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行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安撫和強制同時施行。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周魴傳》:“魴在郡十三年卒,賞善罰惡,恩威并行。”
例子宋·洪邁《容齋續筆·下第再試》:“上怒斬之,同保九輩永不得赴舉。恩威并行,至于如此。”
基礎信息
拼音ēn wēi bìng xíng
注音ㄣ ㄨㄟ ㄅ一ㄥˋ ㄒ一ㄥˊ
繁體恩威並行
感情恩威并行是中性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指安撫和強制同時施行。
英語combine mercy with justic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恩威并行的意思解釋、恩威并行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經明行修 | 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
草木知威 | 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勢極大。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
隨行就市 | 謂按市場行情行事。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廣大。形容普施恩德。 |
齊頭并進 |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錢;貴:地位高;淫:惑亂;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錢有勢而惑亂,不因武力或權勢而脅迫屈服。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勢在必行 | 行:做。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
一目十行 |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
背義忘恩 |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同“背恩忘義”。 |
行不副言 | 謂言行不一。 |
舊愛宿恩 | 舊:已往;宿:通“夙”,平常。以往的眷愛和恩情。 |
逆水行舟 | 逆著水流行船。比喻在前進道路上要克服重重困難;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
口耳并重 | 對說和聽的訓練同等重視。 |
十日并出 | ①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的太陽。②比喻暴亂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