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寄溫飛卿”譯文及注釋
譯文
為了寫詩在燈下苦苦思索,因孤單而徹夜難眠。
庭院中的樹葉隨風而起,透過簾幕紗窗看到月亮下沉不禁感到惋惜。
眼見人事更替時光流轉,自己的心愿始終沒有實現。
平生無處安定到處漂泊,就像麻雀黃昏時在樹林間亂飛。
注釋
溫飛卿:指晚唐詩人、詞人溫庭筠。溫飛卿與魚玄機是忘年交。
寒衾:冰冷的被褥,表示孤單。
幌:簾幕。
沈:通“沉”。
未閑:不容。
本來心:心愿未能實現。
梧桐:傳說鳳凰棲于梧桐。這里比喻自己無處棲身。
“冬夜寄溫飛卿”鑒賞
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兩句,敘寫詩人冬夜燈下苦吟,以致長夜難眠的情景。頸聯兩句,緊承上句描寫“不眠長夜”的感受。頷聯兩句,寫詩人欲過與世無爭的疏散生活而不可得的苦惱境遇。尾聯首句說,自己既要過隱居(即幽棲)生活,就不應選擇雖然高雅但卻惹人注目的處所。此詩中詩人向溫庭筠吐露心聲,表明沒有歸宿感。這首詩采用賦的手法鋪陳敘述,詩句娓娓而來,似怨似訴,深刻表現了詩人的凄涼心境。
首聯說冬夜孤衾寒冷,難銷長夜,因此只能不眠,在燈下寫詩,以苦苦搜尋詩意,推敲文句,來打發冬夜的寂寞無聊。唐末詩人中有苦吟一派,無論“兩句三年得”的賈島,還是“拈斷數莖須”的盧延讓,都與溫、魚沒有關系,魚玄機只是說靠苦吟打發長夜而已。說寂寞太直露,說睡不著而寫詩,比較含蓄一些。
頷聯寫夜景,借景抒情,推進寂寞的氛圍。說是冬初,因為滿庭樹葉已經早就飄零,堆積在庭院中更顯凄清。夜深風起,落葉隨風起舞,風聲葉聲在寂靜的深夜傳入閨室,更襯托夜的清冷。而“透幌紗窗惜月沉”,則從室內望向室外,隔著羅幌紗窗,迷蒙地看到月升月落,寫出時間的變化,寫出冬夜的漫長。
頸聯引出議論。疏散當然是說自己的性格,隨意而沒有規律,率性而從不急迫,因為如此的無意進取,也不知可能實現與否,或說世人能否容忍自己去了遂心愿。什么心愿,溫庭筠自然是理解的,魚玄機也沒必要說開。又是冬暮也,自然界如此有規律地四季回環,盛衰輪換,這就是人生的命運。任何人都無法逃離盛極必衰的宿命,但可以始終堅持自己的人生原則,保持“本來心”,不與時委蛇總可以吧?對此,魚玄機將溫庭筠視為朋友,視為知己,把內心的感受向他訴說。這里沒有私情,而只是人生的感慨,她相信溫庭筠能夠理解自己。
尾聯回到寫景。院中的梧桐樹上,一群“暮雀”在那里啾啾鳴叫,依棲不定,繞樹徊惶,無枝可依。這是詩人在冬夜觀察到的景象。小鳥如此,自己何嘗不就是這些寂寞彷徨的小鳥中的一只嗎?《北夢瑣言》說:“后愛衰下山,隸咸宜觀為女道士。”或許就是這時的選擇,但也可能是出家后的感受。詩無確詁,理解她那一冬夜的感受就是了。
創作背景
魚玄機與溫庭筠平時常互贈詩文,這首詩便是魚玄機在某個冬夜寫給溫庭筠以抒發情感寂寞的。
魚玄機簡介
唐代·魚玄機的簡介

魚玄機,女,晚唐詩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咸通(唐懿宗年號,860—874)中為補闕李億妾,以李妻不能容,進長安咸宜觀出家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溫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處死。魚玄機性聰慧,有才思,好讀書,尤工詩。與李冶、薛濤、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魚玄機其詩作現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詩》。有《魚玄機集》一卷。其事跡見《唐才子傳》等書。
...〔? 魚玄機的詩(4篇)〕猜你喜歡
水龍吟·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
鼓鞞驚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風雨。歌闌酒罷,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駝背模糊,馬頭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門燕別,龍艘錦纜,空載得、春歸去。
目斷東南半壁,悵長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涼酸楚。粉陣紅圍,夜深人靜,誰賓誰主?對漁燈一點,羈愁一搦,譜琴中語。