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有恩權,無敢沮議,朝班相顧而失色,道路以目而吞聲。
2.偶語者棄市,腹誹者誅,道路以目。
3.天寶以后,李林甫為相,深疾言者,道路以目。
4.陛下踐阼以來,所信任者,延己、延魯、岑、覺四人而已,皆陰狡弄權,壅蔽聰明,排斥忠良,引用群小,諫爭者逐,竊議者刑,上下相蒙,道路以目。
5.民間偶語,或觸忠賢,輒被擒?J,甚至剝皮、?l舌,所殺不可勝數,道路以目。
6.百僚鉗口,道路以目;尚*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
7.篤信“防民之口勝于防川”?“若人人噤若寒蟬,道路以目,顯然是噩夢”。
8.根據收錄到中學課本的《召公諫厲王弭謗》:厲王虐,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9.在反動派統治下,同志們見了,只能是道路以目。
10.明代的監察人員可是散落在帝國的各個角落,雖然沒有到道路以目的程度,但就剛剛的幾句“欲與天公試比高”。
11.在“四人幫”當道的年代,人們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 "道路以目"成語造句CNDU成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