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 yí shǐ
注音ㄙㄢ ㄧˊ ㄕˇ
繁體三遺矢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后以“三遺矢”指體弱多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 使者既見 廉頗,廉頗 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
引趙 使還報王曰:‘ 廉將軍 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趙王 以為老,遂不召。”
后以“三遺矢”指體弱多病。 清?趙翼 《哭果毅阿公病歿于軍》詩:“可憐病到三遺矢,猶自身衝百戰場。”
姚雪垠 《言志篇·辭歲》詩:“又是一年辭舊歲,銀燈白髮醉顏紅。幸無每飯三遺矢,尚有平生百練功。”
三遺矢,典故名,典出《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意思是廉頗雖飯量不錯,但一會兒就拉了三次屎。后遂以“三遺矢”喻年老體弱。
1.老不是罪過,老而不達,一飯三遺矢,則讓晚輩討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