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足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2.饑乃加餐,倦然后臥,學然后知不足,然后補憾,方有韋編三絕、孫敬懸梁、牛角掛書、鑿壁借光、映雪囊螢、以荻畫地、圓木警枕、程門立雪等等的故事。
3.早在春秋時期,先賢們就知曉“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少而好學,如曰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曰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5.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造 句 網),然后能自強也。孔子?
6.學然后知不足,這是學習的一般規律。
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孔子?
8.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9.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0.人之好強者,以其所知可也。所知多則不自強滿。學然后知不足;有若無,實若虛,此顏于之所以進也。
※ "學然后知不足"成語造句CNDU成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