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徐公的成語故事
拼音chéng běi xú gōng
基本解釋原指戰(zhàn)國時期齊國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稱。
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一》:“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暫未找到成語城北徐公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城北徐公)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國三公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
一字連城 | 《魏書·彭城王勰傳》:“黃門侍郎崔光讀暮春群臣應(yīng)詔詩。至勰詩,高祖仍為之改一字……勰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
一字長城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折寇》:“仗恩臺一字長城,借寒儒八面威風(fēng)。” |
一心為公 | |
一秉大公 | 明·張居正《答工部郎中劉公伯燮言用人毀譽》:“仆近來用人處事,一秉大公。” |
一秉至公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卻不以此為輕重,委差委缺,仍舊是一秉至公。” |
一笑傾城 |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
一貌傾城 | 明·鄭若庸《玉玦記·祝壽》:“張郎不成,李郎不應(yīng),十人見我九人憎,羞殺我一貌傾城。” |
一顧傾城 |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
丁公鑿井 | 漢 王充《論衡 書虛》:“俗傳言曰,丁公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
七相五公 | 語出《文選·班固〈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呂向注:“七相:謂車千秋、黃霸、王商、王嘉、韋賢、平當、魏相。五公:張湯、蕭望之、馮奉世、史丹、張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將軍,通稱為公。” |
萬里長城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
三戰(zhàn)三北 | 《國語·吳語》:“吳師大北。越之左軍右軍,乃遂涉而從之,又大敗天沒。又郊敗之。三戰(zhàn)三北,乃至于吳。” |
三旨相公 | 《宋史·王圭傳》:“以其上殿進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訖,云領(lǐng)圣旨;退諭稟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
上南落北 | 元·無名氏《朱砂擔(dān)》第一折:“他又不和我一搭兒做買賣,我怎知他上南落北。” |
不到長城非好漢 | 吳茂盛《駐京辦》第11章:“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于我而言,沒成為好漢就不到長城。” |
不喑不聾,不成姑公 | 《釋名·釋首飾》:“不喑不聾,不成姑公。” |
不徐不疾 | 《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yīng)于心。” |
不疾不徐 | 宋 黃庭堅《王純中墓志銘》:“君調(diào)用財力,不疾不徐,勞民勸功,公私以濟。” |
不癡不聾,不成姑公 | 《南史·庾仲文傳》:“言‘仲文貴要異他尚書’,又云‘不癡不聾,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為異也。”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清·張岱《與祁世培》:“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緬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區(qū)別之也。” |
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只得脫袍解帶,免冠徒跣,跪于門外。” |
丑媳婦總得見公婆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十六回:“丑媳婦總得要見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罷。” |
專心向公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不結(jié)交援,專心向公。” |
東西南北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東西南北,誰敢安處。” 《禮記·檀弓上》:“今丘(孔子)也,東西南北之人也。” |
東西南北人 | 《禮記 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鄭玄注:“東西南北,言居無常處也。” |
東西南北客 | 參見“東西南北人”。 |
豐城劍氣 | 《晉書·張華傳》:“寶劍之精,上徹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