 見“使酒罵座”。 |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灌夫為人,剛直使酒。……武安遂怒,劾灌夫罵坐不敬,系居室。” |
xíng dòng zuò wò行動坐臥 | 泛指人的舉止和風(fēng)度。 | 浩然《艷陽天》第52章:“把他這一程子的行動坐臥都擺出來看看,還不明白嗎?” |
zuò yú tú tàn坐于涂炭 | 涂炭:比喻污濁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處于不干凈的環(huán)境,自身也被玷污。 | 戰(zhàn)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立于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
wěn zuò diào yú tái穩(wěn)坐釣魚臺 | 不管外界有何變化,只照老規(guī)矩辦事。非常鎮(zhèn)靜,沉得住氣,穩(wěn)居于自己的位置上。 | 康濯《牲畜專家》:“人家呢,穩(wěn)坐釣魚臺,對住你察顏觀色。” |
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tú yǒu xiàn yú qíng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jì)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yī zuò jìn jīng一坐盡驚 | 謂滿座皆驚服。 | 《三國志·魏志·王粲傳》:“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 |
rì zuò chóu chéng日坐愁城 | 愁城:比喻為憂愁所包圍。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 宋·范成大《次韻代答劉文潛》詩:“一曲紅窗聲里怨,如今分作兩愁城。” |
zuò dì fēn zāng坐地分臟 | 原指盜賊就地瓜分偷盜來的臟物。現(xiàn)多指匪首窩主自己不動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盜來的財物。 | |
zuò shì bù lǐ坐視不理 | 袖手旁觀,不理不睬。 | 清·許奉恩《里乘》第三卷:“君職司爽鳩,應(yīng)為民除害,坐視不理,將何以辭其責(zé)也?” |
míng rán wù zuò冥然兀坐 | 冥然:沉寂的樣子;兀坐:端坐。靜靜地獨(dú)自端坐著 | 明·歸有光《項脊軒志》:“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
zuò shōu yú lì坐收漁利 | 比喻利用別人的矛盾;從中得到好處。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
zuò shī shì jī坐失事機(jī) | 同“坐失機(jī)宜”。 | 王闿運(yùn)《丁銳義傳》:“坐失事機(jī),誰執(zhí)其咎。” |
zuò lěng bǎn dèng坐冷板凳 | 比喻因不受重視而擔(dān)任清閑的職務(wù)。也比喻長期等候工作或長久地等待接見。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17回:“雖然也沒有什么大進(jìn)項,比起沒有發(fā)達(dá)的時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經(jīng)天懸地隔了。” |
zuò ér dài bì坐而待弊 | 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措施。 | 語出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yè)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
zuò wò bù níng坐臥不寧 | 同“坐臥不安”。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各事冗雜,亦難盡述,因此忙的鳳姐茶飯無心,坐臥不寧。” |
yīn xún zuò wù因循坐誤 | 因循:遲延拖拉;坐誤:坐失。指情況有了變化,還照老一套辦,因而耽誤了事情。 | 曾樸《孽海花》第24回:“照這樣因循坐誤,無怪有名的御史韓以高約會了全臺,在宣武門外松筠庵開會。” |
zùo bù kuī táng坐不窺堂 | 端坐不斜視,專心一意。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太傳》:“張孟卓東平長者,坐不窺堂。” |
zuò bù ān xí坐不安席 |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軍府,甲士周圍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懼,坐不安席。” |
zuò shān kàn hǔ dòu坐山看虎斗 | 比喻暫不介入雙方的斗爭中,等到雙方都受到損傷,再從中撈取好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的抱怨;‘坐山看虎斗’,‘借刀殺人’……都是全桂子的本事。” |
dú zuò qióng shān,yǐn hǔ zì wèi獨(dú)坐窮山,引虎自衛(wèi) | 獨(dú)自坐在沒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來保衛(wèi)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護(hù)自己,反而招來禍患。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3回:“此所謂獨(dú)坐窮山,引虎自衛(wèi)者也。” |
guàn fū mà zuò灌夫罵坐 | 灌夫,西漢人,初以勇武聞名,為人剛直不阿,任俠,好飲酒罵人。與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處使酒罵座,戲侮田蚡,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誅。事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后用以指人借酒發(fā)泄心中的不滿。 |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載:灌夫,西漢人,初以勇武聞名,為人剛直不阿,任俠,好飲酒罵人。與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處使酒罵座,戲侮田蚡,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誅。 |
zuò ér dài dàn坐而待旦 | 旦:天亮。坐著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 《尚書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
xíng zhù zuò wò行住坐臥 | 指一舉一動。 | 《大承本生心地觀經(jīng)·報恩品》:“行住坐臥,受諸苦惱。” |
píng qǐ píng zuò平起平坐 | 平:沒有高低;相同。原指封建時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時站起;同時坐下。現(xiàn)比喻地位相同;權(quán)力相等。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壞了學(xué)校規(guī)矩。” |
zuò shí shān kōng坐食山空 | 同“坐吃山空”。 | 明·王玉峰《焚香記·離間》:“常言道,坐食山空,寧出一斗,莫進(jìn)一口。自從你來了,弄得我火盡油干。” |
zhèng jīn wēi zuò正襟危坐 | 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著。 | 《史記 日者列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 |
gē xí fēn zuò割席分坐 | 席:坐席。把席割斷,分開坐。比喻朋友絕交。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mǎn zuò fēng shēng滿坐風(fēng)生 | 亦作“滿座風(fēng)生”。座席之間飄來清風(fēng),使同座者都能感到。比喻來者神氣不凡,光采動人。 |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傳》:“俄而文皇到來,精彩驚人,長揖而坐,滿坐風(fēng)生,顧盼煒如也。” |
chóu rén guǎng zuò稠人廣坐 | 坐:同“座”。指人很多的地方,即公共場合。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 勉學(xué)》:“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 |
zuò dì zì huá坐地自劃 | 就地不動,自定范圍。比喻固執(zhí)一端,排斥其它。 | 郭沫若《文藝論集·新舊與文白之爭》:“凡是文言的作品都一概視為陳腐觀念,也是坐地自劃。” |
bì zuò jī chí璧坐璣馳 | 形容文章的語言精采美妙。 | |
zuò dì fēn zāng坐地分贓 | 贓:贓物。就地瓜分贓物。頭目坐地分取贓物。 | 《品花寶鑒》第23回:“他便坐地分贓,是要陋規(guī)的。” |
xíng zuò bù ān行坐不安 | 行:走。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形容心情焦躁不寧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瑜聞大驚,行坐不安。” |
zuò xīn cháng dǎn坐薪嘗膽 | 指刻苦自勵,奮發(fā)圖強(qiáng)。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xíng sī zuò yì行思坐憶 | 走著坐著都在想。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 | 宋 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知他是,怎生過日。” |
zhěng jīn wēi zuò整襟危坐 | 整衣端坐。形容嚴(yán)肅拘謹(jǐn)。 | 元·脫脫 《宋史·儒林傳六·李道傳》:“道傳少莊重,稍長讀河南程氏書,玩索義理,至忘寢食,雖處暗室,整襟危坐,肅如也。” |
zuò shì chéng bài坐視成敗 | 見“坐觀成敗”。 | 《晉書·王敦傳》:“臣備位宰輔,與國存亡……豈忍坐視成敗,以虧圣美。” |
zuò chóu wéi wò坐籌帷幄 | 坐在軍帳里出謀劃策。 | 《新唐書 鄭畋傳》:“坐籌帷幄,終能復(fù)國云。” |
zuò jǐng guān tiān坐井觀天 |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狹小;見識有限。 | 唐 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shí mián jiǔ zuò十眠九坐 | 時躺時坐。形容病體難支。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初時父子坐店甚好,后因十老得了腰痛的病,十眠九坐,勞碌不得,另招個伙計,叫做邢權(quán),在店相幫。” |
zuò lì bù ān坐立不安 | 坐著站著都不安寧。形容煩躁、緊張的樣子。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
zuò jǐng kuī tiān坐井窺天 | 見“坐井觀天”。 | 明·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xué)山一·江陵》:“以此定李杜優(yōu)劣,誠坐井窺天也。” |
zuò chī shān bēng坐吃山崩 | 只坐著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費(fèi)而不從事生產(chǎn),即使有堆積如山的財富,也要耗盡。 | 《京本通俗小說 志誠張主管》:“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余,道不得坐吃山崩。” |
zuò yōng shū chéng坐擁書城 | 見“坐擁百城”。 | 孫百剛《郁達(dá)夫外傳·風(fēng)雨茅廬》:“達(dá)夫的書,我們一向知道是多的……但從前住的都是弄堂小房子,沒有一間正式的書房,所以未窺全豹。經(jīng)現(xiàn)在這么陳列一番,真是坐擁書城,洋洋大觀了。” |
zuò shù bù yán坐樹不言 | 《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dú)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后因以“坐樹不言”、“坐樹無言”謂功高而不自矜。 | 《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dú)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
zuò shī liáng jī坐失良機(jī) | 不主動及時行動而失去好機(jī)會。 | 清 昭槤《嘯亭雜錄 木果木之?dāng) 罚骸叭舨粚彅硠荩Я紮C(jī),使兵心至于潰敗。” |
zhěn gē zuò jiǎ枕戈坐甲 | 以戈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備不懈,時刻準(zhǔn)備戰(zhàn)斗。 |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文帝紀(jì)上》:“如其首鼠兩端,不時奉詔,專戮違旨,國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見。” |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任憑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四:“我們有在不同革命時期經(jīng)過考驗的這樣一套干部,就可以‘任憑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要有這個信心。” |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tái任憑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 《人民文學(xué)》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憑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單等撒網(wǎng)下鉤了。” |
zuò kè wú zhān坐客無氈 | 氈:獸毛氈子。客人來人沒有氈子可坐。形容清貧的生活。 | 唐·杜甫《戲簡鄭廣文兼呈蘇司業(yè)》:“才名三十年,坐客寒無氈。” |
jiā lěi qiān jīn,zuò bù chuí táng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 指家財富有的人常自珍愛,不自蹈險地。 | 《漢書 司馬相如傳下》:“蓋明者遠(yuǎn)見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無形,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fā)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