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肉剜瘡的成語故事
拼音hǎo ròu wān chuāng
基本解釋比喻無事生非,自尋煩惱。
出處宋 釋悟明《聯(lián)燈會要 璣禪師》:“說迷說悟,猶是好肉剜瘡;一切平常,盡落天魔外道?!?/p>
暫未找到成語好肉剜瘡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好肉剜瘡)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骨肉分離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誰知死后纏綿,恩變成仇,害得我骨肉分離,死無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
好說歹說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們好說歹說,說我們都是鄉(xiāng)鄰,你們也犯不著來害我?!?/td>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 |
骨肉離散 | 《詩經(jīng) 唐風(fēng)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dú)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樂道好古 | 《孔叢子·公儀》:“魯人有公儀體者,砥節(jié)厲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事諸侯?!?/td> |
敏而好學(xué)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td> |
皮開肉綻 | 元 鄭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td> |
骨肉之親 | 閩劇《釵頭鳳》:“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 |
有血有肉 | 秦牧《藝海拾貝 核心》:“但是總覺得那種思想交鋒并不是有聲有色,有血有肉,語言獨(dú)特,激動人心的?!?/td> |
皮笑肉不笑 |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見陳姨太的粉臉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陳姨太在挖苦她?!?/td> |
好來好去 | |
皮松肉緊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緊的談了會子道學(xué),又指東說西的打了會子悶葫蘆呢?” |
不好意思 | |
好學(xué)不倦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寵于獻(xiàn)公,好學(xué)不倦?!?/td> |
三月不知肉味 |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td> |
酒肉朋友 | 元 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二折:“關(guān)云長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兩只手送與你荊州來?!?/td> |
肉眼惠眉 | |
黃公好謙 | 《尹文子·大道上》:“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td> |
掛羊頭賣狗肉 | 宋 釋惟白《續(xù)傳燈錄》第31卷:“懸羊頭,賣狗肉,知它有甚憑據(jù)?!?/td> |
好勇斗狠 | 《孟子·離婁下》:“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td> |
人無有千日好,花無有百日紅 | 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一折:“想人生百歲翁,似花飛一陣風(fēng),人無有千日好,花無有百日紅。” |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紹宗:‘如何是西來意?’紹宗曰:‘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td> |
百年好合 | 《粉妝樓》第一回:“百年和合,千載團(tuán)圓恭喜!” |
骨肉相連 | 《北齊書 楊愔傳》:“常山玉以磚叩頭,進(jìn)而言曰:‘臣與陛下骨肉相連?!?/td> |
皮開肉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1回:“四個嘍啰聽了,那敢怠慢,登時上來兩個,把大盜緊緊按住;那兩個舉起大板,打的皮開肉破,喊叫連聲?!?/td> |
不到長城非好漢 | 吳茂盛《駐京辦》第11章:“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于我而言,沒成為好漢就不到長城?!?/td> |
公諸同好 | 三國 魏 曹植《與楊德祖書》:“定仁義之度,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于名山,將以傳之于同好?!?/td> |
骨顫肉驚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7回:“卻說王甫在麥城中,骨顫肉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