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始善終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àn shǐ shàn zhōng
基本解釋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束。
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善妖善老,善始善終?!?/p>
暫未找到成語善始善終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善始善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武不善作 | 《西游記》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作’,但只怕起手處不得留情,一時間傷了你的性命?!?/td> |
進種善群 | 清·張鶴齡《法人篇》:“且變法之后,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決也?!?/td> |
改過遷善 | 《周易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遏惡揚善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九章:“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品質卻是最惡劣的?!?/td> |
多多益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褒善貶惡 | 宋 邵博《聞見后錄》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頭褒善貶惡,使善人貴、惡人賤,善人生、惡人死,須是由我始得。” |
多謀善慮 |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止于至善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td>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td> |
欺善怕惡 | 明 楊柔勝《玉環記 韋皋別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無端多兇惡,我每反被相辱沒,欺善怕惡,欺善怕惡。” |
善游者溺 | 《淮南子·原道訓》:“夫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td>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td> |
善善惡惡 | 先秦 荀況《荀子 強國》:“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惡惡之應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td> |
福善禍淫 | 《尚書 湯誥》:“天道福善禍淫?!笨讉鳎骸罢疲旄V灰^,天禍之?!?/td> |
改惡向善 | 明·無名氏《齊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題妄想貪嗔,從今改惡向善,朝上帝禮拜三清?!?/td> |
善自為謀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為謀?!?/td> |
始終一貫 |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中國不但應當和中國人民的始終一貫的良友蘇聯相聯合,而且應當按照可能,……” |
懲惡勸善 |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 |
盡善盡美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哀公問五義》:“雖不能盡善盡美,必有所處焉?!?/td> |
善為說辭 | 《孟子·公孫丑上》:“宰我、子貢善為說辭?!?/td> |
從一以終 | 宋·文天祥《劉良臣母哀辭》:“嗚呼,全而生這之必全而歸之,從一以終兮尚得正,其何悲!” |
貫徹始終 | 曾樸《孽海花》第34回:“對于內學相宗各法門,尤能貫徹始終?!?/td> |
始作俑者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
慈眉善目 | 老舍《老張的哲學》:“圓圓的臉,長滿銀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td> |
壽終正寢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1回:“紂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終,你自夸壽終正寢,非侮君而何!” |
采善貶惡 | 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