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唇簸嘴的成語故事
拼音diān chún bò zuǐ
基本解釋謂搬弄口舌。
出處《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個不欣羨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顛唇簸嘴,批點那飛天夜叉之丑。”
暫未找到成語顛唇簸嘴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顛唇簸嘴)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七口八嘴 | 魯迅《墳·我之節(jié)烈觀》:“既不羞自己怯弱無能,也不提暴徒如何懲辦,只是七口八嘴,議論他死了沒有,受污沒有,死了如何好,活著如何不好。” |
七嘴八張 | 《東周列國志》第三二回:“眾官員一擁而前,七嘴八張的,都問道:‘世子何在?’” |
七嘴八舌 | 《好逑傳》第五回:“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忽被鐵公子攔住,便七嘴八舌地亂嚷。” |
七張八嘴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六回:“岳大爺見兄弟們七張八嘴,心中暗想:‘我若不去,眾兄弟把我看輕了,只道我沒有膽量了。’” |
七舌八嘴 | 丁玲《奔》:“茶館里又圍了許多人,都把他們當做談話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沒有一句話可以暫時使他們寬心一下。” |
七顛八倒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51卷:“只當商之季,七顛八倒,上下崩頹。” |
三寸鳥,七寸嘴 | |
不知顛倒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九回:不想這些帶來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顛倒。天色又看看晚了。” |
東跑西顛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四:“他和他的那個組,打地,評等級,品好賴,劈青苗,東跑西顛,整整地忙了五天。” |
主客顛倒 | 施蟄存《滇云浦雨話從文》:“由此,從文有了一個固定的職業(yè),有月薪可以應付生活。但這樣一來,寫作卻成為他的業(yè)余事務,在他的精神生活上,有些主客顛倒。” |
烏鴉嘴 | 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我變成烏鴉嘴了。” |
乖唇蜜舌 | 《醒世姻緣傳》第一百回:“素姐那乖唇蜜舌,又拿著沒疼熱的東西交結(jié)童奶奶這伙子人,不惟把他可惡,且都說起他的好處。” |
乖嘴蜜舌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著沒疼熱的東西交結(jié)童奶奶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惡。” |
人多嘴雜 | 清 李汝珍《鏡花緣》:“閨臣恐人多嘴雜,說話不便,即同良箴,紅蕖,紫綃另在一房居住。” |
人妖顛倒 | 晉·干寶《搜神記》:“鬼便遂歸,作其父形,且語其家:‘二兒已殺妖矣。’兒暮歸,共相慶賀,積年不覺。” |
人窮嘴碎 | |
伶牙俐嘴 | 明·朱權(quán)《沖漠子》第二折:“你劃地敢伶牙俐嘴,夸強說會,使不著你唬鬼瞞神。” |
使嘴使舌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3回:“相于廷專好使嘴使舌的說我,不知幾時著了我手,也是這般一頓,方才解我積恨。” |
信嘴胡說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8回:“別是寶玉有嘴無心,傻子似的從沒個忌諱,高興了信嘴胡說也是有的。” |
倒三顛四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倒三顛四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場,瞞上不瞞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來,揀上色的與他兩套。” |
倒鳳顛鸞 | 金 元好問《贈答張教授仲文》詩:“天孫繰絲天女織,倒鳳顛鸞金粟尺。” |
倒四顛三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3回:“來呵!到明日,只弄得倒四顛三,一個黑沙,也是不值。” |
共為唇齒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鄧芝傳》:“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
共相唇齒 | 《魏書·百濟傳》:“或南通劉氏,或北約蠕蠕,共相唇齒,謀陵王略。” |
刀子嘴豆腐心 | 浩然《艷陽天》第39章:“焦二菊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硬的不怕,軟的受不了。” |
努唇脹嘴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3回:“連這等一個剛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脹嘴,使性旁氣。” |
努牙突嘴 | 元·關(guān)漢卿《救風塵》第一折:“早努牙突嘴,拳椎腳踢,打的你哭啼啼。” |
半癡不顛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歌重會珍珠衫》:“這婆子俐齒伶牙,能言快語,又半癡不顛的慣與丫環(huán)們打諢,所以上下都喜歡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