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絲豪竹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絲、竹:弦樂、管樂的通稱;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樂器。形容管弦樂聲的悲壯動人。
出處唐 杜甫《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酒肉如山又一時,初筵哀絲動豪竹?!?/p>
例子哀絲豪竹頌英烈,此是北昆躍進花。(茅盾《觀北昆劇院初演〈紅霞〉》)
基礎信息
拼音āi sī háo zhú
注音ㄞ ㄙ ㄏㄠˊ ㄓㄨˊ
繁體哀絲豪竹
感情哀絲豪竹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形容音樂動人。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哀絲豪竹的意思解釋、哀絲豪竹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絲來線去 | 比喻糾纏連掛。 |
治絲益棼 | 整理蠶絲不找頭緒;結果越整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不但問題沒解決反而更加復雜。棼:紛亂。 |
一絲不茍 | 茍:茍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
綠林豪客 | 綠林:西漢王匡、王鳳為首的“綠林軍”。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裝力量指傷害人民的群盜股匪。 |
強取豪奪 | 憑強力或權勢奪取。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F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節哀順變 | 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翠竹黃花 | 指眼前境物。 |
嗚呼哀哉 | 舊時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對死者哀悼的語句;意思是“唉!傷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
磬竹難書 |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后泛指事實多,寫不完。 |
鞭絲帽影 | 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
擊石彈絲 | 謂奏樂。 |
嚴絲合縫 | 指縫隙嚴密閉合。 |
喜怒哀樂 | 形容人感情上幾種不同的表現。 |
藕斷絲聯 | 藕已斷開,但絲還長長地聯系。比喻表面上斷了關系,實際上仍有聯系。 |
勢如破竹 | 勢:氣勢;威力;破竹:劈開竹子。氣勢就像劈竹子一樣;劈開了頭幾節;下面各節就順著刀勢分開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無阻擋;節節勝利。 |
哀哀父母 |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腹艜r在暴政下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一絲不掛 | 原為佛家語;比喻沒有塵世俗念的絲毫牽掛。現形容赤身裸體。 |
豪情逸致 | 豪情:指興奮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閑脫俗的情趣。興奮豪放的情感和灑脫的情趣。 |
春蠶到死絲方盡 | 絲:雙關語,思的諧音。比喻情深誼長,至死不渝。 |
藕斷絲連 | 連:牽連。藕已斷開;絲還連接著。比喻表面上關系已斷絕;而實際上仍有牽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