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寢載懷的成語故事
拼音yí qǐn zǎi huái
基本解釋謂心有所念而寢不安席。
出處唐·李元成《應賢良方正科對策》:“且猶郡邑公選,巖穴敷求,遺寢載懷,比歲臨問,佇經術以佐職,相藝能以建官,則古之坐明堂,議衢室,安可以儔清問之深也。”
暫未找到成語遺寢載懷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遺寢載懷)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略指授,算無遺策。” |
遺形藏志 | 漢·嚴遵《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遺形藏志,與道相得?!?/td> |
野沒遺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爺爺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個朝無幸位,野沒遺賢。” |
路無拾遺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遺世絕俗 | 宋·蘇軾《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
坐懷不亂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6回:“人人都說他無行,其實水秀才原是坐懷不亂的。” |
暴露無遺 |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只要在這里發現敵人主力,那敵人一切詭計就暴露無遺?!?/td> |
倒載干戈 | 《禮記·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美食甘寢 | 唐·陳翰《異聞集·廬江馮媼》:“媼不之異,又久困寒餓,得美食甘寢,不復言?!?/td> |
食甘寢安 | 《北史·恩幸傳·趙默》:“及訴將獲罪,默因構成以誅之,然后食甘寢安,志于職事。” |
壽終正寢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1回:“紂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終,你自夸壽終正寢,非侮君而何!” |
十月懷胎 |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td> |
載歌載舞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昭夏樂》:“飾牲舉獸,載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靈府?!?/td> |
關懷備至 | 劉白羽《海天集 偉大創業者》:“總理對人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td> |
遺物忘形 | 宋·秦觀《心說》:“目無外視,耳無外聽,遺物忘形,在我而已?!?/td> |
千載難逢 | 南朝 齊 孔琇之《南齊書 臨終上表》:“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td> |
心懷鬼胎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誰知素梅心懷鬼胎,只是長吁短嘆,好生愁悶,默默歸房去了。” |
胸懷大志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td> |
學無所遺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 |
畏威懷德 | 《國語 晉語八》:“民畏其威,而懷其德,莫能勿從。” |
遺臭萬年 | 《宋史 林勛等傳贊》:“若乃程珌之竊取富貴,梁本大李知孝甘為史歐遠鷹犬,遺臭萬年者也?!?/td> |
易于拾遺 | 晉·陸機《五等諸侯論》:“新都襲漢,易于拾遺也?!?/td> |
播惡遺臭 | 宋·陸九淵《與黃循中書》:“其在高位者,適足以播惡遺臭,貽君子監戒而已?!?/td> |
身懷六甲 | 《隋書·經籍志三》載有《六甲貫胎書》 |
弦外遺音 | 西漢·戴圣《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嘆,有遺音聲矣?!?/td> |
楚弓遺影 | 《晉書·樂廣傳》:“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跁r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td> |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流風遺俗 | 宋·陸九淵《白鹿洞書院論語講義》:“雖更衰亂,先王之典刑猶存,流風遺俗,未盡混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