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萬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qiān shān wàn shuǐ千山萬水 |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艱險、遙遠。 | 唐 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審言沈佺期題壁慨然成詠》詩:“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
yī rén zhī xīn,qiān wàn rén zhī xīn yě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 ||
yǐ fáng wàn yī以防萬一 | 用以防備難以預料的事情。萬一:可能性極小的意外變化。 | 馮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萬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事,何必去做?” |
qiān nán wàn nán千難萬難 | 猶言好不容易。 | 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干功名千難萬難,求身仕兩次三番。” |
zhì zhōu wàn wù智周萬物 | 天下萬物無所不知。形容知識淵博。 | 《周易 系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
bào xiào wàn yī報效萬一 | 報效:為報答恩情而為之效力。指恩德極大,只給以微不足道的報答。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八回:“且今上體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雖肝腦涂地,豈能報效萬一!” |
wàn lǐ cháng chéng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
wàn wú yī shī萬無一失 |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 漢 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
qiān biàn wàn zhěn千變萬軫 | 千變萬化。軫,轉。 |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圣人之接物,千變萬軫,必有不化而應化者。” |
qiān huì wàn zhuàng千匯萬狀 | 種類紛繁,形態多樣。 | 宋·蔡夢弼《草堂詩話》第一卷:“逮至子美之詩,周情孔思,千匯萬狀,茹古涵今,無有涯也。” |
yī jiàng chéng gōng wàn gǔ kū一將成功萬骨枯 | 指一個將帥功成名就要以上萬人的死亡為代價。 | 洪楝園《后南柯·甲陣》:“一將成功萬骨枯,手提髑髏血模糊。” |
yī rén lì zhì,wàn fū mò duó一人立志,萬夫莫奪 | 形容志向堅定,別人很難改變。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人立志,萬夫莫奪。’” |
wàn wù zhī líng萬物之靈 | 萬物:泛指天地間的所有生物;靈:聰明、靈巧。世上一切物種中最有靈性的。指人而言。 | |
lí tí wàn lǐ離題萬里 | 離:離開;題:題目;主題;題旨;萬里:泛指很遠。指說話或寫文章同原先要表達的主題離得很遠。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其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仿佛像個才子,實則到處害人。” |
wàn zhòng yī xīn萬眾一心 |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 清 金安清《洋務宜遵祖訓,安內攘外,自有成效說》:“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聯絡,萬眾一心。” |
wàn mǎ jiē yīn萬馬皆喑 | 喑:啞,失音。形容人民沉默不語。也比喻死氣沉沉的局面。 | 宋·蘇軾《三馬圖贊》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喑。” |
shí wàn huǒ jí十萬火急 |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火急的電報警告全國。” |
qiān tiáo wàn xù千條萬緒 | 猶千端萬緒。 | 《朱子語類》卷四一:“千條萬緒,貫通來只是一個道理。夫子所以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是也。” |
yí chòu wàn dài遺臭萬代 | 同“遺臭萬載”。 | 唐·高適《后漢賊臣董卓廟議》:“母妻屠戮,種族無留,懸首燃臍,遺臭萬代。” |
yí chòu wàn shì遺臭萬世 | 同“遺臭萬載”。 | 宋·謝采伯《密齋筆記》卷一:“公不喪心病狂,奈何一旦為此,若不早改圖,必且遺臭萬世。” |
qiān líng wàn dài千齡萬代 | 猶千秋萬代。極言歲月長久。 | 唐·盧照鄰《懷仙引》:“天長地久時相憶,千齡萬代一來游。” |
yī rì wàn jǐ一日萬幾 | 亦作“一日萬機”。形容帝王每天處理政事極為繁忙。語本《書·皋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孔傳:“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 《尚書·皋陶漠》:“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孔傳:“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
sī xù wàn qiān思緒萬千 | 思緒:思想的頭緒。萬千:極多。指思想的頭緒相當多,思慮復雜多端。 | |
qiān huàn wàn huàn千喚萬喚 | 喚:呼喚。比喻多次呼喚,再三催促。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智門祚禪師法嗣》:“師曰:‘卻須吃棒,上堂啰舌沸,千喚萬喚露柱因甚么不回頭?’良久曰:‘美食不中飽,人吃便下座。’” |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成千上萬 | 成:達到一定數量;上:達到一定程度或數量。累計成千;達到萬數。形容數量極多。也作“成千成萬”、“成千累萬”。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0回:“他看著那烏克齋、鄧和公這班人,一幫動輒就是成千累萬,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
wàn gǔ bù biàn萬古不變 | 萬古:千年萬代。萬世不改變。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他們一心向往的,就是從先生那里學來的據說是萬古不變的教條。” |
xióng pí bǎi wàn雄羆百萬 | 雄羆:猛獸。比喻眾多的勇猛將士。 | 南宋·王邁《觀獵行》:“汝不聞去歲淮甸間,雄羆百萬臨危堞。” |
míng jiàn wàn lǐ明鑒萬里 | 明:眼睛亮;鑒:洞察。對外面或遠方的情況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準確,識見高明。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9回:“譚道臺昨夜籌畫,果然明鑒萬里。” |
qiān qiū wàn shì千秋萬世 | ①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②婉言帝王之死。 | 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褚少孫論》:“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驕蹇日久,數聞景帝好言,千秋萬世之后傳王,而實不行。” |
dú wàn juàn shū,xíng wàn lǐ l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萬:指很多。形容學問淵博,見多識廣。 | 曹靖華《采得百花釀蜜后》:“古人說:‘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最好有‘讀萬卷書’的書本知識和‘行萬里路’的生活知識。” |
wàn hù qiān mén萬戶千門 | 指眾多人家。也形容屋宇深廣。 | 唐 李德裕《長安秋夜》詩:“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 |
wàn kǒu yī cí萬口一詞 | 比喻意見一致。同“萬口一辭”。 |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現在萬口一詞,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
wàn shòu wú jiāng萬壽無疆 | 疆:界限。萬年長壽,永遠生存。用于祝人長壽。 | 《詩經 豳風 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
rì lǐ wàn jī日理萬機 | 理:處理;萬機:紛繁的政務。指帝王宰相每天要處理許許多多的事務。現指國家領導人為國事日夜操勞。 | 明 余繼登《典故紀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以艱難得之,必當以艱難守之。” |
wàn dài zhī yè萬代之業 | 傳之萬世的不朽功業。 | 唐·王勃《三國論》:“不能恢崇萬代之業,創建七百之基。” |
qiān chéng wàn qí千乘萬騎 | 形容車馬之盛。 | 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得賜天子旌旗,出從千乘萬騎。” |
qián chéng wàn lǐ前程萬里 | 形容前程遠大。比喻前途。 | 宋 計有功《唐詩紀事》第51卷:“此兒可謂前程萬里也。” |
qiān chóu wàn xù千愁萬緒 | 許許多多憂愁和思緒。 | 宋·柳永《女冠子》:“好天良夜,無端惹起千愁萬緒。” |
yí xiào wàn shì貽笑萬世 | 貽:遺留。給千秋萬代的人留下笑柄。 | 宋·劉敞《論溫成立忌》:“何況宗廟大禮,至尊至重,豈可以一時之寵,獨決圣心,義有僭失,貽笑萬世,虧損盛明,悔不可追。” |
wàn huā qí fàng萬花齊放 | 萬花:泛指各種花卉;齊:同時。千百種花同時開放,爭奇斗艷。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0回:“妾見木蘭庭上,萬花齊放,故差奴婢們迎請陛下一賞。” |
guāng yàn wàn zhàng光焰萬丈 | 光焰:光輝。形容極其輝煌燦爛 | 唐 韓愈《調張籍》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
ào nì wàn wù傲睨萬物 | 睨:斜視。斜著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宋 黃庭堅《豫章文集 跋俞秀老清老詩頌》第26卷:“清老往與余共學于漣水,其傲睨萬物,滑稽以玩世,白首不衰。” |
wàn lài wú shēng萬籟無聲 | 一點聲音也沒有。多形容自然環境的清靜或冷清。 | 唐 皎然《戛銅碗為龍吟歌》:“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 |
qiān xù wàn duān千緒萬端 | 猶千端萬緒。 | 《晉書·陶侃傳》:“終日斂膝危坐,閫外多事,千緒萬端,罔有遺漏。” |
qiān jūn wàn mǎ千軍萬馬 | 有千軍萬馬。形容人很多;勢力強大。 | 《梁書 陳慶之傳》:“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
yuán quán wàn hú源泉萬斛 | 比喻文思涌溢。 | 宋·蘇軾《文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 |
jīng wěi wàn duān經緯萬端 | 比喻頭緒極多。 | 漢朝揚雄《法言·問神》:“神心恍惚,經續萬方。” |
qiān sī wàn lǚ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宋 辛棄疾《蝶戀花》:“會少離多看兩鬢。萬縷千絲,何況新來病。” |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dí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 當:遮擋,阻擋。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 郁達夫《出奔》:“東路北伐先鋒隊將迫近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仙霞嶺下的時候,1926年的余日剩已無多。” |
wàn bān wú nài萬般無奈 | 萬般:極其,非常。實在無可奈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2回:“耘軒萬般無奈,只得寫‘杯水候敘’貼兒,把婁程二位請到家中。” |
qīng qián wàn xuǎn青錢萬選 | 比喻文章出眾。 | 《新唐書 張薦傳》:“員外郎員半千數為公卿稱‘鷟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 |
qiān yán wàn shuō千言萬說 | 猶千言萬語。 | 《鹖冠子·世兵》:“千言萬說,卒賞謂何。” |
láng bèi wàn zhuàng狼狽萬狀 | 狼狽:窘迫的樣子;萬狀:多種樣子。形容極其困頓、窘迫。 |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太上因暑熱成病,狼狽萬狀。” |
qiān nián wàn zǎi千年萬載 | 形容久遠的年代。 | 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三折:“誰不知道龐居士誤放了來生債,我則待顯名兒千年萬載。” |
yī jǔ wàn lǐ一舉萬里 | 見“一舉千里”。 | 《晉書·慕容盛載記》:“當如鴻鵠高飛,一舉萬里,不可坐待罟網。” |
wàn mǎ qiān jūn萬馬千軍 | 形容兵馬眾多或聲勢浩大。 |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四折:“他恰才萬馬千軍擺下戰場,則見他們把門旗放,顯出那棄印封金有智量。” |
zuì gāi wàn sǐ罪該萬死 | 罪孽深重;判一次死刑還不足以抵罪。(萬死:死一萬次)。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隨命侍者領去,棄之溝瀆。婢子罪該萬死。” |
wàn fū bù dāng萬夫不當 | 夫:人。當:抵擋。上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人非常勇猛。亦作“萬夫莫當”。 |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呂布有萬夫不當之勇。” |
wèi zhī wàn yī未知萬一 | 萬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學識膚淺。 | 宋·洪邁《夷堅乙志·張銳醫》:“世之庸醫,學方書未知萬一,自以為足,吁!可懼哉。” |
yì wàn sī nián億萬斯年 | 形容長遠的年代。 | 《詩經 大雅 下武》:“于萬斯年,受天之祜。” |
qiān dīng níng,wàn zhǔ fù千叮嚀,萬囑咐 | 叮;叮嚀;囑:囑咐。再三再四地囑咐。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2回:“寶二夜今兒千叮嚀,萬囑咐的,什么花姑娘草姑娘的,我們自然有道理!” |
bǎ wàn mǎi zhái,qiān wàn mǎi lín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 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 《南史 呂僧珍傳》:“宋季雅罷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側。僧珍問宅價。曰:‘一千一百萬。’怪其貴。季雅曰:‘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
qiān gōu wàn hè千溝萬壑 | ①形容溝壑極多。②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 賀敬之《放聲歌唱》:“面前,還有望不斷的千溝萬壑。” |
qiān qiū wàn dài千秋萬代 | 千秋:千年。一千年;一萬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 | 唐 劉長卿《哭陳歙州》:“千秋萬古葬平原,素業清風及子孫。” |
wàn fū mò dāng萬夫莫當 | 形容非常勇敢。同“萬夫不當之勇”。 | 《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吾聞公子慶忌,筋骨如鐵,萬夫莫當。” |
qiān jiā wàn hù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孫犁《畫的夢》:“千家萬戶的年畫,給了我很多知識。” |
wàn dài qiān qiū萬代千秋 | 指經歷年代極久遠。亦作“萬古千秋”、“萬載千秋”。 | 晉·無名氏《平西將軍周處碑》:“書方易折,家揭難留,鐫茲幽在,萬代千秋。” |
péng chéng wàn lǐ鵬程萬里 | 鵬:指傳說中的大鳥;能飛行萬里;程:里程。大鳥飛行的路程萬里之遙。比喻前程遠大。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鵬之徒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
dēng huǒ wàn jiā燈火萬家 | 家家都點上燈。指天黑上燈的時候。亦形容城鎮夜晚的景象。 | 唐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wàn rén zhī dí萬人之敵 | 敵:對抗。指武藝高強可敵強敵。也指善于統帥軍隊以抵御強敵。亦作“萬人敵”。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關羽等傳評》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
shùn xī wàn zhuàng瞬息萬狀 | 瞬息:極短的時間。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很多很快。 | 廖仲愷《致蔣介石函電》:“蓋時事瞬息萬狀,而尤以軍隊情形為然,非日夕與各方面消息接觸,恐小遜隨機應變之妙用。” |
wàn xù qiān duān萬緒千端 | 緒:絲頭。比喻事情的開端,頭緒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復雜紛亂。 | 三國 魏 曹植《自誡令》:“機等吹毛求疵,千端萬緒,然終無可言者。” |
qì xiàng wàn qiān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
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萬夫不當之勇 | 當:抵擋。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想關云長但上陣處,憑著他坐下馬、手中刀、鞍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
bō wàn lùn qiān撥萬論千 | 形容財產眾多,花錢以萬千計。 | 元 鄭廷玉《忍字記》條二折:“謝兄弟肯留納,我將那撥萬論千這回罷,深山中將一個養家心來按捺。” |
wàn jiā dēng huǒ萬家燈火 | 千家萬戶的燈光。形容城鎮燈光四處閃爍的夜景。 | 唐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wú qiān dài wàn無千待萬 | 見“無千無萬”。 | 明·徐渭《女狀元》第三出:“黃科才聽老爺分付,就狠跑到法場里。去看的無千待萬,都說屈的多。” |
qiān zhuàng wàn tai千狀萬態 | 同“千態萬狀”。 | 《宣和畫譜·道釋》:“至于鷹犬馳突,云龍出沒,千狀萬態,勢若飛動。”宋·歐陽修《題薛公期畫》:“及徐而定視,則千狀萬態,筆簡而意足,是不亦為難哉。” |
wàn xuǎn qīng qián萬選青錢 | 比喻文章出眾。 | 《新唐書·張薦傳》:“員外郎員半千數為公卿稱鷟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時號鷟‘青錢學士’。” |
yī jiàng gōng chéng wàn gǔ kū一將功成萬骨枯 | 指一個將帥功成名就要以上萬人的死亡為代價。 |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qiān tiáo wàn duān千條萬端 | 猶言千言萬語。 | 《后漢書·吳漢傳》:“帝聞大驚,讓漢曰:‘比敕公千條萬端,何意臨事勃亂!’” |
wàn lǐ péng chéng萬里鵬程 | 比喻前程遠大。 | 明 馮惟敏《桂枝香 春怨》曲:“拼著你萬里鵬程,撇下俺一腔春恨。” |
qiān le wàn dāng千了萬當 | 見“千了百當”。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97卷:“一切兩斷,千了萬當。” |
wàn jiàn zuān xīn萬箭鉆心 | 像萬支箭鉆入心頭。形容極度傷痛的心情。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那安卿說到此處,好如萬箭鉆心,長號數聲而絕。” |
qiān chà wàn cuò千差萬錯 | 指差錯很多或很大。 | 梁啟超《節本明儒學案·定宇語錄》:“學問從身上尋求,縱千差萬錯,走來走去,及至水窮山盡,終要到這路上來。” |
wàn mù kuí kuí萬目睽睽 | 睽睽:張目注視的樣子。在眾人的注視、監督下。 | 唐·韓愈《鄆州溪堂詩并序》:“公私掃地赤立,新舊不相保持,萬目睽睽,公于此時能安以治之。” |
qiān dīng wàn zhǔ千叮萬囑 | 叮:叮嚀。反復叮囑;再三吩咐。 |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將你千叮萬囑,你偏放人長號短哭。” |
léi tíng wàn yūn雷霆萬鈞 | 雷霆:暴雷;霹靂;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合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不可阻擋。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
wàn mǎ bēn téng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cuī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 當:遮擋,阻擋。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 張天翼《兒女們》:“天門口是個要隘,非造門柵不可。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
wàn shì rú yì萬事如意 |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順利。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5回:“不過都是在那里邀福,以為我做了好事,便可以望上天默佑,萬事如意的。” |
qiān hū wàn huàn千呼萬喚 | 多次呼喚;再三催促。 | 唐 白居易《琵琶行》詩:“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
bāo luó wàn xiàng包羅萬象 | 包羅:收集、容納;大范圍的包括;萬象:宇宙間萬物萬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內容豐富龐雜;無所不包。 | 《黃帝宅經》上卷:“所以包羅萬象,舉一千從。” |
qiān mén wàn hù千門萬戶 | 形容房屋廣大或住戶極多。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孝武本紀》:“于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 |
wàn rén kōng xiàng萬人空巷 | 本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奔向一個地方;以致住宅空蕩蕩的。現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轟動一時的盛況。 | 宋 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詩:“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
wàn quán zhī cè萬全之策 | 絕對可靠、沒有任何漏洞的辦法。全:周到;策:計謀、辦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表傳》:“故為將軍計者,不若舉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將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后嗣,此萬全之策也。” |
wéi wàn ān jì為萬安計 | 為絕對安全著想。 | |
wàn xiàng bāo luó萬象包羅 | 象:形狀,樣子;萬象:宇宙間萬物萬事的景象;羅:捕鳥的網;包羅:容納。包含容納一切。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有。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萬象包羅為一處,方知截教有鴻蒙。” |
míng chuí wàn gǔ名垂萬古 | 謂名聲永遠流傳。 | 唐·杜甫《醉時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萬古知何用。” |
qiān zhēn wàn què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驚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間才會著他,怎么就拿了?’景蘭江道:‘千真萬確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