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兇未卜的成語故事
拼音jí xiōng wèi bǔ
基本解釋吉兇:吉利與不吉利,引申為禍福,成敗;卜:占卜,引申為預測。無法預測是福是禍、是成是敗。
出處圣人命我進京,怎敢抗旨?但奸臣在朝,此去吉兇未卜。(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九回)
暫未找到成語吉兇未卜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吉兇未卜)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個蘿卜一個坑 | 老舍《駱駝祥子》:“他是愿意一個蘿卜一個坑的人。”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宋 姜夔《白石道人詩話》:“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 |
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
萬事大吉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明州大梅祖鏡地英禪師》:“歲朝把筆,萬事大吉,急急如律令。” |
丙吉問牛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楚王軾怒蛙,以昆蟲之敢死;丙吉問牛,恐陰陽之失時。” |
九死未悔 | 戰國 楚 屈原《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亂世兇年 | |
乳臭未干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并且乳臭未干,誰人來稽查得他?” |
乳臭未除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商功父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亦且是乳臭未除,誰人來稽查得他?” |
亙古未有 | 清 薛福成《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臣愚以為皇上值亙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亙古未有之宏謨。” |
亙古未聞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9卷:“真個是亙古未聞,于今罕有!” |
以防未然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欲規進取,宜并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 |
余波未平 | |
元兇巨惡 | |
元兇首惡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據著我胸襟膽氣,焉敢拒敵官軍,剪除君側元兇首惡?” |
元惡未梟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 |
關門大吉 | 茅盾《子夜》五:“現在他們維持不下,難免要弄到關門大吉,那也是中國工業的損失。” |
兵兇戰危 | 漢 晁錯《言兵事疏》:“雖然,兵,兇器;戰,危事也。故以大為小,以強為弱,在俯卬之間耳。” |
兵未血刃 |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 杜甫與嚴武》:“高適是肅宗所任命的統帥,永王為地方兵力所擊敗身死之后,高適兵未血刃而罷。”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林占財《森林中的遠征》:“是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矩,你們沒有糧食怎么走這么遠的路!” |
兇喘膚汗 | 《漢書·王褒傳》:“胸喘膚汗,人極馬倦。” |
兇多吉少 | 明 吳承恩《西游記》:“今日且把這慈悲心略收收,待過了此山再發慈悲吧。這去處兇多吉少。” |
兇年惡歲 | 漢·桓寬《鹽鐵論·力耕》:“兇年惡歲,則行貨物,流有余而調不足也。” |
兇年饑歲 | 《孟子·梁惠王下》:“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
兇殘成性 | |
兇相畢露 | 柯巖《追趕太陽的人》:“吳丙治向他征收稅款時,他兇相畢露地威脅:‘誰有錢給你,小心你的腦袋吧!’” |
兇神惡煞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遭這般兇神惡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
兇豎得志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竇武傳》:“當是時,兇豎得志,士大夫皆喪其氣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