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砂揚礫的成語故事
拼音fēi shā yáng lì
基本解釋見“飛沙走礫”。
出處《元史·順帝紀十》:“京師大風自北起,飛砂揚礫,白日昏暗。”
暫未找到成語飛砂揚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飛砂揚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 魯迅《二心集·張資平氏的“小說學”》:“但作者一轉方向,則一人得道,雞犬飛升,何況神仙的遺蛻呢。” |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 語出漢 淮南王劉安舉家升天的傳說。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 |
一飛沖天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不翼而飛 | 戰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
丑事外揚 | |
東南雀飛 | 樂府詩《孔雀東南飛》 |
東揚西蕩 | 《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見憐,怎樣著落妹子死后魂靈,不至東揚西蕩。” |
東海揚塵 | 晉 葛洪《神仙傳 麻姑》:“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 |
舉步如飛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42回:“宗保舉步如飛,向馬后趕上,踴身一躍,跳上了馬。” |
烏飛兔走 | 元 不忽木《點絳唇 辭朝》套曲:“你看這汛指間烏飛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園就,都是些去馬來牛。” |
于飛之樂 | 《詩經·大雅·卷阿》:“鳳凰于飛,翩翩其羽。” |
云涌風飛 |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七:“其年《瑞龍吟·春夜見壁間三弦子是云郎舊物感而填詞》后半云:‘記得蛇皮弦子,當時妝就……’游絲落絮之情,云涌風飛之筆,亦一時之雄也。” |
云起雪飛 | 漢·張衡《西京賦》:“度曲未終,云起雪飛,初若飄飄,后遂霏霏。” |
云飛泥沉 | 《周書·王褒傳》:“云飛泥沉,金鑠蘭滅。”《隋書·盧思道傳》:“云飛泥沉,卑高異等。” |
云飛煙滅 | 宋·辛棄疾《賀新郎·聽琵琶》詞:“千古事、云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 |
云飛雨散 | 隋·張公禮《龍藏寺碑》:“金編寶字,玉牒綸言,滿封盈函,云飛雨散。”前蜀·貫休《行路難》詩之二:“云飛雨散今如此,繡闥雕甍作荒谷。” |
五月飛霜 | |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猿猴,勇剽若豹螭。” |
眾毛飛骨 | 唐 李白《雪讒詩贈友人》:“群輕折軸,下沉黃泉;眾毛飛骨,上凌青天。” |
優賢揚歷 | 《隸釋·漢成陽令唐扶頌》:“遂興無為之治,優賢揚歷,表善絀惡,遵九德以綏民,崇晏晏之惠康。” |
伯勞飛燕 | 《玉臺新詠 古詞〈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
佻身飛鏃 | 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瓚誓命沈城,佻身飛鏃。” |
健步如飛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麗人牽坐路側,自乃捉足,脫履相假。女喜著之,幸不鑿枘,復起從行,健步如飛。” |
兔走烏飛 | 唐 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唐 韋莊《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
六出紛飛 | 漢·韓嬰《韓詩外傳》:“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 |
六月飛霜 | 唐 張說《獄箴》:“匹夫結憤,六月飛霜。” |
其貌不揚 | 唐 裴度《自題寫真贊》:“爾才不長,爾貌不揚,胡為將,胡為相?” |
鳳凰于飛 | 《詩經 大雅 卷阿》:“鳳皇于飛,劌劌其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