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短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shǔ duǎn lùn cháng數短論長 | 猶言說長道短,說三道四。 | 明 無名氏《九宮八卦陣》第三折:“我當初梁山要強,受不的閑言剩語,數短論長?!?/td> |
lùn duǎn dào cháng論短道長 | 見“論長說短”。 | 歐陽山《苦斗》:“當著眾人也對她評頭品足,論短道長起來?!?/td> |
chǐ yǒu suǒ duǎn尺有所短 | 比喻事物有其短處,并非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是合適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下卷:“元長士章,并有盛才,詞美英凈,至于五言之作,幾乎尺有所短。” |
xún duǎn jiàn尋短見 | 自殺的俗稱。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6回:“人家并沒有威逼他,是他自尋短見。” |
duàn chāng xù duǎn斷長續短 | 續:接、補。截斷長的來補短的。比喻取別人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 | 《荀子·禮論》:“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敬愛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td> |
cháng xū duǎn tàn長噓短嘆 | 指嘆息不已。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他[崇禎]將御案上的文書一推,不由地長噓短嘆,喃喃地自語說:‘餉呵,餉呵,沒有餉的日子如何撐持?’” |
yáng cháng bì duǎn揚長避短 | 揚;發揮;避:回避;避開。發揚長處;避開短處。 | 秦牧《漫記端木蕻良》:“選擇這樣一個題材來寫作,既揚長避短,也施展了抱負。” |
wèn cháng wèn duǎn問長問短 | 仔細地問,表示關心。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5回:“將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問長問短?!?/td> |
lùn cháng dào duǎn論長道短 | 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兩個商議定了,一對兒論長道短?!?/td> |
xiào duǎn liàng cháng校短量長 | 亦作“校短推長”。謂衡量人物的長處和短處。 | 唐·馮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婪伊侈謀,將易儲皇。公陳不可,較短推長?!?/td> |
gè yǒu suǒ duǎn各有所短 | 短:不足。各有各的不足。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及孫王離為項羽所虜,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td> |
huà cháng shuō duǎn話長說短 | 評論他人的好壞是非。 | 清·張南莊《何典》第五回:“起初還恐怕雌鬼要話長說短,遮遮掩掩的瞞著他?!?/td> |
cháng tòng bù rú duǎn tòng長痛不如短痛 | 長期痛苦還不如短期痛苦。指果斷處事。 | 梁實秋《腌豬肉》:“他以為長痛不如短痛,離婚是最好的結束。” |
jiā cháng lǐ duǎn家長理短 | 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便是褚大娘子,也和她兩年有余不曾長篇大論的談過個家長理短?!?/td> |
yīng xióng qì duǎn英雄氣短 |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愛情而喪失進取心。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所以一開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兒女情長?!?/td> |
duǎn jiàn bó shí短見薄識 | 指見識短淺。 | 元 無名氏《馬陵道》楔子:“龐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個短見薄識、絕恩絕義的人?!?/td> |
sān cháng sì duǎn三長四短 | ①同“三長兩短”。②猶閑話,壞話。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3回:“若再有三長四短,叫為兄的回去,怎生見你令尊令堂之面?” |
dù cháng jiào duǎn度長絜短 | 見“度長絜大”。 | 唐·劉知畿《史通·稱謂》:“但以地處函夏,人傳正朔,度長絜短,魏實居多?!?/td> |
shě duǎn lù zhǎng舍短錄長 | 舍:放棄;短:短處,缺點;錄:采納;長:長處,優點。指舍棄其缺點,汲取其長處。 | 宋·朱熹《丞相魏國陳正獻公行狀》:“謂宜廣收博采,舍短錄長,用之繩墨之外,責以事業之成,勿拘小節,勿課近效?!?/td> |
hán fù duǎn shí寒腹短識 | 形容人知識貧乏,見識短淺。 | 清·周亮工《書影》卷五:“今人寒腹短識,輒不自量造語,余恥之?!?/td> |
duǎn jīn quē liǎng短斤缺兩 | 做買賣時貨物短缺分量。 | |
cháng qī duǎn bā長七短八 | 指事情的頭緒。 |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16回:“康順風一邊點頭,一邊結結巴巴的央求,喉嚨里像塞了一團棉花,半天也沒說下個長七短八?!?/td> |
zhēng cháng zhēng duǎn爭長爭短 | 計較細小出入,爭競利害得失。 |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二折:“為利圖名呵如燕雀營巢,爭長爭短,如狼虎競食。” |
cái duǎn sī sè才短思澀 | 才:才識。短:短淺。澀:遲鈍。見識短淺,思路遲鈍。指寫作能力差。 | 宋·樓鑰《攻媿集·雷雨應詔封事》:“適當書詔填委之時,才短思澀,目不暇給?!?/td> |
xīn cháng fà duǎn心長發短 | 心長:智謀深;發短:指年老。頭發稀少,心計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謀高。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三年》:“彼其發短而心甚長,其或寢處我矣?!?/td>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短兵相接 | 兵:武器。短兵:指刀、劍等一類短小武器。用刀、劍等一類短小武器近距離地面對面搏斗。形容敵我相近;戰斗激烈。也比喻進行針鋒相對的激烈斗爭。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歌 國殤》:“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
hóu cháng qì duǎn喉長氣短 | 比喻事情麻煩、費勁。 | |
zhòu xiū yè duǎn晝修夜短 | ||
duǎn hè chuān jié短褐穿結 | 短褐:粗布短衣;穿:破;結:打結。形容衣衫襤褸。 |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td> |
fēi duǎn liú cháng蜚短流長 | 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封三娘》:“造言生事者,蜚短流長,所不堪受。” |
qǔ cháng qì duǎn取長棄短 | 吸取長處拋棄短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并前人已傳之業,亦為取長棄短,別出瑕瑜,使人知所從違?!?/td> |
quē sān duǎn sì缺三短四 | 形容物品殘缺不全。 | |
hè duǎn fú cháng鶴短鳧長 | 《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焙笠浴苞Q短鳧長”比喻顛倒是非,妄加評論。 | 《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td> |
jué bù hù duǎn絕不護短 | 護短:自諱過失。指絲毫不護著自己的短處或過失。 | 明·呂坤《呻吟語》第二卷:“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人能不護短,則長進至矣?!?/td> |
cháng huà duǎn shuō長話短說 | 要說的話很多,一時不能說清,只用扼要的幾句話表明主要意思。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十六回:“長話短說,你與譚學生是同盟兄弟,他贏了俺一百多銀子。 |
zhēng cháng lùn duǎn爭長論短 | 長、短:指是非;優劣。指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計較;爭論誰是誰非;誰高誰低。 | 宋 柳開《穆夫人墓志銘》:“異性相聚,爭長競短?!?/td> |
jiào cháng lǐ duǎn較長絜短 | 見“較短絜長”。 | 清·王韜《變法自強下》:“師其所長而掩其所短,亦欲求立乎泰西諸大國之間,而與之較長絜短而無所餒也。” |
zì xún duǎn jiàn自尋短見 | 短見:本指見識短淺,引申為自殺。自己認為無法活下去而尋死。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沒有威脅他,是他自尋短見。” |
cái duǎn qì cū才短氣粗 | 才:才識;短:短淺;氣:氣質。缺少才干,氣質粗魯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3回:“祿山才短氣粗,當此大鎮,深不能勝任。” |
jué cháng jì duǎn絕長繼短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墨子 非命上》:“古者湯封于毫,絕長繼短?!?/td> |
duǎn zhēn gōng jū短針攻疽 | 攻:醫治;疽:毒瘡。用短針去治療毒瘡。比喻措施不力,是不能取得效果的。 | 漢·桓寬《鹽鐵論·大論》:“設禮修文,有似窮醫,欲以短針而攻疽。” |
duǎn píng kuài短平快 | 排球比賽中“快攻”戰術的一種。形容技術開發項目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 | |
duǎn hè bù quán短褐不全 | 短褐:粗麻布短衣。粗布短衣還破舊不完整。形容生活貧苦。 | 唐·盧照鄰《對蜀父老問》:“藜羹不厭,短褐不全,庸非貧賤乎?” |
qǔ cháng bǔ duǎn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
zhēng duǎn lùn cháng爭短論長 | 猶爭長競短。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當下一邊是落難之際,一邊是富厚之家,并不消爭短論長,已自一說一中。” |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死亡。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td> |
fēi liú duǎn cháng飛流短長 | 飛、流:散布;短、長:指是非、善惡。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 | 唐 沉亞之《送韓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諛言順容積微之讒,以基所毀,四鄰之地,更效遞笑,飛流短長,天下聞矣?!?/td> |
kuī xīn duǎn xíng虧心短行 | 虧損天良,行為惡劣。 | 《琵琶記·伯諧夫妻分別》:“我無奈何分情破愛,誰下得虧心短行?” |
yī cháng bàn duǎn一長半短 | 見“一長二短”。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二回:“倘有一長半短,豈不于我的風水也有關礙?” |
qíng cháng zhǐ duǎn情長紙短 | 簡短的信紙無法寫完深長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長。同“紙短情長”。 | 冰心《寄小讀者 通訊七》:“情長紙短,不盡欲言,祝你們三好!” |
duǎn hè bù wán短褐不完 | 短褐:粗布短衣,古代貧賤者或僮豎之服;完:完整。粗布短衣還破舊不完整。形容生活貧苦,衣衫破爛。 | 《韓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飽者不務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繡?!?/td> |
qì duǎn jiù cháng棄短就長 | 謂舍棄短處而采用長處。 | 東漢·孔融《肉刑議》:“胡明德之君,遠度深惟,棄短就長,不茍革其政也?!?/td> |
zhì dà cái duǎn志大才短 | 志:抱負。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夠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td> |
xīn cháng gěng duǎn心長綆短 | 喻力不從心。 | 明·何景明《古井篇》:“百丈寒泉尚堪飲,心長綆短空愁立。” |
dào cháng zhēng duǎn道長爭短 | 見“道長論短”。 | 林如稷《將過去》:“你近來怎么這樣瘦,精神也像不好:意志消沉,從前愛鬧愛道長爭短,現在只是死呆呆不愛說話?” |
huī xīn duǎn qì灰心短氣 | 見“灰心喪氣”。 | 寄生《論支那立憲必先以革命》:“是誠中國前途之隱憂,而足使倡言革命者灰心短氣者也?!?/td> |
xù wù duǎn hè續鶩短鶴 | 比喻違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損。 | 語出《莊子 駢拇》:“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td> |
xiū duǎn yǒu mìng修短有命 | 修:長;命:天命。人的壽命長短是由天注定的。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命之修短有數;人之富貴在天。” |
gè yǐ suǒ cháng,xiāng qīng suǒ duǎn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 輕:輕視。各人以自己的長處去輕視別人的不足。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
xíng duǎn cái qiáo行短才喬 | 喬:高。才能雖高而德行欠缺。 | 明·張鳳翼《紅拂記·同調相憐》:“這是負心人行短才喬,轉眼處把人嘲誚,更爛翻寸舌,易起波濤。” |
duǎn xiǎo jīng hàn短小精悍 | 精悍:精明勇猛。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比喻文章等精煉簡短而有力。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游俠列傳》:“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td> |
xián cháng dào duǎn嫌長道短 | 猶苛求責備。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一般兒大的人,怎么我的賠送就該那等茍簡,姐姐有這些人給辦妝奩還嫌長道短?這話怎么講?” |
rì xiū yè duǎn日修夜短 | 修:長。指夏至前后的幾個月晝長夜短。 | 西漢·劉安《淮南子·天文訓》:“陽氣勝則日修而夜短,陰氣勝則日短而夜修?!?/td> |
rén pín zhì duǎn人貧志短 | 短:短小。人的處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 |
cháng jiē duǎn xiàng長街短巷 | 猶言大街小巷。 | 《醒世恒言 賣郎獨占花魁》:“[朱重]放下被窩等件,買巨鎖兒鎖了門,便往長街短巷,訪求父親?!?/td> |
cháng xū duǎn tàn長吁短嘆 | 吁:嘆氣。長聲、短聲不住地嘆氣。多為人心情煩悶、郁結不舒的表現。也作“短嘆長吁”。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五千遍搗枕捶床?!?/td> |
shuō duǎn lùn cháng說短論長 | 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 漢 崔瑗《座佑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
jué cháng xù duǎn絕長續短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戰國策 楚策四》:“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td> |
xíng duǎn cái gāo行短才高 | 才能雖高而德行欠缺。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紅拂記·英雄投合>》:“這是負心人行短才高,轉眼處把人嘲誚。” |
jì qióng zhì duǎn計窮智短 | 計:計謀;窮:盡;智:智謀;短:缺少。計策用完了,才智也不夠用了。形容已經想不出什么辦法了。 | 元 無名氏《百花亭》:“我為那賀家姐姐,煩惱的小生計窮智短了。” |
cháng cái duǎn yù長才短馭 | 猶言大才小用。 | 清 新廣東武生《黃蕭養回頭》:“又蒙洪提督保舉,調回廣東,以為有些好處,誰想只受大南門把總之職。所謂長才短馭,好不令人憤恨?!?/td> |
jí shēn gěng duǎn汲深綆短 | 謂井深而吊繩短。語本《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綆短”喻力不勝任。 | 語出《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
zhù chàng wǎn duǎn箸長碗短 | 形容家用器物凌亂不全。 | 《二刻拍案驚奇》卷六:“等得王生歸來,家里椅桌多不完全;箸長碗短,全不似人家模樣,訪知盡是妻子敗壞了?!?/td> |
jiā cháng lǐ duǎn家長禮短 | 同“家長里短”。 | 《西游記》第四二回:“他問我甚么家長禮短,少米無柴的話說,我也好信口捏膿答他?!?/td> |
zhǐ duǎn qíng cháng紙短情長 | 簡短的信紙無法寫完深長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長。 | 徐枕亞《玉梨魂》第八章:“言盡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蘭兩種,割愛相贈,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為養心之一助焉。臨穎神馳,書不成字,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
duǎn xū cháng tàn短吁長嘆 | 吁:嘆氣。長聲、短聲不住地嘆息不止。 | 元·楊暹《西游記》第四本第15出:“我今日得救還,草舍間、免了些短吁長嘆?!?/td> |
jié cháng bǔ duǎn截長補短 | 截:切斷。把長的切下來接補短的。 | 宋 度正《條奏便民五事》:“舊城堙廢之余,截長補短,可得十之五,為工約二萬余工?!?/td> |
jīng hàn duǎn xiǎo精悍短小 | 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干。也形容文章、言論等簡短有力。 |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畢再遇》:“淳熙間,以勇名于軍,精悍短小,蓋驍將也?!?/td> |
duàn chāng bǔ duǎn斷長補短 | 截斷長的來補短的。比喻取別人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 | 《禮記 王制》:“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td> |
shě duǎn yòng cháng舍短用長 | 舍:放棄;短:短處,缺點;長:長處,優點。指舍棄其缺點,采用其長處。 | 宋·司馬光《應詔言朝政缺失》:“陛下既全以威福之柄授之,使之制作新法,以利天下,是宜與眾共之,舍短用長,以求其善?!?/td> |
shén duǎn qì fú神短氣浮 | 謂心性淺薄浮躁。 | 明·高攀龍《困學記》:“學者神短氣浮,便須數十年靜力,方得厚聚深培?!?/td> |
shuō duǎn dào cháng說短道長 | 同“說長道短”。 | 漢·崔瑗《座佑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td> |
xiū duǎn suí huà修短隨化 | 修:長;化:造化,舊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說法指運氣、命運。人的壽命長短,隨造化而定。 |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
jiào duǎn liàng cháng較短絜長 | 謂比較高低。 | 清·蔣恩《兵災紀略》:“當斯時也,君子道消,小人道長,誰敢與之較短絜長哉?” |
qì duǎn qǔ cháng棄短取長 | 棄:拋開。舍棄短處采用長處。 | 漢·王符《潛夫論·實質》:“智者棄其所短而采取所長,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猶是也。” |
zhēng cháng jìng duǎn爭長競短 | 計較細小出入;爭競誰上誰下。 | 宋·黃庭堅《書寄祝有道》:“人家兄弟無不義者,蓋因娶婦入門,異姓相聚,爭長競短,漸漬日聞,以至背戾,分門割戶?!?/td> |
yǒu huà biàn cháng,wú huà jiù duǎn有話便長,無話就短 | 唐代以后說書藝人用語,有話要說的話,就講得長,沒話要說的話,就簡單講幾句。 | 巴金《談自己的創作·小序》:“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有話便長,無話就短。” |
yǐn duǎn tuī cháng引短推長 | 謂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顯人之長。 | 《南史·劉峻傳》:“武帝每集文士策經史事,時范云、沈約之徒皆引短推長,帝乃悅,加其賞赍?!?/td> |
héng duǎn lùn cháng衡短論長 | 比較、評定事物的優劣。 |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申鄭》:“末學膚受,本無定事物的優劣。而抑揚其間,妄相擬議,遂與比類纂輯之業同年而語,而衡短論長,岑樓寸木且有不敵之勢也,豈不誣哉?” |
jiē rén zhī duǎn揭人之短 | 將別人的短處揭露出來,公之于眾。 | |
duǎn zhōng qǔ cháng短中取長 | 指于一般中選擇比較好的。 | 明 于謙《備邊保民疏》:“臣愚不足以計邊務,伏乞圣斷。于短中取長而行之。” |
hè cháng fú duǎn鶴長鳧短 | 《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后用“鶴長鳧短”比喻事物各有特點。 | 《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td> |
rén qióng zhì duǎn人窮智短 | 指人窮了,言行也就顯得笨拙不聰明。 | 《雞肋編》下卷引陳無己詩:“人窮令智短,百巧千窮只短檠?!?/td> |
xīn cháng lì duǎn心長力短 | 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夠不上。 | 茅盾《子夜》十六:“今天仲翁來招呼我們,實在我們心長力短,對不起極了!” |
chǐ duǎn cù cháng尺短寸長 | 比喻人或物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td> |
wǔ duǎn shēn cái五短身材 | 指人的身材矮小。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2回:“這個好漢祖貫兩淮人氏,姓王名英。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腳虎。” |
zhé cháng bǔ duǎn折長補短 | 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韓非子 初見秦》:“今秦地折長補短,方數千里,名師數十百萬,輪船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
cháng xū duǎn qì長噓短氣 | 長聲、短聲不住地嘆息不止。 | |
quē chī duǎn chuān缺吃短穿 | 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三:“赤貧戶缺吃短穿,多分糧食和衣裳,還得分劈硬實的牲口。” |
lùn cháng shuō duǎn論長說短 | 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 | 清·褚人獲《堅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課論長說短,欲訴無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