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舊從新的成語故事
拼音gé jiù cóng xīn
基本解釋同“革故鼎新”。
出處《魏書·食貨志》:“今革舊從新,為里黨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煩即簡之要?!?/p>
暫未找到成語革舊從新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革舊從新)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因循守舊 |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td> |
從容不迫 | 魏蘭《<浙案紀(jì)略>原序》:“當(dāng)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td> |
草偃風(fēng)從 | |
革風(fēng)易俗 | |
從俗就簡 | 宋 周輝《清波別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簡帖,必旋檢本,模仿筆畫,從俗就簡。 |
從俗浮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
新仇舊恨 | 唐 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tài),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td> |
舊地重游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廣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td>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td>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軍。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亂燒一通,遲早要犯大錯誤呀!” |
從天而降 | 東漢 班固《漢書 周亞夫傳》:“直入武庫,擊鳴鼓。諸侯聞之,以為將軍從天而下也?!?/td> |
半新不舊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只見一個七八十歲的白須老兒,戴一頂牙色絨巾,穿一件半新不舊的褐子道袍?!?/td> |
避俗趨新 | 葉圣陶《未厭集 苦辛》:“‘拜年’有什么意義呢?無非是崇尚虛文的陋俗罷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俗趨新?!?/td> |
記憶猶新 |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跋章南舉千藁》:“多識其士,友去之?dāng)?shù)十年,猶記憶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無一二?!?/td> |
合從連衡 | 《戰(zhàn)國策·秦策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td> |
舊愛宿恩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皓傳》:“休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進(jìn)良才?!?/td> |
從一以終 | 宋·文天祥《劉良臣母哀辭》:“嗚呼,全而生這之必全而歸之,從一以終兮尚得正,其何悲!” |
去故納新 |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以迎新年,相聚酣飲,留宿歲飯,至新年十二日,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td> |
白首如新 | 宋 蘇軾《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砸陨硗腥?,必?fù)袼病C系乱暺?,豈惜此尺寸之士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td> |
洗心革面 | 晉 葛洪《抱樸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
舊燕歸巢 | 明·顧大典《青衫記·裴興歸衙》:“似舊燕歸巢,雙語檐前?!?/td> |
愛賢念舊 | 宋 陳亮《與韓子師侍郎》:“侍郎于此講之熟矣。愛賢念舊之心,不自知其為譖也?!?/td> |
新沐彈冠 | 戰(zhàn)國·楚·屈原《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
舊雨今雨 | 唐·杜甫《秋述》:“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td> |
除舊布新 |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td> |
新益求新 | 清·王韜《練水師》:“西國船制,日有變更,精益求精,新益求新。” |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 宋·蘇軾《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砸陨硗腥耍?fù)袼病!?/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