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其德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二三:不專一。形容三心二意。
出處《詩經 衛風 氓》:“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例子我舊許甘家二郎,因家貧遠途,遂絕耗問。近方歸,復聞郎家二三其德,背棄前盟。(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阿英》)
基礎信息
拼音èr sān qí dé
注音ㄦˋ ㄙㄢ ㄑ一ˊ ㄉㄜˊ
繁體二三其惪
感情二三其德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定語、補語;形容三心二意。
謎語雞
英語be in two mind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二三其德的意思解釋、二三其德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厭其煩 | 厭:嫌;煩:麻煩。不嫌麻煩。 |
三十而立 | 指人在三十歲前后有所成就。 |
離心離德 |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 |
祖功宗德 |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開國之君為祖。有開創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則尊為宗。 |
挑三揀四 | 形容過分地挑剔。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選。 |
妖不勝德 | 比喻邪不壓正。 |
歌功頌德 | 頌揚功績和德行?,F多含阿諛奉承的意思。功:功績。德:德行。 |
二話沒說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動。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
書通二酉 | 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后因以此為喻。 |
二百五 | 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廣大。形容普施恩德。 |
謳功頌德 | 謳:歌頌,贊美。指贊美功績,歌頌恩德。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不二法門 | 不二:唯一的;法門:修行的門徑。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德容言功 | 見“德言容功”。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歲:佳人:美女。十五六歲的美女。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不三不四 | 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