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骨柳筋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n gǔ liǔ jīn
基本解釋見“顏筋柳骨”。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此書顏骨柳筋,無一筆不合法?!?/p>
暫未找到成語顏骨柳筋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顏骨柳筋)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一將成功萬骨枯 | 洪楝園《后南柯·甲陣》:“一將成功萬骨枯,手提髑髏血模糊?!?/td> |
一聚枯骨 | 《神仙傳·老子》:“乃使甲張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書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td> |
豐筋多力 | 宋·無名氏《宣和書譜》:“三國之初,字學(xué)缺然不講,繇于是為一家法,而議者謂其豐筋多力,有云游雨驟之勢。” |
豐肌弱骨 | 宋 范成大《園丁折花七品各賦一絕》:“豐肌弱骨自喜,醉暈妝光總宜。獨立風(fēng)前雨里,嫣然不要人持?!?/td> |
豐肌秀骨 | 宋 袁去華《山花子》詞:“霧閣云窗別有天,豐肌秀骨凈娟娟。獨立含情羞不語,總妖研?!?/td> |
主心骨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3章:“從面容上看,松田像是有了主心骨。” |
乞骸骨 | 東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充國乞骸骨,賜安車駟馬?!?/td> |
五顏六色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顏六色,其形不一?!?/td> |
親如骨肉 | 江耀輝《紅軍鞋》:“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十分難過,舍不得離開那里的親如骨肉的人民群眾?!?/td> |
仙風(fēng)道骨 | 唐 李白《大鵬賦序》:“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fēng)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 |
以骨去蟻 |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以骨去蟻,蟻愈多;以魚驅(qū)蠅,蠅愈至?!?/td>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td> |
眾毀銷骨 | 宋 李綱《宮詞謝表》:“眾毀銷骨,雖貽投抒之嗟;太陽中天,必冀容光之照?!?/td> |
眾毛飛骨 | 唐 李白《雪讒詩贈友人》:“群輕折軸,下沉黃泉;眾毛飛骨,上凌青天?!?/td> |
傷筋動骨 | 元 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打的來傷筋動骨,更疼似懸頭刺股?!?/td> |
傍柳隨花 | 北宋·程顥《春日偶成詩》:“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td> |
傍花隨柳 | 宋 程顥《偶成》:“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td> |
傲骨嶙嶙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葉生》:“行蹤落落,對影長愁;傲骨嶙嶙,搔頭自愛?!?/td> |
先意承顏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未知養(yǎng)親者,欲其觀古人之先意承顏,怡聲下氣?!?/td> |
入骨相思 | 五代 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 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冢中枯骨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先主傳》:“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
冰肌玉骨 | 后蜀 孟昶《避暑摩訶池上作》詩:“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fēng)來暗香暖。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釵橫云鬢亂。” |
凡胎俗骨 | 明·無名氏《蕉帕記》第三出:“向來偏覓多人,皆系凡胎俗骨,無可下手。” |
凡胎濁骨 | 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一折:“我和這等愚眉肉眼難相瞅,凡胎濁骨難相守。” |
鳳骨龍姿 | 《云笈七簽》卷四:“今視子之質(zhì),實霄景高煥,圓精重照,鳳骨龍姿,腦色寶曜?!?/td> |
鑿骨搗髓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6回:“惹的那個先生鑿骨搗髓的臭罵一場,即刻收拾了書籍去了?!?/td> |
分花拂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