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鰥男的成語故事
拼音guǎ fù guān nán
基本解釋寡:寡婦;鰥:鰥夫。死了丈夫的女人和無妻的成年男子。指孤男寡女。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唆捉對。”
暫未找到成語寡婦鰥男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寡婦鰥男)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男半女 |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員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絕了香火。” |
一索得男 | 《周易 說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 |
一索成男 | 宋·王邁《賀陳講書謀仲諏璋慶》詩:“十為良月陽將長,一索成男喜可知。” |
七男八婿 | |
三日新婦 | 《梁書·曹景宗傳》:“今來揚州作貴人,動轉不得,路行開車幔,小人輒言不可。閉置車中,如三日新婦。遭此邑邑,使人無氣。” |
三男四女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回:“我掙了一份大家私,又沒有三男四女,只得這個孩子,若得他一舉成名,祖宗面上,也有些光彩。” |
下馬馮婦 | 《孟子 盡心上》:“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禺,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清·張岱《與祁世培》:“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緬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區別之也。” |
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只得脫袍解帶,免冠徒跣,跪于門外。” |
丑媳婦總得見公婆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十六回:“丑媳婦總得要見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罷。” |
義夫節婦 | 《周書·宣帝紀》:“孝子順孫,義夫節婦,表其門閭,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薦。” |
五男二女 | 《詩·召南·何彼襛矣序》孔穎達疏引晉皇甫謐云:“武王五男二女。” |
仁柔寡斷 |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則仁柔寡斷之主,漢獻、唐昭之儔耳!” |
以眾暴寡 | 《商君書·畫策》:“神農既沒,以強勝弱,以眾暴寡。” |
以眾暴寡,以強凌弱 |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于是一鄉自為一國,一姓自為一群,以眾暴寡,以強凌弱。” |
以寡敵眾 | 《金史·吾扎忽傳》:“吾扎忽性聰敏,有才智,善用軍,常出敵之不意,故能以寡敵眾。” |
以強凌弱,以眾暴寡 |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自是之后,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 |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 | 春秋·魯·孔丘《論語·泰伯》:“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
眾寡不敵 | 晉 陳壽《三國志 郭淮傳》:“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 |
眾寡勢殊 | 晉 桓沖《上言吉挹忠節》:“襄陽失守,邊情沮喪,加眾寡勢殊,以至陷沒。” |
眾寡懸殊 | 《隋書 楊善會傳》:“每恨眾寡懸殊,未能滅賊。” |
眾寡懸絕 | 梁啟超《匈加利愛國者噶蘇士傳》第十節:“布打城既克復,奧俄軍奮戰益力,眾寡懸絕……此匈加利千鈞一發之時也。” |
眾寡莫敵 | 《周書·李賢傳》:“彼既同惡相濟,理必總萃于我,其勢不分,眾寡莫敵。” |
眾寡難敵 | 明·沈孚《千金記·抬集》:“選下精兵八千,遠渡江東,誠恐眾寡難敵,為此又行出榜。” |
優柔寡斷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亡征》:“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
佳兒佳婦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高宗永徽六年》:“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 |
兵微將寡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他兄弟雖多,兵微將寡。” |
再作馮婦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