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
詞語解釋
三木
古代加在犯人頸、手、足上的三件刑具。
引證解釋
古代加在犯人頸、手、足上的三件刑具。
引《漢書·司馬遷傳》:“魏其,大將也,衣赭,關三木。”
顏師古 注:“三木,在頸及手足。”
《后漢書·馬援傳》:“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李賢 注:“三木者,桎、梏及械也。”
明?張煌言 《虜廷以余倡義既久波累親朋搒掠備至聞之泫然》詩:“所悲諸父行,斑白攖三木。”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大總統令內務司法兩部通飭所屬禁止刑訊文》:“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國語辭典
三木
三棵樹木。
例如:「園內花木扶疏,唯廳前三木枯萎凋零。」
古代用來枷鎖犯人頸項及手足的刑具。
引《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衣赭衣,關三木。」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還喜未及會審,不受那三木囊頭之苦。」
網絡解釋
三木 (古刑具)
桎、梏、拲合稱“三木”,可以枷在犯人頸、手、足三處
因為是木制的 所以稱為三木.而只有重犯(如叛逆.劇盜.殺人等)才會戴此重刑刑具,一般的輕犯(好比如今違反治安法的)只會選擇其一,所以三木借指重刑
分字解釋
※ "三木"的意思解釋、三木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三木造句
1.同一職業的人成為真正的朋友要比不同職業者之間困難得多。三木清?
2.虛榮是想把自己表現得比本身更有價值,這也是一種人的激情。三木清?
3.虛榮心首先以社會為對象,名譽心則首先以自身為對象。與虛榮心針對社會相反,名譽心是對自身品格的認識。三木清?
4.能夠自由地形成習慣的人,在一生中能夠做更多的事。習慣是技術性的,因此可以自由地形成。三木清?
5.為了感受孤獨,西方人就會上街去,但東方人就會進入到自然中去。三木清?
6.娛樂存在于生活之中,并創造了生活的風貌。三木清?
7.生活既與娛樂相區別,又與娛樂是同一的。……娛樂必須成為生活,生活必須成為娛樂。三木清?
8.娛樂應該成為藝術,生活應該成為藝術。生活的技術應該就是生活的藝術。三木清?
9.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三木清?
10.蕭笙自昨日回來,與何琴告退了風清子后,便去了離殿拜見丁三木,也將自己要帶羽書二人出谷的事情告知了丁三木和離殿眾弟子。
11.如果龍飛在這里,看到那飄揚著的片片紅色靠旗一定會驚呼,三木家!時間回到龍飛襲取小島城的第2天下午。
12.我疑惑不解,要說這古人的智慧當真不容小覷,一根細線?這也太離譜了吧!“古代的炸藥是一磺二硝三木炭,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土炸藥。
13.負責醉神酒樓迎客的阿寬是個人精,見一般人叫客官,見剽悍的叫大爺,見到三木頭和柔兒這樣郎才女貌的一對兒,自然就成了他口中的貴客。
14.雅虎、美國在線、和微軟將在線運營業務合并,讓人們不可避免地想到:三木成森,三人成眾。
15.但是,安倍寬的好友三木武夫不忘舊情,自己出任首相后,給安倍晉太郎安排了一個農林水產大臣的位子。
16.三木,你好像是志在必行要拿這個首殺啊?沒那么簡單吧?
17.最后我和三木四人,一起進了電影院,這次組團看電影,倒是有點別開生面,惹來不少男男女女議論紛紛,這么熱鬧的場面,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
18.此時,彭陽放棄防守陣地,一步跨出,來到了三木面前,目光平靜地看著三木,穩如泰山。
19.然而在三木家離開飛彈的路上,一群身背黑色內島家靠旗的人,將三木家的人殺的干干凈凈。
20.試看七十老囚,三木敗類,居然節鉞監軍,漁色罔識君親,托言六宮備選,二八紅顏,變為桑間濮上。
相關詞語
- yī jǔ sān fǎn一舉三反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yī èr sān sì wǔ liù qī一二三四五六七
-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倡三嘆
-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唱三嘆
- yī xī sān qiān一夕三遷
- yī zì sān jiān一字三縑
- yī suì sān qiān一歲三遷
- yī nián sān xiù一年三秀
- yì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 yī rì sān,sān rì jiǔ一日三,三日九
- 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 yī rì liǎng,liǎng rì sān一日兩,兩日三
- yī mù zhī zhī一木之枝
- yī mù nán zhī一木難支
- yī bǎn sān yǎn一板三眼
- yī mù sān zhuō fà一沐三捉發
- yī mù sān wò fà一沐三握發
- yī bō sān zhé一波三折
- yī xiàn sān shòu一獻三售
- yī xiàn sān chóu一獻三酬
-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 yī zǔ sān zōng一祖三宗
- yī ér zài,zài ér sān一而再,再而三
- yī máo sān jǐ一茅三脊
- yī c?o yī mù一草一木
- yī wèn yáo tóu sān bù zhī一問搖頭三不知
- yī yú sān fǎn一隅三反
- yī yǐn sān bǎi bēi一飲三百杯
- qī wǔ sān七五三
- qī shí sān bā shí sì七十三八十四
- qī guì sān gōng七貴三公
- wàn mù cǎo táng萬木草堂
- sān yī三一
- sān yī sān shí yī三一三十一
- sān yī bā cǎn àn三一八慘案
- sān yī lǜ三一律
- sān qī三七
- sān qī fēn三七分
- sān qī fēn kāi三七分開
- sān qī kāi三七開
- sān qī zhāi三七齋
- sān wàn liù qiān chǎng三萬六千場
- sān wàn liù qiān rì三萬六千日
- sān sān三三
- sān sān li?ng li?ng三三兩兩
- sān sān wǔ wǔ三三五五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sān sì sì三三四四
- sān sān jìng三三徑
- sān sān jié三三節
- sān shàng三上
- sān xià liǎng xià三下兩下
- sān bù qù三不去
- sān bù xiào三不孝
- sān bù yí三不宜
- sān bù guī三不歸
- sān bù huò三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